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
范文 |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初步了解多义词。 3、积累词语。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自主识字。 2、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具准备: 1、学生自制识字课本(可剪剪贴贴,或请家长把自己会认的字写出来)。 2、教学课件。 3、识字苹果树。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引导学生去发现 1、同学们,欢迎大家到语文园地来做客。(教师边说边出示图标),我们先一起完成第一题:我的发现 (1)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教师出示大眼睛图片) (2)用上你们的大眼睛看一看小黑板上的字词,说一说你发现什么啦?(教师出示挂板,与书上的第一组相匹配) 学生A:我发现左边的汉字比右边的汉字多了偏旁。 学生B:我发现把左边的'偏旁去掉就变成右边的汉字啦。 学生C:我还发现这些字的读音有些像。 (3)他们说得非常好(奖给发言学生大眼睛的图片),请大家读一读,记一记。 (4)再用上你们的大眼睛看看第二组字词(教师出示),说说你们又发现什么啦? 学生A:这一组左边的字比右边的字少了偏旁。 学生B:我发现给左边的汉字加上偏旁就能变成右边的汉字啦。 学生C:这些字的读音也有些相同。 (5)你们真会发现(奖励学生大眼睛图片)请大家读一读,记一记。 (6)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票、元、旦、值、篇、遍)请学生们读一读并组成词语。 (7)小结:聪明的同学们,说一说你们记字的方法。 学生A:这几个字我是用去偏旁和加偏旁的方法记住的 学生B:前三个字我是用去偏旁记的,后三个字我是用加偏旁记的。 教师:同学们总结的方法好极了,许多汉字都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记忆,想一想还能说出一些吗?(让学生举例说明)2、接下来,我们继续去发现。 (1)你们看这些词语(教师出示)读一读。 张贴一张画东张西望 开张张爷爷张开嘴巴 (2)动脑筋想一想,这些带点的字里有什么秘密吗?谁说一说。(待学生发现后指名说一说,能说出表示的意思不同即可) (3)还能说出带有张字的词语吗?指名请学生扩词。 第二课时 带领学生去积累 一、我会读 1、出示一棵苹果树,苹果数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苹果上写了我会读中的词语)。 2、小组学习:四人小组轮流读我会读中的生字,互相纠正读音。 3、各个小组采用轮流的方式(开火车一人读一个词),看哪一组摘的苹果多。 二、读读背背 1、小组学习。 a、四组小组一起读小诗《鞋》,互相纠正读音。 b、说一说这首诗说了什么意思。 c、表情朗读这首诗(可加动作) 2、指名朗读《鞋》,同学评议。 3、自由背诵小诗《鞋》。 4、全班配乐背诵。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一、口语交际。 1、创设情景,激发交际欲望。 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好几篇关于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课文,许多小朋友都在家里学着帮父母做家务,可前两天,我却收到了一位同学的来信,向我诉说了他的烦心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你们先猜一猜会有什么烦心事呢? 2、揭开谜底,引出交际话题。 (1)教师读这封信,揭开烦心事到底是什么? (2)寻找有类似苦恼的同学。 (3)揭示交际话题:出主意,想办法。 3、引导交际主题,开展讨论交流。 (1)找根源:说说父母为什么不让这些同学做家务? (2)出主意:怎样才能说服父母?为什么? (3)想办法: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做? 4、分角色表演,评价激励。 (1)小组内分角色练习。 (2)选出代表上台表演,评价激励。 二、识字交流,擂台赛。 1、拿出自己的汉字积累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识字赛。评选一名在看电视时认识汉字最多的同学。 2、每组优胜者再比赛,选出第二期擂主。颁发小博士帽。 3、布置下一期擂台赛内容:看谁积累的食品商标最多。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2㈠、导入 语文园地是小朋友学习语文的乐园,让我们开开心心地走进去,去玩一玩、学一学吧。 ㈡、我的发现:运用反义词认字 1、投影出示“我的发现”及六组反义词。谁来读题的要求? 2、小朋友来比比看,谁的眼睛尖、脑子灵,你小声地读一读,看看能发现什么,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出示词语:高、胖、明、忙、美、新,跟老师对对口令,行吗? 4、可是,小朋友认识这几个词的反义词吗?赶快认识它们吧。 5、我们来跟反义词一起玩吧。领学生做找朋友游戏。 6、我还想到一种玩法:我能用一对意思相反的词语说话,比如:“小林的个子很高,小松的个子很矮”,你能这样做吗? 7、小结:真能干,我们又认识了一些生字。是怎么认识的?你喜欢用这种方法识字吗? 8、补充其它的.反义词:“真”、“笑”、“早”、“香”、“远”、“饱”、“厚” ㈢、我的发现:读由“打”字带出的词语感知:“打”有多个意思 1、出示词语“打”,做一个动作表示它的意思。 2、“打”字是个喜欢交朋友的字,瞧,它的朋友真不少,一下子就来了这么多。 ⑴、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带有“打”字的词语。 ⑵、再来做一做词语中“打”字的动作,你发现了什么? 3、在这些词语中,“打”字可以换成一个另外的什么词? 4、“打”字还可以跟那些词语做朋友呢? ㈣、日积月累:读读背背字母表 1、出示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这是你们的老朋友,你们还认识吗? 2、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这又是什么呢?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3教学目标: 1.通过认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读句子,发现多音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优秀段篇。 4.口语交际,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自主识字,主动积累词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欢迎来到语文园地!语文园地的主人在向我们致意呢!我们来看看本期园地里有些什么?(出示语文园地四) 二、我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自主识字。 1.请大家翻开书,读一读“我的发现”这部分的`汉字,看一看有什么规律。 学生A:我发现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 学生B:我发现月字旁的字和身体有关。 学生C:我发现足字旁的字和脚有关。 学生D:我发现提手旁的字和手有关。 1.我们读一读这些字。 2.指名读要求会认的字:擦、抄、拾、摔、拔、拦、摸(老师出示生字卡片),练习扩词,说句子,还可 以让学生做动作来理解意思。 3.教师小结:形声字分两半。形一半,声一半,形旁相同是同类,形旁不同意思变。从这些汉字,我们可以看出偏旁总是跟字的意思有些关系。你还能说出一些偏旁表义的汉字来吗?(蚊、蚂、蜻)(赶、起)(认、说、话) 二、我会读 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1)教师出示题板,学生观察这些句子,句子中有什么特别的吗?(有的字下面加了点) (2)教师范读,听一听,你发现了什么?(带点的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自由读,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4)指名读,齐读。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4教学目标 1.掌握两种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成为另一个字。 2.认识字、代、舌、页、弓、秒、炒7个生字。 3.认读词语,进行词语积累训练。 4.朗读背诵《小鸟》。 5.口语交际:《我们身边的垃圾》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积累词语,掌握两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多媒体闪跳式出示: 取趣干赶方仿 (1)你发现了什么?这儿的每一组字之间有联系吗? (2)小结:给字加上一个偏旁可以组成一个新字。 2.这儿还有一个字(出示:子),你能用这种方法造出一个新字吗? (1)同桌讨论。 (2)交流。相机认识字字。 (3)给字字找朋友:生字、字母、汉字。(多媒体出示) (4)指名读,齐读。 3.加一加可以组成一个新字,反过来减一减能不能呢? 多媒体出示: 袋活题张 (1)思考:这些字去掉一部分可以构成一个新字吗?同桌讨论。 (2)交流出示: dài shé yè gōng 代舌页弓 (3)活动:我来当小老师。 小老师先提醒认读的注意点,再领读。 4.这儿还有4组字,你能不能把它们加一加,组成一个新字? (1)多媒体出示: 禾火禾少火丁火少 (2)活动:我来当小老师。 5.小结:今天,你学会了哪种新的认字方法? 二、我会认 1.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新字呢? 多媒体出示: 字代舌页弓秒炒 (1)齐读 (2)活动:找朋友。 2.练习巩固:比一比,谁最棒。 (1)比一比,看谁认得快、认得多。 (同桌互读) (2)指名开火车读,如果可以,请扩词。 第二课时 一、我会读 1.多媒体出示 奇怪聪明活泼冰凉可口 准备赶快观看包围堆积 花花绿绿干干净净高高兴兴 1.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你能从中选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二、读读背背《小鸟》 1.指导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指导好停顿: 小鸟,小鸟,你/轻轻地/跳,我/栽的/小树,它/还/太小/太小。 2.为什么要让小鸟轻轻跳,还要再轻一点儿? 3.你能把我对小树的关心、呵护读出来吗?指导:要读得轻一些,别惊动了小树。 自由读,指名读。 4.我喜欢小鸟吗?你能读出来吗?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5.自由练背,抽背。 6.齐背。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身边的垃圾 一、观看图片,导入 1.多媒体显示:劳动课上,一名同学小心翼翼地把纸屑剪在一张大纸上,然后包扎好投进垃圾箱。 2.交流: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处理垃圾的? 二、垃圾从何而来。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垃圾是怎么产生的? (1)指名说。 (2)小组讨论: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3)集体交流。 (我们小学生的垃圾主要是一些废纸、铅笔屑,还有一些食品的包装袋等。) 三、如何处理生活垃圾。 1.生活中的废弃物是无可避免的,它们也就成了垃圾。你们自己是如何处理的呢? (1)指名说。 (2)评价说一说,谁的做法好,谁的做法需要改进,怎么帮他改一改。 2.在日常的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一些不好的现象,如随手乱扔垃圾。遇到了,你是怎么做的? 指名说 (及时劝阻,若不行,就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3.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垃圾还可以废物利用呢! (1)听故事:《一张废纸的自述》 (内容简介:我是一张白纸,从工厂里生产出来后和姐妹们一起呆在超市里,被一位小朋友买回家。他在我身上画了漂亮的图画,日子长了,就把我扔了。我进了垃圾箱,后又从垃圾回收站中转到造纸厂,处理后重新回到了超市里。) (2)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交流。 (3)生活中还有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利用呢?小组讨论后交流。 (铁、塑料制品等) 4.平时我们处理生活垃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不随地乱扔,垃圾要入箱) 四、小组合作,画出想法 你能不能把你的想法画出来呢? (1)小组讨论,如何画。 (2)小组合作作画。 五、展示交流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5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的方法; 2、初步了解多义字; 3、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 学习识记生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展示自己从电视里学到的生字,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小朋友,咱们都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平时在家里,你们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干些什么呢? 2、我会认 (1)我们和爸爸妈妈看电视的时候,电视中出现的生字,爸爸妈妈会教给你们听吗?看电视,你们都认识了哪些字? (2)学生拿出自制的识字课本,分小组互相交流看电视时认识的字。(3)学生全班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教师和同学评议。 (4)小组学习“我的发现”中的汉字,读读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5)集体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总结识字方法。 (6)认读生字卡片(学生说一说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3、读读想想 (1)小组学习:读一读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2)你还知道哪个字,也和“张”字一样,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6学习目标: 1、识记生字方法:换偏旁,变新字识记;相同偏旁的字归类识记; 2、同音字辨析运用。 3、学习查字典方法。 4、学习歇后语,感受祖国语言的精妙。 5、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好习惯。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具: 课件、课本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识记生字方法:换偏旁,变新字识记;相同偏旁的字归类识记; 教学准备: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是学习课本63页,你们有信心完成这节课的任务吗? 二、趣味识字(第一次先学后教) 1、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同桌互相读一读,做做小老师。 出示生字:饭能饱茶泡轻鞭炮 3、请小老师上台领读。 4、请小老师说说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学吗? 5、男女同学合作读 6、说说你的发现:你发现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有什么特点吗? (左边的偏旁代表这字义,右边的跟字音有关,韵母都是ao) 你还发现了什么?这三句像一个字谜,谜底都是“包”字。 小结:在平时生活中,从人们的说话中可以认识许多字。 四、我的发现(第二次“先学后教”) 1、自读,你有什么发现? 2、说一说你的发现。 3、小结:相同偏旁的字是一排。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提手字旁的字大多和手动作有关;足字旁的.字大多和脚动作有关。 五、当堂训练:背诵《趣味识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同音字辨析运用。 2、学习查字典方法。 3、学习歇后语,感受祖国语言的精妙。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内容。 二、选一选,填一填(第一次“先学后教”) 1、读一读,看一看;这两组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清——青在——再 2、请学生读,观察,再说出来。 3、选一选,再填一填。同桌互相检查。 三、查字典(第二次“先学后教”) 1、查页码:比一比谁最快? 2、查字方法: 小组活动:学生自查字典,问询查到字的方法,交流归纳查字典快捷的两种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3、学习查字典的两种方法,分小组为单位练习,互帮互学。 4、比赛:查字典,我第一。 四、日积月累:(第三次“先学后教”) 1、自读歇后语,你发现了什么? (歇后语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 2、小组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3、语境运用练习。 4、你还知道哪些歇后语? 五、当堂训练:1、背诵歇后语。2、查字典训练。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好习惯,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来读一个有趣的故事——《狐狸和乌鸦》。 二、自读故事(第一次“先学后教”) 1、读一读,自己没有读清楚的地方多读一遍。 2、标出自然段。观察图:图上画的是哪个自然段的内容? 二、感悟故事:(第二次“先学后教”) 1、思考:狐狸一共和乌鸦说了几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2、小组讨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为什么?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为什么? 3、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三、拓展训练:课后找写小动物智慧的故事读一读,回到班上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7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3、正确书写句子,激发写句子的兴趣。 4、熟读背诵《花园果园》。 教学重难点:识字,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春天的花园,春天来了,你们看,花园里的花多美呀!瞧,花园里来了几个字宝宝。你认识他们吗? (二)我会认 1、出示:哥歌 直植 星醒 古故 丁灯 鸟鸣 底低 我们来和这些好朋友打个招呼吧!学生自由读字。 2、小组学习:小组里的小伙伴互相交流一下,读了这些字,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 3、集体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总结识方法。 4、出示:平评(评论) 方访(访问) 齐挤(挤满) 油邮(邮局) 桥轿(轿车) 线钱(花钱) 按照刚才小朋友发现的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同学们来认一认这生字,看看哪组的同学认得又快又好。 5、小组学习:互相认读生字、记忆生字。 6、抽读生字卡片,学生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个字。 (三)展示台 1、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每天都能结识新的汉字朋友呢! 2、小组内互相传看作业本,识记同学的名字。 3、想认识谁的名字,就下座位去向他请教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2、正确书写句子,激发写句子的兴趣。 3、熟读背诵《花园果园》。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1、过渡:(出示春景图)春天的景色真美呀,我们来读一读几个和春天有关的词语。 2、学生分小组自由读词语,要求把字音读准。 3、抽读词语卡片。 4、扩展练习:你们还知道哪些和春天有关的词语。 (二)我会写 1、过渡:我们已经会写很多字了,我们知道字可以组成词,词可以组成句子,现在我们来写两个句子吧。 2、看看谁最先知道我们要写的是什么句子?(学生自由读拼音) 3、教师范写春字。 4、比一比,哪个同学写的句子最漂亮?(学生书写) 5、小组互相评议,推荐写得好的同学在展示台展示。 (三)读读背背 1、过渡:春天里,花园里的花开了,果树上的花也开了,到了秋天,果树上还会结果子呢! 2、学生自由朗读短文《花园果园》。 3、小组互相读。 4、小组互相交流短文写的是什么。 5、比一比哪一组的小朋友最先把短文背下来? 6、给能背的小朋友配乐朗诵。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春天景色的特点,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歌声、图画等表现春天的美景,并通过交流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2、留心观察春天。 3、培养审美情趣,陶冶爱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进入日积月累天地,揭示课题 春回大地 春暖花开 春风拂面 柳绿花红 百花盛开 万物复苏 1、指名读,齐读。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谈话揭题:是啊,春天来了!瞧,小朋友们正在寻找美丽的春天呢!让我们一起加入他们的行列吧! (二)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1:说春天 (1)出示图,谈话导入。 (2)学生找好朋友说一说、背一背和春天有关的故事、古诗与课文。 (3)指名说、背。 (4)说说春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2、创设情境2:找春天 (1)出示图,谈话: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呢?快和小伙伴们说说吧。 (2)分小组交流。 (3)指名说,评议。 3、创设情境3:赞美春天 (1)谈话:既然大家都找到了春天,想不想用我们动听的歌声、多彩的画笔来表现它,赞美它? (2)自由组合成创意组、演艺厅和剪贴组。 (3)明确要求。 (4)各组依次上台展示介绍。 (三)总结 1、教师谈话:春姑娘就在我们的身边,她是一幅七彩的画,一首无言的诗,一曲悠扬的歌,一个讲不完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进入美丽的春天吧! 2、学生唱《春天在哪里》。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8〖教学目标 1、认识反义词,认识“矮、瘦”等六个生字,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2、能背诵26个英文字母,培养学习课外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大写字母的学习。 〖课前准备 拼音大小字母卡片。 〖教学流程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课文上的词: 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同桌互相读一读,做做小老师。 3、出示生字: 矮 瘦 暗 丑 闲 旧 ⑴ 请小老师上台领读。 ⑵ 请小老师说说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学吗?(如:“瘦、丑”是翘舌音) 4、师生合作读: 师读“高”生读“矮”。 5、男女同学合作读。 6、说说你的发现: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吗? 7、扩展运用: ⑴ 你能说说其他反义词吗? ⑵ 说句练习,如长颈鹿高,猴子矮。 小结:在平时生活中,从人们的说话中可以认识许多字。 二、我会读 1、过河游戏。板画:小河 教师提出过河要求: 读出这个词语就是等于能踩着这块石头过河。 出示词语: 打水 打伞 打电话 打鱼 打球 打个问号 2、自己练读,同桌互读。 3、齐读。 4、指名过河,同桌两人接力过河。 5、评出最佳合作奖。 6、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每个词语里都有一个“打”) 7、请同学给每个词语中的“打”换个字。 三、读读背背 1、谈话激趣。 2、出示26个字母(小写)。你认识它们吗? 3、请学生读。 4、告诉学生这些拼音字母每一个都有一个读音一样的大写字母: 小写字母旁边出现对应的大写字母: ⑴ 自由读。 ⑵ 指名读。 ⑶ 同桌互读。 ⑷ 男女生比赛读。 5、认识大写字母: ⑴ 找一找,有哪些大小写字母完全一样? ⑵ 看一看,有哪些大小写字母相近? ⑶ 记一记,哪些大小写字母差别大? 6、指导学生背诵字母表。唱唱字母歌。 7、背诵比赛。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9教学目标: 1. 学会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认字。 2. 知道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思。 3. 巩固以前学习的字词,会背诗歌《鞋》。 4. 口语交际,懂得从小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教学重点、难点: 能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运用课上学会的方法学生活中的字。 教学准备: 自制识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能自己发现识字的规律,小结识字的方法。 2.初步了解多义字。 3.能将所发现的规律用于生活中的识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都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平时在家里,你们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干些什么呢? 二、我会认 1.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视的时候,电视中出现的生字,爸妈会教给你们吗?看电视,你们都认识了哪些字呢? 2.学生拿出自制的识字卡片,分小组互相交流看电视时认识的字。 3.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识字的方法,教师和同学评议。 三、找规律识字 1.出示熟字漂、飘、完、园、直、扁,读一读。 2.同时出示 漂 、飘,你发现了什么? 去掉偏旁就是票,念piao,这种去掉偏旁变成一个新字的方法叫减一减的方法。 3. 那么我们给一个熟字加上偏旁变成新字的方法就叫加一加的方法。(直+木=植) 4. 请学生自己看语文书,认记生字。(可以小组合作) 5. 用生字卡片检查。今后我们还可以用这些方法认记其它的生字。 四、 读读想想 1.小组学习:自由读,指名读。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告诉学生: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的意思不同。 如张字。 3.你还知道哪个字,也和张字一样,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 4.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举例 楼老师 楼梯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一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2.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习惯。 3.熟读背诵《鞋》。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1.出示一棵苹果树,苹果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苹果上写了我会读中的.词语)。 2.小组学习:四人小组轮流读我会读中的生字,互相纠正读音。 3. 小组合作读,请小组长检测。 4.各小组采用轮读的方式(开火车一人读一个词),看哪一组摘的苹果多。 二、读读背背 1.自由读,启发学生想象:大大小小的鞋之间会说些什么?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3.小组学习。 a.四组小组一起读小诗《鞋》,互相纠正读音。 b.说一说这首诗说了什么意思。 c.表情朗读这首诗(可加动作)。 4.指名朗读《鞋》,同学评议。 5.自由背诵小诗《鞋》。 6.全班配乐背诵。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课时目标: 1.能完整地讲述做家务事的经过。 2.愿意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学会关心体贴长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在家做个家务事吗? 2.你为什么没做过?能给大家说说当时的情况吗? 二、展示画面,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一 1.星期一,爸爸出差了,家里只剩妈妈和小明,妈妈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小明,还要做许多的家务事,小明就想帮妈妈做一些家务事,可妈妈说小明还小,不会做。小朋友们,他该怎么办?谁来帮他出出注意? 2.讨论交流。 这位小朋友非常需要大家的帮助,你们愿不愿意帮他想想办法? a.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b.小组内表演。 c.上台表演。 d.小组自告奋勇上台表演。 e.评一评最佳口才奖。 看看哪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好的方法说服妈妈。 (二)创设情境二 刚刚有几位同学都说做过家务事,那谁来给大家说说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 1.说你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 2.个别说说做家务事的经过。 3.全班交流。 (三)创设情境三 通过刚才的交流,教师发现同学们个个都是能干的孩子,那你们想不想把自己能干的一面展现该大家看呢?那我们就来一个小能手争夺赛吧! 1.分成几个小队,如苹果队、橘子队等,每队都做不一样的家务(如叠被子、抹桌子、整理书桌等),全班学生分别到各个小队去做家务(自己想去哪个队就去哪个队)。 2.每个大组挑选一名代表上台争夺小能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书桌上的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 3.在队中进行家务比赛,做得好的评为小能手并奖励一朵小红花。 三、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些什么想说的吗?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10【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按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认识生字。 2、启发学生发现用一个部件和几个部件组合,构成几个新字的识字方法。通过读,积累句子,巩固生字。 3、积累反义词,巩固学过的生字。 4、围绕“诚实”这个主题,进行口头表达。 【课前准备】 1、学生:“字词游戏”中汉字的字卡。 2、教师:口语交际《该怎么做》课件。 第一、二课时(或1.5课时) 〖我的发现〗 1、我会认: ⑴ 认读这些汉字,去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⑵ 先读第一组:饿、饼……,要求读准字音。引导发现这些字都是“食”字旁,都与“食”有关。 ⑶ 学习第二组:猴、猫……,要求同上。 ⑷ 识记生字。 ⑸ 鼓励学生自己用巧妙的方法记住生字。 2、我会填: ⑴ 引导学生思考,“今”“相”“自”“音”“你”“原”都可以和哪一个字在一起组成另一个字? ⑵ 试着加一加,看是不是加上这个字都能组成另外的字。如果行,就对了。再把这个字填进圆圈里。 (要求先独立思考,再与其他同学商量) ⑶ 拓展练习: 如:“少”“工”“气”“羊”“先”加一个什么偏旁可以换成新的字?(氵) 〖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 ⑴ 先读读句子,想想这两句话的意思。 ⑵ 记背这两个句子。 ⑶ 鼓励学生课后搜集、背诵这类给人以启发的句子。 2、我会写: ⑴ 先读一读“冷”“热”,想想这两个字是相反的.意思,再说出另外五个字的反义词。 ⑵ 把这五个意思相反的字分别写进对应的田字格里。提醒学生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姿势。 3、我会读: ⑴ 学生自读,读正确、读流利。 ⑵ 边读边想,了解大意。 ⑶ 有感情地朗读,同桌互读互听。 〖展示台〗 1、用学生说、老师写的方式,比比谁认的字多。 2、玩“字词游戏”: ⑴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卡片,练习组新字的游戏,边组边读。 ⑵ 学生在书上通过连线的方式组词语,边组边读,还可以与另外的字组词语。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1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认识“评、访、记”等七个生字。 2.正确读词语,初步理解感受春天的美景。 3.正确读写句子。 4.熟练地读背短文,了解短文的意思。 5.唱一唱,说一说,画一画美丽的春天,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两种识字方法,认识七个生字,正确读词语,读句子,会看拼音写句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或资料。 2.学唱有关春天的歌曲。 3.春景图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2.同桌互听互读,互相鼓励说出自己的发现。 3.指名读,说出上面三行和下面两行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两种字,在学生自主归纳的前提下,引导其发现两种识字方法。) 4.小组赛读。 5.出示含有“评”、“访”、“记”等七个生字的词语和句子,在读词句的过程中识记生字。 二、日积月累 (一)我会读 1.开火车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对又好。 2.出示春景图课件,感知词语大意,可以鼓励学生选词语说句子。 (二)我会写 1.自由拼读,读后工整书写。 2.以小组为单位评出优秀者在班内展览。 3.全班齐读书写的句子。 (三)读读背背 1.自由读文,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 2.指名读,说说短文写了什么? 3.教师出示花园、果园图,引导学生边看图边背诵。 4.自由练背。 5.小组赛背。 三、课外延伸 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优美句段,读一读,背一背。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12(我的发现) 这项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学习自主识字,并认识七个生字。 (日积月累) 这项活动主要目的是积累语言、练习读、写基本功、巩固识字。 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认识评、访、挤等七个生字。 2、正确地读词语,初步理解,感受春天的美景。 3、正确地读写句子。 4、熟练地读背短文,简单地了解短文意思。 复习第一单元生字、课文。预习语文园地一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你发现了什么? 2、指名读,说说上面三行有何规律,下面两行有何规律? 3、分男女生读 4、巩固生字,并口头组词,选择词说句。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a、齐读词语 b、出示春天公园图,用上词语说一段话。(师范说,指优等生说) 2、我会写 a、先自己读一读拼音,想想是什么句子。 b、指名读句子。 c、写句子,注意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d、同桌评比,谁写的句子又对又美。 3、读读背背 a、自由读,不认识的字请同桌帮忙。 b、四人小组赛读,谁读得准确又流利。 c、指名读,说说短文写的是什么? d、齐读,注意不要唱读。 e、小组赛背 三、课外延伸 课外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古诗去读一读、背一背。 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第二教时) 教材在安排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是对前面课文熟悉的基础上,穿插了综合实践活动,使口语交际更有凭借,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对这单元的知识更深有感触,更有话可说,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无比热爱之情。 唱一唱、说一说、画一画美丽的春天,激发学生爱春天之情。 收集有关春天的歌曲、图片。 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歌唱春天 1、放一放收集到有关春天的歌曲 2、唱一唱你会唱的春天歌曲 二、我看到的春天 1、指名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春天。 仿照《嘀哩嘀哩》句式说说: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大地上 2、四人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图片、资料。 3、派代表全班展示、交流 三、我听到的春天 自己找伙伴介绍自己听到的春天的声音,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我画的春天 1、自由画春天 2、小组交流你画的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3、评一评谁画得好,讲得好 4、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 5、放入自己的成长袋中 五、识字擂台 1、四人小组赛 2、优胜者赛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13教学准备: 各种食品包装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继续学习语文园地六的内容。 二、展示台(第一次“先学后教”) 1、看一看;这些东西是什么? 2、仔细观察图上的字,再说出来。 3、实物展示学习: 结合食品包装理解商标上字词的意思和食品的用途,边朗诵边识记生字。 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别人或查字典。 4、小结:在平时生活中可以认识许多字。 三、关于学习的名言(第二次“先学后教”) 1、借助拼音自读。 2、多种形式朗读比赛。 3、小组活动:你读懂了每一句的意思是什么?展示、交流。 4、全班反馈。 3、语境运用练习。 4、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名言? 六、当堂训练:背诵关于学习的名言。 板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14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4个,积累9个词语和2句句子。 2、正确朗读并学会讲"望梅止渴"的故事。 3、理解"望梅止渴"的含义。 一、揭示课题 1、人渴了要喝水解渴,"解渴"又叫——出示:止渴(读准翘舌音,齐读)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不是喝水止渴,而是一种特殊的止渴的方式,叫——(出示课题,齐读) 3、"望"是什么意思?从字面上看,"望梅止渴"是什么意思?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交流) 谁望梅止渴?为什么望梅止渴?怎样望梅止渴?结果? 二、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上小节号 (2)同桌交流识字的方法 (3)思考:谁望梅止渴? 三、学习课文 1、谁望梅止渴?自读第一节,从哪两个词语看出将士们口很渴?(出示第一节) "燥"字正音(指名拼、开火车读、齐读)"燥"就是干。 有什么好办法记"燥"?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口干舌燥"? 2、将士们为什么会"口干舌燥、嗓子冒烟"?(再读第一节)用"因为……所以……"句式回答。(出示句子)(同桌交流、指名交流) (1)引读:因为当时——所以将士们—— 将士们口干舌燥、嗓子冒烟,是因为—— (2)这时,将士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3、这里有没有水能给他们止渴的呢?从下文中哪句话看出? 交流出示:曹操问过向导,附近根本没有水,怎么办? (1)卡片出示:向导(齐读词语): (2)出示卡片:根本(齐读词语):本来,从来 (3)将士们个个口干舌燥、嗓子冒烟,附近根本没有水,想想,这样下去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指名交流) (4)曹操和你们一样明白当时处境十分危急,再不解决饮水问题,眼看十万大军就会葬身荒原,怎么办?(读好这句话,读出焦急的语气) 4、曹操有没有想出办法来为将士们止渴呢?从文中哪个词语看出? 学习:灵机一动(读准后鼻音;开火车读,齐读)指事前没有准备,临时想出办法。也可以说——急中生智(齐读) 5、曹操灵机一动,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呢?自读第二节,曹操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指名交流)(同桌读、师生配合读、齐读) 6、曹操的办法究竟好不好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三节。(出示第三节,引读) (1)出示生字:酸(指名拼读、开火车读、齐拼)吃过酸的东西吗?什么感觉?这种感觉就叫——出示卡片:湿润(齐读词语) (2)填空: 将士们原先(),现在干渴的嘴变得湿润起来。 将士们原先()。现在一个个打起精神往前赶路,很快走出了荒原。 (联系前文,自说;指名答,师引读) (3)这就是成语"望梅止渴"的来历。 7、思考:将士们走出荒原,究竟会不会看到梅林?为什么? 交流出示:三国时期,曹操带者十万大军经过一片荒原。 曹操问过向导,附近根本没有水,怎么办? (1)曹操为什么要说前面有梅林? (2)将士们走出荒原,没有看到梅林,会怎么说? 出示:将士们有的.说:"()。"有的说:"()。" 8、所以"望梅止渴"的"望"在这里应该理解为"想",那么"望梅止渴"究竟是什么思呢?(自读、齐读) 三、复习延伸 1、读词:三国时期、口干舌燥、嗓子冒烟、烈日高照、火烧火燎、灵机一动、打起精神、望梅止渴。 2、用上这些词语说说"望梅止渴"的故事 3、和"望梅止渴"意思相近的成语还有——出示:画饼充饥。 4、用音序查字法查字:燎、酸、润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15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的方法,初步了解多义词,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合作练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好习惯。 教材分析 “我的发现”有两项内容:一是识字,让学生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并用这样的方法认识6个生字;二是读六个带有“张”字的词语,体会“张”字在不同的词语中有不同的意思,即一字多义。日积月累这里包含三个内容:“我会读”要求读一些常用词语,在积累词语的同时巩固生字;“读读背背”要求读背一首小诗《花园果园》。“识字加油站”,是让学生展示自己从电视上认识的汉字,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自主识字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掌握知识较好,所以学习语文园地一时较容易, 教学准备 教师:投影 学生:生字卡片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学习自识字。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可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议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再加以归纳。如“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等。 3、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从本处列出的字中,发现其它的识字方法,还可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了课外看见的字。 4、生字条中的7个生字,让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巩固、检查认读和识记情况。用生字卡片巩固,通过读词语巩固。如:评比、家访、挤进、邮车、局长、轿子、钱包等。 这个教学安排中出现的识字方法,同学们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并学会了应用,发现规律不会很难,可以联系口语交际把意思表述完整。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学习识字的两种方法,并练习运用。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让学生说说还知道有关春天的什么词语(如鸟语花香、万紫千红等)。“万、颜、百、欢”是本组学的生字,要注意巩固。 2、“我会写”要求看拼音写两个句子:①春天来了。②小朋友们长高了。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拼音,比一比谁先知道要写的`是什么句子。然后想想要写的字是由哪些笔画构成的,这些笔画应该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教师可示范写一两个字,再让学生自己练写。写完一句后,评一评,再写第二句。句子末尾的句号可提醒学生注意。 充分注意激发、调动和保护学生写句子的兴趣,注意打好写话的基础,特别是认真写字的习惯。 三、“读读背背”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如有不认识的字,引导学生回忆,让他们向别人请教。“村”是本组学的生字,要注意巩固。然后,让学生简单说说短文写的是什么。最后,用竞争的办法,看谁先把短文背下来。背诵时,注意不要用唱读的方式,而要用正常朗读的方式。 训练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能力。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