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中学序曲的教学设计
范文

中学序曲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学序曲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学序曲的教学设计 篇1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教学难点:乐曲中第一、第二部分不同的节奏、节拍与速度表现不同的情绪与场面。

教学准备:录像带、录音带、锣鼓、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大屏幕演示敲锣打鼓、龙腾虎跃的欢庆场面,并轻声播放“春节序曲”)

1.师指画面问:片中的人们在干什么?他们心情怎样?

2.根据学生回答,师引出课题《春节序曲》。

(设计意图:一上课,便以热闹的场面、欢快的音乐展现了春节喜气洋洋的情景,学生的思绪一下子就飞到了愉快的春节之中,学生的注意力被牢牢的吸引住。从而也激起了学生欣赏乐曲的热情。)

3.简介管弦乐。

4.简介作曲者及乐曲时代背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乐曲背景有所了解,能更深入的理解音乐。)

[注:在上述环节中,录像画面一直演示,乐曲一直轻声播放。]

(设计意图:渲染气氛。)

二、整体欣赏,划分段落。

1.学唱主题音乐。

2.整体欣赏,想想:

(1)乐曲情绪的变化线?速度变化线?节奏变化线?

(2)想想乐曲可以分成几部分?[欣赏时,生边和师随音乐哼唱主题]

3.听后回答:

(1)乐曲情绪线、速度线、节奏线?

(2)乐曲分几部分?曲式结构?

(设计意图:运用各种变化线使学生分段有了依据,不是单单凭感觉分段,从而降底了分段的难度。)

4.找一找,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主旋律各是哪几条?

(设计意图:找找各部分的旋律,使学生真正从理性上来认识各部分音乐。)

三、分段欣赏。

1.欣赏引子:提问:乐曲一开始所表现是怎样的场面?

2.欣赏第一部分:(分三部分欣赏,分别用a.b.c.表示。)

(1)欣赏a:

1)听前提问:乐句在演奏时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2)两句在演奏时,仿佛两个人在干什么?

3)绘了怎样的场面?

4)分两组唱唱(唱出力度的不同)

(2)欣赏b:

1)b与a相比,在速度力度上有什么不同?

2)你在音乐声看到了怎样的场面

(3)欣赏c:

1)音乐在速度、力度、节奏上有什么变化?

2)一次比一次热烈的音乐声中表现了人们当时怎样的心情?

(设计意图:这三部分都围绕乐曲速度、力度、节奏的变化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但又各有侧重点,a.b.这两部分是通过对答式演奏及两个乐句对比,让学生想象过节时的情景,而c.这一部分通过音乐一次次热烈,让学生联想到人们的心情,从景到情,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4)再次完整欣赏A段,边欣赏边随音乐律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手舞足蹈的表现音乐,感受更加深刻。)

中学序曲的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分析

《春节序曲》是李焕之《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作于1954—1955年间,这一乐章广受人民的喜爱,常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乐曲以我国民间的秧歌曲调、节奏及陕北民歌为素材,通过热烈欢快的大秧歌的场景描写,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在春节是热烈欢腾、同歌共舞的情绪。

学情分析

①多数学生的性格较为内向、表现欲不强、缺乏勇气。但在平时的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入手,通过情境创设法、游戏法、比赛法、集体合作创编表演法等形式进行教学,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本节课的导入部分,采用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像,很好地渲染气氛,巧妙地导入了新课。

② 很多学生的胆子较小,有从众心理,因此在本堂课中,我设计了集体合作表演的形式,这样就可以让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让学生体会相互合作所带来的快乐,并对学生的创作成果多给予赞许,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目标

1、欣赏管弦乐曲《春节序曲》,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喜庆气氛,并在积极参与中感知这类题材音乐作品的多种特点;乐于与同伴一起交流欢快节日题材的歌(乐)曲的感受和见解,主动、自信地参与到表演活动中。

2、在听、唱、赏、奏、创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感悟和“欢快节日”这一主题相关的歌(乐)曲的情绪和风格特点。

3、初步了解《春节序曲》的作者、创作背景、曲式结构等相关知识;能哼唱乐曲的部分主题;了解管弦乐队中几种乐器的音色。

重 难 点 分 析

教学重点:聆听乐曲,感受、体验音乐内容和情感,理解其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辨别乐曲的曲式结构、记忆主题旋律,准确理解乐曲的音乐风格。

教学策略分 析

以学生熟悉的春节联欢晚会零点钟声为导入口,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听、动、演、赏、唱、奏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欢乐节日的热烈气氛,亲身体验陕北春节情境,并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通过分组创作、合作表演,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创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媒体选择

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红绸带、手绢、秧歌曲谱等

教学过程与手段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媒 体

设计意图

导 入

一、导入

播放春节晚会中新春来临时“倒计时”的视频片段,引出话题。

欣赏

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入手,通过看画面、谈感想,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自然导入《春节序曲》的欣赏。

通过导 学

二、片段欣赏

1、欣赏片段一,思考:乐曲的速度、力度、情绪特点?

2、欣赏片段二,思考:与前段相比,在旋律、节奏、速度上有

什么不同?

3、导出课题

①提问:是否听过?

请学生“讲曲名、猜曲名、创曲名”。

②师揭示曲名

简介作曲家和作品创作背景。

③师生互动,谈谈全国各地过春节时的一些民俗活动。

师小结:主要是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迎新、迎禧接福等。春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全国各地的春节民俗活动更是千资百态,如广东有舞狮、做大戏、武术表演等;湖南有舞龙灯;我们崇明在年初一清晨家家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称"开门炮",其原意是驱邪,后来就含有开门大吉、高升发财的意思。

在陕北地区,人们则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来欢度春节,那就是敲锣打鼓、扭大秧歌舞。

三、“主题”学习

1、欣赏引子

① 听音乐思考: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场面?

② 根据老师给定的锣鼓节奏,先边念边模仿演奏,再请学生进行敲击,给音乐伴奏。

2、欣赏主题1 。

根据音乐力度的变化,学生拍打节奏,再听音乐,想象场景。

3、欣赏主题2。

通过老师唱,学生即兴表演秧歌舞后,用语言描绘刚才看到的场景。

4、欣赏主题3。

①教师演唱陕北民歌《新春秧歌闹起来》,学生学唱前四句(主题3)。

②学生欣赏,思考:主题共出现了几次,分别用什么乐器主奏?

③谈主题给你的感受。

四、实践体验

1、分组操练,教师巡回分别指导。

打击乐组: 创编喜庆锣鼓节奏,并进行合作演奏。

舞 蹈 组: 生生互动学习走秧歌舞的基本步伐――“十”字步。

歌 咏 组: 生生互动学唱陕北民歌《新春秧歌闹起来》。

2、合作表演

五、完整欣赏

思考:乐曲最后一段和哪段相似?有何不同?用字母写出乐曲结构。

欣赏、比较,讨论

欣赏,模仿伴奏

听音乐拍节奏,想象场景

表演舞蹈,唱陕北民歌

分组练习

合作演奏

通过片段欣赏,从音乐要素入手把握乐曲的情绪,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初略的了解;并通过两段乐曲在旋律、速度、力度等方面的比较欣赏,使学生感受到音乐要素对作品的情绪、风格、音乐形象的刻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简要介绍曲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为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进一步体会乐曲情绪、风格、以及乐曲所描绘情景作铺垫。

通过敲击锣鼓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为后面的创编、演奏做铺垫。

使学生在听、动、赏中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理解乐曲,运用联觉提高学生的欣赏与表现能力。请学生即兴表演,发挥学生的特长,其他同学通过直观感受,进行描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了解主题3取材于陕北秧歌调,并通过学唱,加深学生对主题的印象,为下面的思考做准备。让学生了解民间音乐与作品创作的关系,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使学生懂得学习民间音乐的重要性。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和特长,选择小组进行学习,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由前面的初步感受乐曲,到学生切身体验,再到完整欣赏乐曲,逐层深入,使学生从整体上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风格以及乐曲所描绘的陕北春节情景。运用视、听结合,从视觉上对管弦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课堂演练

六、课堂拓展――“小舞台” 节日欢歌大比拼

比赛规则:

① 分四组,一个裁判,一个统分员,说出什么节日什么歌名的同学加10分;说出节日、歌名并能演唱的加20分,要求声音洪亮,口齿清楚。

② 以积分多的小组为胜利,比赛时间4分钟。

欢歌大比拼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一首反映春节题材的管弦乐曲《春节序曲》,感受了陕北春节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热闹气氛;通过同学们自己敲、唱、跳,亲身体验了陕北春节的热闹、欢腾;通过进行节日欢歌大比拼,同学们对节日里的歌曲有了更广泛的了解。由此使我们深切的体会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欢快的节日更少不了音乐的陪伴,让我们在愉快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

板书设计

一、片段欣赏

二、“主题”学习

三、实践体验

四、完整欣赏

五、课堂拓展――“小舞台” 节日欢歌大比拼

中学序曲的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卡门序曲》,体会乐曲不同段落的思想感情,增强对欧洲歌剧音乐学习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完整而充分聆听音乐,以小组探究、合作的方式,探究音乐风格,提升音乐欣赏能力。

【知识与技能】

通过分析《卡门序曲》,了解乐曲结构,并提高对歌剧音乐的欣赏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分析《卡门序曲》各段落音乐,了解每个主题的音乐情绪。

【难点】

了解《卡门序曲》采用的曲式结构。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为学生播放斗牛场景的视频,并播放几段不同的音乐,请学生思考哪段音乐最适合斗牛场景。

由此引起学习兴趣,导入本课。

(二)初步感知

1.欣赏乐曲,分享感受

播放乐曲,学生聆听之后分享对作品的认识或是对音乐初听的感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

2.了解创作背景及作者

介绍歌剧《卡门》:歌剧《卡门》讲述了唐·霍赛钟情于卡门,但卡门却与斗牛士埃斯卡米洛热恋,在一次斗牛活动中,埃斯卡米洛获胜。当群众正在欢呼的时候,唐·霍赛杀死了卡门。随后,他自己也自杀身亡的故事。整首歌剧塑造了卡门这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形象,最终却以她的死来作为全局的结尾,充满了悲剧色彩。

作者乔治·比才,法国作曲家,生于巴黎,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剧《卡门》的作者。九岁起即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863年写成第一部歌剧《采珍珠者》。1870年新婚不久参加国民自卫军,后终生在塞纳河畔的布基伐尔从事写作。在音乐中他把鲜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现力的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发展,以及法国的喜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创造了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其它作品还有歌剧《唐普罗科皮奥》。

(三)探究学习

1.再次欣赏乐曲

(1)再次聆听全曲,并向学生询问:

乐曲一共分为几部分?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总结:乐曲一共分成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为ABACA的回旋曲式;第二大部分为一个展开性段落。

2.分段聆听

(1)为学生播放乐曲A段,学生聆听并思考:

①这段音乐是什么情绪?(学生自由回答后,在学生答案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总结:音乐表达了欢快热烈的情绪,表现了西班牙斗牛场上的喧闹、狂热的气氛)

②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A段音乐节奏紧凑,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快速地奏出形成了这种热烈欢快的场面)播放一段斗牛士视频,从视觉角度结合音乐学生进一步感受其中的场面。

(2)学生分小组进行聆听,教师播放乐曲B段,音乐结束后小组进行讨论,主题B表现的是什么情绪?每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

学生们交流分享后,教师进行总结:表现的是妇女、儿童人们汇聚在一起热闹、欢快的场面。

请学生跟随旋律小声哼唱B段主题,加深对音乐主题的印象。

(3)为学生播放乐曲C段,学生对比分析音乐描绘了斗牛士的英勇形象。

(4)打乱三个段落的顺序为学生播放,学生根据音乐特点和音乐主题与相对应的段落进行连线。

(四)拓展延伸

介绍回旋曲式:回旋曲式是主题周而复始地循环往复,在其重复之间,插以对比性格的“插部”(副题),在回旋曲中,主要主题至少要呈现3次。这首乐曲的回旋曲式部分的结构是ABACA。

由于序曲是歌剧的引子部分,所以这首乐曲在回旋曲结束之后又插入了一个展开性乐段,目的是为了与歌剧主体部分相连。

(五)小结作业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比才的作品《卡门序曲》,对歌剧《卡门》有了一定了解,同时了解了这部歌剧的作曲家,并且对音乐中常出现的回旋曲式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作业:对比欣赏《卡门》的其他选段。

四、板书设计

中学序曲的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乐曲,感受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风格特点,理解音乐文化的`多元性。

【过程与方法】

完整而充分的聆听乐曲,运用模仿、探究、合作的方式,能够提升音乐的审美能力。

【知识与技能】

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风格特点,并能够哼唱主题旋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完整的哼唱主题旋律。

【难点】

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教师提问“有没有哪位同学看过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仲夏夜之梦》是一部富有浪漫色彩的喜剧,讲述了在古希腊的雅典,两个相爱的年轻人客服种种困难,历经磨难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

2.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在音乐中是怎么表现这个故事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仲夏夜之梦序曲》。

(二)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音频并设问,这首乐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首乐曲的情绪优美、柔和而欢快。

2.复听乐曲并设问,这首乐曲的演奏形式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首乐曲的演奏形式为管弦乐合奏。

3.教师小声播放音频并介绍乐曲,《仲夏夜之梦序曲》是门德尔松为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改写的管弦乐曲,被称为是音乐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标题性音乐会序曲。它曲调明快、欢乐,是作者幸福生活、开朗情绪的写照,曲中展现了神话般的幻想、大自然的神秘色彩和诗情画意。全曲充满了一个年轻人流露出的青春活力和清新气息,又体现了同龄人难以掌握的技巧和卓越的音乐表现力,充分表现出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及独特才华。

(三)深入学习

1.教师播放乐曲并设问,这首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乐曲的曲式结构是奏鸣曲式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2.教师播放呈示部,并设问,呈示部又可以分为几个主题?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呈示部可以分为四个主题。

3.分小组讨论四个主题的旋律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四个主题旋律主要以级进为主。

(1)教师弹琴范唱第一主题旋律,学生跟琴哼唱并思考速度与情绪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速度为快板,情绪欢快跳跃。

(2)教师弹琴范唱第二主题旋律,学生跟琴哼唱并思考速度和情绪分别是什么样的?(旋律优美抒情,中速稍快)

(3)教师弹琴范唱第三主题旋律,学生跟琴哼唱并思考速度和情绪是什么样的?和第一主题有什么不同?(旋律舒缓连贯,速度为中度与第一主题欢快跳跃的情绪形成对比。)

(4)教师弹琴范唱第四主题旋律,学生跟琴哼唱并思考速度和情绪是什么样的?(速度为中速,结合了第一主题和副主题的旋律特点)

(5)完整聆听呈示部,教师伴随音乐进行故事讲解。

4.教师播放展开部,并设问展开部和呈示部中的哪一个主题相似?(第一主题)

5.教师播放再现部,并感知画面。

6.小组讨论,总结浪漫主义时期的风格特点。

(四)巩固提升

分小组为乐曲创编诗歌,并朗诵。

(五)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鼓励学生要多欣赏各种风格的音乐,并能够用课上学到的方法来鉴赏作品。

作业:课后欣赏门德尔松的其他作品,下节课分享。

四、板书设计

中学序曲的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欣赏乐曲《卡门序曲》,体会乐曲热情奔放的音乐风格。

2、通过欣赏音乐剧《猫》的选段《回忆》,了解音乐剧的特点。

3、通过运用自己的方式参与欣赏乐曲,培养欣赏音乐的能力和音乐记忆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体会音乐的乐曲风格和乐曲表达的音乐情绪。

2、记忆音乐的主题。

教材分析

《卡门序曲》是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前奏曲,是该歌剧中最著名的器乐段落,在音乐会上经常被单独演奏的一首乐曲。这首序曲结构简单,描写了欢乐气氛和剧中斗牛士的英勇形象,常被人们称为“斗牛士进行曲”。 开始呈示的快板主题选自歌剧第四幕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由乐队用强音奏出一个辉煌的,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进行曲式的主题,音乐立刻把我们带到壮观的斗牛场面之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斗牛士英武潇洒的形象,听到了群众兴奋活跃的喝彩声。由于它带有进行曲特点,故又称《斗牛士进行曲》。

这个主题重复了几次之后,音乐从A大调转到F大调,出现第二幕中《斗牛士之歌》的副歌音调,具有凯旋进行曲特点,坚定有力的节奏和威武雄壮的曲调表现了斗牛士的飒爽英姿。反复时提高八度,使情绪显得更为高昂,之后再现第一部分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随音乐《卡门序曲》音频进教室。

师:同学们,谁能说出这首乐曲的名字?从音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听后回答。

2、揭示课题。

乐曲介绍:这首乐曲名《卡门序曲》,由于它具有进行曲特点,也常被人们称为“斗牛士进行曲”,是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前奏曲,是该歌剧中最著名的器乐段落,在音乐会上经常被单独演奏的一首乐曲。

师: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热情洋溢的乐曲吧!

二、欣赏《卡门序曲》

1、完整欣赏《卡门序曲》音频,对乐曲有一个整体的熟悉过程。

师:在整体聆听中,你能试着用手势表示一下音乐的变化吗?欣赏后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来描述这段音乐的变化。

学生参与聆听,听后回答。(分析音乐要素的变化等。)

师:简单讲解《卡门》剧情介绍,让学生对这部优秀歌剧有一个了解。(可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加以简单综合介绍。)

2、聆听《卡门序曲》第一主题,体会主题的音乐要素及表达的音乐情感。

第一遍聆听《卡门序曲》第一主题,初听音乐情绪。

师: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音乐情绪?

、学生听后自由回答。

师:这条旋律是曲家从歌剧最后一幕中选来的,音乐一开始就由乐队用强音奏出一个辉煌的、生气勃勃的进行曲式的主题,音乐立刻把我们带到壮观的斗牛场面之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英武的斗牛士入场时充满信心的进行曲,听到了群众的喝彩声。

第二遍聆听《卡门序曲》第一主题,聆听打击乐镲出现的规律。

师:请同学们再次聆听音乐主题,尤其是打击乐镲的出现规律,记录它的演奏规律。

学生参与聆听。

教师请学生展示纪录的镲乐谱。

第三遍聆听《卡门序曲》第一主题,表现音乐。

学生伴随主题音乐演奏。

3、聆听第二主题。

第一遍聆听《卡门序曲》第二主题,初听此段旋律,体会音乐情绪的变化。

师:这段音乐有什么变化?描绘了什么场面?

学生自由回答。(节奏、乐器等发生变化、以管乐演奏为主。)木管乐器好似斗牛士在行礼,而强劲的铜管乐好似欢呼喝彩、激动洋溢的观众。

第二遍聆听《卡门序曲》第二主题,表现音乐。

学生参与聆听后表演。一位同学扮演“斗牛士”,随木管乐器演奏的音乐做有规律的行礼动作,其他同学在铜管乐器出现时作欢呼状。

4、聆听《卡门序曲》第二主题。

记忆主题旋律。

师:这段音乐乐队在演奏乐器上发生了变化,你能够听出来吗?你能试着哼唱这段音乐的主题吗?

学生自由回答。(乐队在演奏中以弦乐为主。)

唱插部主题:表现音乐,并唱出主题。

师:这是由弦乐主奏的非常著名的《斗牛士之歌》,去掉雄壮威武,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请同学们随着乐谱,把这段旋律唱一唱。(师生共同配合完成,准确表达附点节奏。)

5、完整欣赏《卡门序曲》音频,聆听表现,并能够标出简单的曲式图。

师:请同学们再次聆听全曲主题部分用镲(学生拍手表示)演奏;第一插部随着管乐变化表现;第二插部轻哼唱出旋律;欣赏中请你仔细记忆各段出现时规律,欣赏后请你画出简单的趋势结构图。

生:再次完整聆听乐曲,边听边表现;聆听后出示简单的曲式图:主题A、第一插部B、主题A、第二插部C、主题A。

教师简单介绍回旋曲:回旋曲是由相同的主部和几个不同的插部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可指导学生画出或写出曲式结构,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回旋曲。)

三、拓展欣赏

1、拓展欣赏:歌剧《卡门》中的《哈巴捏拉舞曲》音频。

(1) 介绍作者:比才。

(2)《卡门》剧情介绍。

2、拓展欣赏:《街头少年》合唱,并作简单介绍:《街头少年》又名《跟着士兵来换岗》,是歌剧《卡门》第一幕开场不久出现的一首童声合唱,艺术性较高,已成为世界各国少年合唱团经典演唱曲目。

四、猜一猜

1、播放音乐剧《猫》片段。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听一听这段视频运用了那种音乐形式?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2、分析歌舞剧与音乐剧的区别。

师:请同学们自己总结歌舞剧与音乐剧有什么相同点或不同点?

学生自由总结。

3、简单介绍音乐剧知识:音乐剧是一种集歌舞、音乐和戏剧于一体,吸收歌剧的表演手法,利用舞台声、光、景等元素进行艺术表现的舞台表演形式和音乐创作体裁,19世纪末兴于英国,20世纪盛行于美国纽约的百老汇。

4、介绍剧情: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聚会,从中挑选一只猫升上天堂,获得新生。全剧主角猫──“魅力猫”,年轻时是猫族中最美丽的,出外闯荡回到猫族时已经变成一只蓬头垢面、丑陋无比的老猫了。她以一曲《回忆》平息了所有猫儿对她的敌意,唤起了对她深深的同情和怜悯。《猫》是当今世界音乐剧中最成功的作品,是伦敦和百老汇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1983年获得最佳音乐剧奖等7项托尼奖。剧中这曲《回忆》(Memory),已经成为音乐剧音乐经典。(韦伯作曲。)

五、课堂小结

许多经典的歌舞剧在舞台上经久不衰,打动着观众们的心,倍受爱乐者的青睐。希望同学们课下多多了解优秀经典的曲目。

中学序曲的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

看视频听旋律识别乐器;跟伴奏唱《春节序曲》的引子部分;教学秧

歌手绢舞的基本舞蹈动作

教学目标:

(1) 欣赏管弦乐曲《春节序曲》引子部分(旋律片段一),能结合自己过春节

时的生活场景感受乐曲热烈欢腾、搞个换物的喜庆气氛;

(2) 了解管弦乐队中集中乐器的音色,能哼唱并记住乐曲主题,并在参与欣赏

中表达对音乐风格特点的感受;

(3) 在教学秧歌手绢舞的潜移默化中,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表现音乐

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加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A聆听乐曲,感受、体验其音乐情感,理解其音乐;

B提高学生对乐器的认知与其音色表现的能力.

教学难点:

A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

B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用具:

电脑音箱手绢

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3分钟)

师:同学们,有谁知道春节的由来?

学生抢答

师:传说,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为了成功驱赶年兽,大家除了放鞭炮,还会怎样庆祝呢?

学生抢答:贴窗花,对对子,看灯展,猜灯谜,唱歌,跳舞等。

师: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我国各族人民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比如:祭祀神佛、祭祀祖先、除旧迎新、迎新接福、祈求丰年等。各地还有不同的庆贺活动,比如广东舞狮、做大戏、武术表演、运动竞赛等,而陕北人民却以其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这就是扭大秧歌舞。这一节,让我们来体验一下作曲家李焕之是如何将自己在陕北体验到的春节生活情境用音乐表达出来的。今天我们主要来欣赏一下《春节序曲》的引子部分,也就是我们教材上的旋律片段一。大家可以看教材31页。

展开部分(15分钟左右)

师:简介作曲家李焕之(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理论家)及作品背景(作者应邀写一篇舞蹈的配乐而做的陕北风格的《春节组曲》,但是舞蹈没有编排成功,这篇组曲的序曲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和作品题材——“序曲”(洋为中用)

师: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的乐器大大丰富了,形成了各类形制、应用不同演奏方法、可形成不同声部的乐器。其中包括弹拨乐器、吹管乐器、弓弦乐器和打击乐器。我们现在看一遍这个乐队的演出视频(30秒),老师和大家一起,边听边找,出现了什么乐器,谁知道可以抢答出来啊!

师:现在我们看教材,有没有发现有些音符上标有重音记号和跳音记号呀?我们现在来唱一下简谱,老师给你们伴奏,注意标有重音记号和跳音记号的音符应该怎么唱。

师:现在我们再唱一遍简谱,这一遍要在重音记号处拍手哦,老师先给大家演示一遍。接下来,老师伴奏,同学们记得在重音记号处拍手哦!

师:大家做的很棒!现在要不要尝试一下怎么用手绢跳秧歌舞呢?现在我来教大家几个基本的舞蹈动作,大家模仿我的动作试着做一下:

(正常站姿:抬头挺胸、手臂自然下垂、双脚微八字站立) 怎样拿手绢(把手绢的一角折叠,手掌平摊,大拇指把手绢于虎口处夹紧) 转花(单手转花:左手掐腰,眼睛看着右手,右手由下至左上方最高处时转花后回到准备姿势;双手交叉转花:双手由准备姿势向胸前交叉时转花) 踢步(双手叉腰,微蹲,身体重心下移到膝盖处,试着交替向前踢一下小碎步,要有爆发力,踢完立刻收回到准备姿势)

老师给学生排练一下上台的动作:

1、学生分两组,一侧一组,准备姿势站好,音乐响起(引子处)踢步上台;

2、站成两排后面对观众,前一个八拍单手转花,后一个八拍双手交叉转花;

3、中间的五个同学面向观众靠背,双手交叉,其他同学成圆形状围绕中间的同学单手转花、踢步转圈;

4、最后八拍定型。

小结(2分钟左右)

1.民族管弦乐团的基本编制;

2.我国民族管弦乐经典作《春节序曲》是作曲家李焕之的“洋为中用“(采用西方作曲技法,运用中国曲调)创作的典范。

说明音乐是无国界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间音乐是我们的根基和源泉,我们应该热爱她,发展她,使她屹立于世界之林而永久不衰。

中学序曲的教学设计 篇7

一、课题:

在喜庆的日子里――音乐欣赏《春节序曲》

二、课型:

欣赏课

三、教材版本:

广东教育出版社

四、学生人数:

30位

五、授课年级:

七年级

六、案例背景:

《春节序曲》这一课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喜庆的节日里”的第二课时,是在《北京喜讯到边寨》之后进行。根据《春节序曲》的特点与音乐内涵,结合我国的重大节日――春节的民族习惯,设计了此案例,主要目的是带领学生进行一次通过音乐去体验节日的欢快,让学生把音乐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设计思路:

本节课为欣赏课,基本思路是:让学生通过不断地听、想、创、律动,去理解音乐、音乐想像与音乐体验,从中真正体验到欢乐的情绪;在师生平等互动的学习氛围里,通过实践创作、生活经验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八、教材分析:

《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涣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这首乐曲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与陕北民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乐曲的特点为旋律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节奏鲜明、热烈,生动地描绘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洋、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景。

九、课程挖掘:

《春节序曲》这首乐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情绪活跃、轻松,三段音乐的对比明显。基于以上的特点,在设计上,以欣赏为主,让学生轻松、欢乐地去感受音乐的内涵;以音乐实践活动为辅,让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去体验各部分的音乐主题,从而达到活跃音乐教学课堂,在轻松的课堂中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

十、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小学生有明显变化,是对小学阶段的一次升华,同时通过多次合理的音乐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并且能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爱好,还为学生终生学习音乐和音乐审美素质的提高奠定一定的基础。

十一、教学目标:

1、在欣赏《春节序曲》中感受音乐作品欢乐、热烈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在对比、欣赏和实践体验中,感受音乐要素给音乐带来的影响,初步认识三段体。

3、通过交流、体验活动、表演、师生评价等方式来正确理解音乐作品与培养丰富的音乐想象力,激活学生的欣赏热情。

十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听赏《春节序曲》过程中,感受音乐欢乐、热烈的情绪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培养学生丰富的音乐想象力与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

十三、教学方法:

聆听欣赏法、比较法、情景创设法、实践体验法等。

十四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打击乐器、扇子等道具。

十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2分钟

1、播放歌曲《好日子》一段VCD。

2、《好日子》把我们带进了节日的欢乐中,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喜庆的气氛?(学生举例)

3、由谈话的感受导出课题:在喜庆的日子里――音乐欣赏《春节序曲》。

创造喜庆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名曲欣赏(30分钟)

1、初赏全曲,并在赏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赏;谈感受。

3、分段欣赏:

引子:谈谈听后的感受。(老师从音乐的情绪、速度、节奏去引导)

第一部分:

(A)这一部分有两个主题,请学生比较两个主题有什么区别?在这段音乐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

1)刚才大家说到第一主题有锣鼓喧天的感受,你能用老师提供的打击乐器(锣、鼓、铃、三角铁等)表现一下过节的喜庆气氛吗?

2)第二主题出现了载歌载舞的场面。

第二部分:

(B)第二部分的音乐与第一部分的音乐有哪些变化?(提示:节奏、速度、节拍、情绪等要素加以理解)

表现了什么?

现在我们以舞蹈秧歌的形式来再次感受这段音乐。(请同学们用秧歌的基本舞步感受第二部分音乐的美。请几个女生带领舞蹈。老师提供扇子等道具)

第三部分:

(A)请学生学生欣赏,并感受一下是哪一部分的缩短重复?

1、整首乐曲的结构是:引子+ A+B+A,(学生初步认识三段体的曲式结构)。

2、认识音乐家――简单介绍李焕之。(课件展示)

开放式的提问让学生在轻松、大胆中去感受音乐。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在体验式学习中感受喜庆气氛。

利用比较法加深对音乐要素的理解。

三、全曲复听,自由参加小组活动(8分钟)

1、全班分成两组:喜欢第一部分的为第一组,站在左边;喜欢第二部分的为第二组,站在右边。

2、自选乐器去创编;自创舞蹈律动去吻合音乐。

3、全体轮流表演,并注意观察另外一组的表演,待会评评。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全体学生参与,从而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

四、互评(2分钟)

请学生互相点评刚才小组表演的情况。

从评价中获得发展与完善。

五、学生总结

(2分钟)

刚才大家评得很好!现在老师想知道你们在这节课中得到什么收获?

对本节课进行个人小结,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

六、老师小结

(1分钟)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大国,有着丰富多彩和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其中有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今天我们感受的是《春节序曲》,以后再欣赏其他的乐曲,让我们共同期待精彩的下节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法,听、动、表演、创编等为主,要求各个器官的协调配合,以及更换教学法,愉悦了身心,达到了预期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如欣赏第一遍音乐后,让学生自由谈感受、说想象;重视学生的创编活动,通过让他们创编节奏、律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理解能力的培养,如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通过比较法来加深对音乐要素的理解。

中学序曲的教学设计 篇8

教学说明:

本课内容是上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节日欢歌》的第二课时,课堂中选取反映节日题材的音乐作品中的优秀作品。在课堂设计中,学生通过聆听导入、名曲赏析、活动体验等多种环节,熟悉优美的民族音乐,从中领略民族音乐中的人文精神,文化特征,同时以节日音乐中的欢乐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具有热爱生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品质。

教学内容:

1、聆听歌曲《好日子》,通过喜庆的情景导入。

2、《春节序曲》作品赏析,了解并掌握音乐作品的情绪、调式等。

3、学生通过体验拓展,以不同的形式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教学目标:

1、在欣赏《春节序曲》中感受音乐作品欢乐、热烈的情绪,使学生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具有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健康心态。

2、在对比、欣赏、聆听和实践体验中了解掌握五声调式的基本结构,初步认识三段体。

3、通过交流、体验活动、表演、师生评价等方式来完成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激活学生的欣赏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在听赏《春节序曲》过程中,感受音乐欢乐、热烈的情绪。掌握五声调式的基本结构。

教学方法:

聆听欣赏法、比较法、情景创设法、实践体验法等。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打击乐器、扇子等道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歌曲《好日子》一段MTV,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他们充分进入喜庆气氛之中。

2、《好日子》把我们带进了节日的欢乐中,我们知道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喜庆的气氛。(举例)

3、由欣赏的感受导出课题:节日欢歌——音乐欣赏《春节序曲》

二、名曲欣赏:

1、欣赏全曲,设问:请同学们感受音乐展现的是怎样的场面,可以想象描述一下吗?(播放《春节序曲》MTV)。

2、分段欣赏:

引子:音乐的情绪、速度、节奏等如何表现的?

第一部分:(共2个主题)

请学生比较两个主题有什么区别?在这段音乐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你能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绘一下这场面吗?

1)第一主题锣鼓喧天的感受,你能用老师提供的打击乐器(锣、鼓、铃、三角铁等)表现一下过节的喜庆气氛吗?

2)第二主题出现了载歌载舞的场面。分析一下音乐的调式特点。(五声宫调式)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的音乐在旋律设计上出现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提示:节奏、速度、节拍、情绪等要素加以理解),学生唱一唱旋律。

请同学们用秧歌的基本舞步感受第二部分音乐的美。请几个女生带领舞蹈。(老师提供扇子等道具)

第三部分:

请学生感受其音乐特点——体会到是第一部分的缩短再现。

3、整首乐曲的结构是:引子 A+B+A,(学生初步认识三段体的曲式结构)。

4、认识音乐家——简单介绍李焕之。(课件展示)

5、完整的欣赏一遍,感受音乐带来的节日喜庆,并区别出不同的主题表现。

三、拓展活动:

小组讨论如何用自己的才能表现节日的喜庆气氛。

三个小组的拓展活动:乐器组、歌唱组、舞蹈组。

四、互评小结:

中学序曲的教学设计 篇9

第一课 中学时代

第一框 中学序曲

学习目的

1. 适应初中新生活,理解初中时代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 抓住中学时代给我们提供的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3. 在中学新环境中,塑造一个全新的我。

学习内容:

【课堂导入 激发互动】

【发现探究 合作交流】

1.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_____________:富有挑战的的课程,_____________________,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_______________。

2. 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为我们的________________基础。中学时代见证者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的________________。

3. 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也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_。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⑴ 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_____________的多种机会

⑵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________,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_____________。

4. 在新的环境,我们有机会重新塑造一个“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学习:内在的财富》报告指出:在21世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

6. 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互疑互问 思维创新】

1. 中学时代对人的一生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2. 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那些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回顾概括 反思延伸】

1.请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下初中阶段自己想要完成的几件事?

2.哪些事情必须现在做,哪些事情可以将来去做?哪些事情需要一生去做?

【精题特训 能力提升】

1. 中学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下列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

B.与同学一起在课余时间吸烟和上网,让我们怀念

C. 增添的新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D.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提供了发展兴趣的平台

2. 七年级学生小轩在日记本上写道:“进入中学了,我要改掉以前的一些坏毛病,相信自己,我一定会塑造完美的自我形象。”下列你认为小轩塑造完美形象包括的内容有( )

①越来越自信、自强

②能包容同学的过失或错误

③意志越来越坚强

④对于同学对自己提出的建议,能全盘接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我的收获:

中学序曲的教学设计 篇10

教具:录音机、钢琴

教学目的:学习作品《1812序曲》,同时了解铜管类乐器名称及音色特点。

重点难点:

1、在欣赏作品《1812序曲》的同时,使同学了解这支乐曲的创作背景和其中包含的民族抗争精神与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伟大力量。

2、了解序曲的概念。

一、课前预习及导课。

1、序曲的概念----【序曲】:(Overture)乐曲体裁之一。原指歌剧、清唱剧等作品的开场音乐,十七、十八世纪的歌剧序曲分为“法国序曲”及“意大利序曲”两类。前者为复调风格,由慢板、快板、慢板三个段落组成,中段为赋格形式,末段较短;后者为主调风格,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个段落组成,后世交响曲即由此演变而成。十九世纪以来,从贝多芬开始,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裁写成独立的器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有标题。如贝多芬的《科里奥兰序曲》、柴可夫斯基《1812年序曲》等。

2、创作背景:1812年,拿破仑调集六十万大军侵入俄境,进迫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撤退居民,烧掉粮物,暂时放弃莫斯科。拿破仑军队不适应俄国冰天雪地的冬天,又饿着肚子作战,加上俄军和农民游击队的有力反击,终于彻底溃散,只有两万人逃回法国,其余全部被歼灭。拿破仑带了随从狼狈绕道逃回法国,俄国人民无不为这次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感到无限骄傲,自豪。这一首管弦乐曲,正是用来描写法军被俄罗斯军民狙击于大雪中,饥寒交迫而导致全军覆没的故事。

二、授新课

1、用录音机放《1812年序曲》,同时对作者、背景及乐曲进行介绍和讲解。

乐曲结构为奏鸣式。一开始是序奏,弦乐奏出缓慢、庄严的第一主题。

旋律来自一首宗教歌曲《众赞歌》。这一主题肃穆虔诚,像是表现俄国人民在国难当头时乞求上帝的保佑和对和平的向往。接着音乐逐渐加快,乐器逐渐加入,音量增强,号角声、呐喊声交织成一片,沉重的低音乐器发出了庄严的号召,随之奏出了骑兵进行曲。这是序曲的第二主题,象征着响应号召的俄国军民奋起抗敌的英勇形象。

进入呈进部后,乐曲变得富于戏剧性。乐曲为降e小调,结构为三部曲式。快如旋风的主部主题,描绘出激烈、残酷的战斗场面。主部主题在展开中出现了《马赛曲》的曲调片段,它的反复呈现用以作为拿破仑军队侵入俄国国境的表征。《马赛曲》经过变化引申及与主部音乐因素的交织发展,描写拿破仑军队的凶残、步步逼近,俄军抗敌的艰苦、激烈。

副部主题抒情优美,具有俄罗斯民歌风格,表现了俄军战士对家乡、对祖国与和平生活的深厚感情。副部的另一主题具有舞曲的特点,由俄罗斯民歌《在大门旁》演变而来的,表现了人们在战争中乐观幽默的性格。

展开部中主部主题与《马赛曲》音调的此起彼伏,交错出现,描绘出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再现部略有变化,主部的战争气氛更加激烈。副部的两个主题再现后,代表拿破仑军队的《马赛曲》主题更加气焰嚣张,但已变为强弩之末,已失去其耀武扬威的性格。而表现俄罗斯人民的两个主题却一再得到了强调,表现了反侵略战争的节节胜利,拿破仑军队终于在饥寒交迫的惨境下溃败。乐曲尾声呈现象征凯旋的高潮。序曲主题《众赞歌》在喧闹的钟声和礼炮的伴随下形成辉煌的颂歌。音乐再现了第一主题,速度转为活泼的快板,此时引用了帝俄时期国歌的前半部主题,像是凯旋的将士接受检阅,乐曲在万众欢腾的节日气氛中结束。

三、总结

同学们,音乐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情绪与气息,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1812年序曲》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同学们是不是能够体会到作品所表达的情绪?音乐家又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请同学们在课后思考一下。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7:3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