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李仕鲁》阅读答案
范文

《李仕鲁》阅读答案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仕鲁》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李仕鲁》阅读答案1

文言文,完成4-7题。

李仕鲁,字宗孔,濮人。少颖敏笃学,足不窥户外者三年。闻鄱阳朱公迁得宋朱熹之传,往从之游,尽受其学。太祖故知仕鲁名,洪武中,诏求能为朱氏学者,有司举仕鲁。入见,太祖喜曰:“吾求子久。何相见晚也?”除黄州同知,曰:“朕姑以民事试子,行召子矣。”期年,治行闻。十四年,命为大理寺卿。帝自践阼后,颇好释氏教,诏征东南戒德僧,数建法会于蒋山,应对称旨者辄赐金袈裟衣,召入禁中,赐坐与讲论。吴印、华克勤之属,皆拔擢至大官,时时寄以耳目,由是其徒横甚,谗毁大臣。举朝莫敢言,惟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争之。汶辉疏言:“古帝王以来,未闻缙绅缁流,杂居同事,可以相济者也。今勋旧耆德咸思辞禄去位而缁流裣夫乃益以谗间如刘基徐达之见猜李善长周德兴之被谤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伏望陛下于股肱心膂,悉取德行文章之彦,则太平可立致矣。”帝不听。诸僧怙宠者,遂请为释氏创立职官。于是以先所置善世院为僧录司,设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觉义等官,皆高其品秩。道教亦然。一度僧尼道士至逾数万。仕鲁疏言:“陛下方创业,凡意指所向,即示子孙万世法程,奈何舍圣学而崇异端乎!”章数十上,亦不听。仕鲁性刚介,由儒术起,方欲推明朱氏学,以辟佛自任。及言不见用,遽请于帝前曰:“陛下深溺其教,无惑乎臣言之不入也。还陛下笏,乞赐骸骨,归田里。”遂置笏于地。帝大怒,命武士搏之,立死阶下。

(节选自《明史?李仕鲁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勋旧耆德咸思/辞禄去位/而缁流裣夫乃益/以谗间/如刘基徐达之见猜/李善长周德兴之被谤/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

B.今勋旧耆德咸思辞禄去位/而缁流裣夫乃益以谗间/如刘基徐达之见/猜李善长周德兴之被谤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

C.今勋旧耆德咸思辞禄去位/而缁流裣夫乃益以谗间/如刘基徐达之见猜/李善长周德兴之被谤/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

D.今勋旧耆德咸思/辞禄去位/而缁流裣夫乃益/以谗间/如刘基徐达之见猜/李善长周德兴之被谤/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洪武,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称,从汉武帝开始真正使用,更改年号称为“改元”。明清以后年号也常用来指称皇帝,如万历、康熙等。

B.践阼,古代帝王新即位,要登上宗庙东面的台阶(主阶在东,称阼阶)主持祭祀,喻指皇帝登基,即位。也作“践祚”,意同“登极”。

C.股肱,股本意为大腿,肱本意为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之臣,辅佐帝王的重臣,也喻为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D.乞赐骸骨,即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等原因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和它意思相反的词是致仕。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仕鲁从小聪颖好学,曾从朱公迁学习了朱熹学说。因皇帝下诏寻求通晓朱氏学说的人,有关官员推荐了他。

B.明太祖喜欢佛教,不听众多大臣劝告,答应受宠僧人的请求,为之创立专职官员,并把他们的品级俸禄提得很高。

C.李仕鲁上了数十次奏章,请求皇上不要崇尚佛教异端,不要舍弃了儒家圣学,但皇上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D.李仕鲁性格刚直耿介,推崇朱氏学说,把排斥佛教作为自己的责任,最终因此招致杀身之祸。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吴印、华克勤之属,皆拔擢至大官,时时寄以耳目,由是其徒横甚,谗毁大臣。

(2)古帝王以来,未闻缙绅缁流,杂居同事,可以相济者也。

(一)4、C

5、D(致仕即退休。)

6、B(“不听众多大臣的劝告”有误,原文为“举朝莫敢言,惟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争之”。)

7、(1)吴印、华克勤这些人,都被提拔为大官,他们经常安排刺探消息的人(监听时事),因此这批人十分蛮横,用谗言诋毁大臣。(得分点:之属,这些人。皆拔擢至大官,译为被动句,被提拔为大官。耳目,刺探消息的人。由是,因此。其徒,这批人。句意通顺酌情给分)(2)自古有帝王以来,没有听说官员和僧人混杂在一起做官共事,是可以相互帮助的。(得分点:缙绅,官员。缁流,僧人。同事,一起共事。济,帮助。句意通顺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李仕鲁,字宗孔,濮人。年少时聪颖灵敏,专心好学,三年不出大门一步。听说鄱阳朱公迁得到宋代朱熹的真传,前往跟随他学习,全部学到了他的学问。太祖原来就知道仕鲁声名,洪武年间,皇帝下诏寻求通晓朱氏学说的人,有司推荐仕鲁。入朝受到皇帝的接见,太祖非常高兴的说:“我寻找你很长时间了,为何到现在才能见到你。”任命为黄州同知,说:“我暂且拿民事来考考你,等你展现才能后再召见你。”一年后,治

理的政绩显著。十四年,任命他为大理寺卿。皇帝自登基后,对佛教很爱好,下诏征寻东南戒德僧,多次在蒋山建法会,如果应答皇帝当庭提出问题符合皇帝心意的就赐给金袈裟衣,诏到宫中,赐坐和他谈论佛教之事:吴印、华克勤这些人,都被提拔为大官,他们经常安排刺探消息的人监听时事,因此这批人十分蛮横,用谗言诋毁大臣。满朝官员无人敢说,只有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为此事和皇帝争辩。汶辉上疏说:自古有帝王以来,没有听说官员和僧人,共同任官成为同事,可以相互帮助的。现在故旧老臣都考虑辞去俸禄和爵位,而僧人和一些耳目竞然更加用谗言诬陷。如刘基、徐达的被猜疑,李善长、周德兴的被诽谤,和萧何、韩信相比,其危害疑忌相去能有多远呢?真心希望陛下任用辅佐帝王的亲信,全部选取德才兼备的俊才,那么天下太平很快就可以实现了。”皇帝不听从。那些依仗受到宠幸的僧人,就请求为释氏创立专职官员。于是把原先所设置的善世院改为僧录司;设置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觉义等官职,都提高他们的品级俸禄。道教也是这样。估计僧尼道士超过几万人。仕鲁上疏说:“陛下正在创建千秋功业,凡是意图所指的地方,就应是指示给子孙万世的法规章程,为什么舍弃儒家圣学而崇尚佛教异端呢?”奏章上了数十次,均不被皇帝采纳。仕鲁性格刚直耿介,是从学习儒术起家的,正要推崇朱氏学说,把排除佛学作为自己的任务。等到上疏的建议不被采纳:就向皇帝请求说:“陛下深深沉溺佛教,怪不得我的话听不进去。归还陛下笏板,请求允许我告老还乡,回归故里。”于是把笏板放在地上。皇帝大怒,命令武士击打他,当即毙命于台阶下。

《李仕鲁》阅读答案2

李仕鲁

李仕鲁,字宗孔,濮人。少颖敏笃学,足不窥户外者三年。闻鄱阳朱公迁得末朱熹之传,往从之游,尽受其学。太祖故知仕鲁名,洪武中,诏求能为朱氏学者,有司举仕鲁。入见,太祖喜日:吾求子久。何相见晚也?除黄州同知,曰:朕姑以民事试子,行召子矣。期年,治行闻。十四年,命为大理寺卿。帝自践阼后,颇好释氏教,诏征东南戒德僧,数建法会于蒋山,应对称旨盘辄赐金袈裟衣,召入禁中,赐坐与讲论。吴印、华克勤之属,皆拔擢至大官,时时寄以耳目,由是其徒横甚,谗毁大臣。举朝莫敢言,惟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争之。汶辉疏言:古帝王以来,未闻缙绅缁流,杂居同事,可以相济者也。今勋旧耆德成思辞禄去位,而缁流裣夫乃益以谗间。如刘基、徐达之见猜,李善长、周德兴之被谤,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伏望陛下于股肱心膂,悉取德行文章之彦,则太平可立致矣。帝不听。诸僧怙宠者,遂请为释氏创立职官。于是以先所置善世院为僧录司,设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觉义等官,皆高其品秩。一道教亦然。一度僧尼遭士至逾数万。仕鲁疏言:陛下方创业,凡意指所向,即示子孙万世法程,奈何舍圣学而崇异端乎!章数十上,亦不听。仕鲁性刚介,由儒术起,方欲推明朱氏学,以辟佛自任。及言不见用,遽请于帝前曰:陛下深溺其教,无惑乎臣言之不入也。还陛下笏,乞赐骸骨,归田里。逮置笏于地。帝大怒,命武士搏之,立死阶下。

(节选自《明史李仕鲁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往从之游,尽受其学 游:求学

B.杂居同事,可以相济者也 济:渡过

C.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 视:和比较

D.皆高其品秩 高:提高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夸仕鲁刚介的一组是 ( )

①足不窥户外者三年

②惟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争之

③伏望陛下于股肱心膂,悉取德行文章之彦

④奈何舍圣学而崇异端乎

⑤章数十上,亦不听

⑥遂置笏于地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仕鲁少年时聪明好学,潜心研究学问,又得到了阳朱公迁的教导,终于成为明初鄱著名儒士,参加科举考试顺利进入朝廷为官。

B.明太祖很赏识李仕鲁,见到李仕鲁后,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于是先任命他为黄州同知,后来因政绩卓著又让他担任大理寺卿。

C.明太祖登基之后,崇尚佛教,重用僧人,委以高官,把他们当做亲信,以至于那些僧人为非作歹,进谗言诋毁大臣。

D.对于佛道二教的盛行,李仕鲁深感忧虑,他竭力上疏劝谏皇帝,但是皇帝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于是李仕鲁坚决辞官。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数建法会于蒋山,应对称旨者辄赐金袈裟衣。(3分)

(2)方欲推明朱氏学,以辟佛自任。(3分)

(3)陛下深溺其教,无惑乎臣言之不入也。(4分)

参考答案:

8.B(济:帮助)

9.B

六句话中第①句是说李仕鲁三年不出家门,潜力读书。第③旬与李仕鲁无关,是说陈汶辉上奏疏力求皇帝选用道德行为文章才德杰出的人。

10.A

错在参加科举考试顺利进入朝廷为官。文段中说诏求能为朱氏学者,有司举仕鲁,可见李仕鲁是在官吏举荐下入朝做官的。

11.文言翻译(10分)

①多次在蒋山建法会,如果应答皇帝当庭提出问题符合皇帝心意的就赐给金袈裟衣。

(文意通顺,1分;于蒋山,句式1分;称旨1分。)

②正要推崇朱氏学问,把排除佛学作为自己的任务(或责任)。

(推明也可译作推出阐明等:辟也可译作辟除、除去、去除等。)

(文意通顺,1分,推明、辟各1分。)

③陛下深深沉溺佛教,怪不得我的话听不进去。

(无惑乎也可译作难怪臣言之不如也可译作听不进我的话等。)(溺、无惑、言之不入各1分,文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李仕鲁,字宗孔,濮人。年少时聪颖灵敏,专心好学,三年不出大门一步。听说鄱阳莱公迁得到宋代朱熹的真传,前往跟随他学习,全部学到了他的学问。太祖原来就知道仕鲁声名,洪或年间,皇帝下诏寻求通晓朱氏学说的人,有司推荐仕鲁。入朝受到皇帝的接见,太袒非常高兴的说:我寻找你很长时间了,为何到现在才能见到你。任命为黄州同知,说:我暂且拿民事来考考你,等你展现才能后再召见你。一年后,治理的政绩显著。十四年,任命他为大理寺卿。皇帝自登基后,对佛教很爱好,下诏征寻东南戒德僧,多次在蒋山建法会,如果应答皇帝当庭提出问题符合皇帝心意的就赐给金袈裟衣,诏到宫中,赐坐和他谈论佛教之事:吴印、华克勤这些人,都被提拔为大官,他们经常安排耳目监听时事,因此这批人十分蛮横,用谗言诋毁大臣。满朝官员元入敢说,只有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为此事和皇帝争辩。汶辉上疏说:?自古有帝王以来,没有听说官员和僧人,共同任官成为同事,可以相互帮助的。现在故旧老臣都考虑辞去俸禄分爵位,而僧人和一些耳目竞然更加用谗言诬陷。如刘基、徐达的被猜疑,李善长、周德兴的被诽谤,和萧何、一韩信相比,其危害疑忌相去能有多远呢?真心希望陛下任用辅佐帝王的亲信,全部选取德才兼备的俊才,那么陶家太平很快就可以实现了。帝不听从。那些依仗受到宠幸的僧人,就请求为释氏创立专职官员。于是把原先所设置善世院改为僧录司;设置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觉义等官职,都提高他们康先品级俸禄。道教也是这样。估计僧尼道士超过几万人。仕鲁上疏说:陛下正在创建手秋功业,凡是意图所指的地方,就应是指示给子孙万世的法规章程,为什么舍弃儒家圣学而崇尚佛教异端呢?奏章上了数十次,均不被皇帝采纳。仕鲁性格刚直耿介,是从学习儒术起家的,正要推崇朱氏学,把排除佛学作为自己的任务。等到上疏的建议不被采纳:就向皇帝请求说:陛下深深沉溺佛教,怪不得我的话听不进去。归还陛下笏板,请求允许我告老还乡,回归故里。于是把笏板放在地已。皇帝大怒,命令武士击打之,立即毙死于台阶下。

《李仕鲁》阅读答案3

李仕鲁,字宗孔,濮人。少颖敏笃学,足不窥户外者三年。闻鄱阳朱公迁得末朱熹之传,往从之游,尽受其学。太祖故知仕鲁名,洪武中,诏求能为朱氏学者,有司举仕鲁。入见,太祖喜日:“吾求子久。何相见晚也?”除黄州同知,曰:“朕姑以民事试子,行召子矣。”期年,治行闻。十四年,命为大理寺卿。帝自践阼后,颇好释氏教,诏征东南戒德僧,数建法会于蒋山,应对称旨盘辄赐金袈裟衣,召入禁中,赐坐与讲论。吴印、华克勤之属,皆拔擢至大官,时时寄以耳目,由是其徒横甚,谗毁大臣。举朝莫敢言,惟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争之。汶辉疏言:“古帝王以来,未闻缙绅缁流,杂居同事,可以相济者也。今勋旧耆德成思辞禄去位,而缁流裣夫乃益以谗间。如刘基、徐达之见猜,李善长、周德兴之被谤,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伏望陛下于股肱心膂,悉取德行文章之彦,则太平可立致矣。”帝不听。诸僧怙宠者,遂请为释氏创立职官。于是以先所置善世院为僧录司,设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觉义等官,皆高其品秩。一道教亦然。一度僧尼遭士至逾数万。仕鲁疏言:“陛下方创业,凡意指所向,即示子孙万世法程,奈何舍圣学而崇异端乎!”章数十上,亦不听。仕鲁性刚介,由儒术起,方欲推明朱氏学,以辟佛自任。及言不见用,遽请于帝前曰:“陛下深溺其教,无惑乎臣言之不入也。还陛下笏,乞赐骸骨,归田里。”逮置笏于地。帝大怒,命武士搏之,立死阶下。

(节选自《明史李仕鲁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往从之游,尽受其学 游:求学

B.杂居同事,可以相济者也 济:渡过

C.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 视:和……比较

D.皆高其品秩 高:提高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夸仕鲁“刚介”的一组是 ( )

①足不窥户外者三年

②惟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争之

③伏望陛下于股肱心膂,悉取德行文章之彦

④奈何舍圣学而崇异端乎

⑤章数十上,亦不听

⑥遂置笏于地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仕鲁少年时聪明好学,潜心研究学问,又得到了阳朱公迁的教导,终于成为明初鄱著名儒士,参加科举考试顺利进入朝廷为官。

B.明太祖很赏识李仕鲁,见到李仕鲁后,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于是先任命他为黄州同知,后来因政绩卓著又让他担任大理寺卿。

C.明太祖登基之后,崇尚佛教,重用僧人,委以高官,把他们当做亲信,以至于那些僧人为非作歹,进谗言诋毁大臣。

D.对于佛道二教的盛行,李仕鲁深感忧虑,他竭力上疏劝谏皇帝,但是皇帝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于是李仕鲁坚决辞官。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数建法会于蒋山,应对称旨者辄赐金袈裟衣。(3分)

(2)方欲推明朱氏学,以辟佛自任。(3分)

(3)陛下深溺其教,无惑乎臣言之不入也。(4分)

答案:

14.(1)短:揭短。(2)臣:担任大臣。(3)虎狼:像虎狼一样。(3分,每小题1分)

15.B(B项“然”:代词,这样。A 项“焉”:兼词,于之/语气词,与“为”合用,表示疑问语气。C项“以”介词。因为/连词,用来。D项“之”:代词,这件事/ 动词,到……去)(2分)

16.(1)况且您自己认为,与殷汤、周武五相比,谁更贤明?(2分,“以为”“孰”各1分)

(2)只要是吴起想的、喜欢的就给他,让他满足欲望没有其他的需求。(2分,“予“:足”各1分)

17.①能力超凡的人如果不贪图钱财,不会甘为人臣;②有了吴起这样的将军,其他五国才不敢轻举妄动;③如果吴起离开,天下士人都将退却离开,魏国将无人可用。(3分,每点1分)

译文:

有一个中向魏武侯揭吴起短处的门客说:“吴起贪心,不能重用。”武侯(于是就)疏远了吴起。公子成入宫觐见说:“君王为什么要疏远吴起呢?”武侯说:“有人说他贪心,我因此不喜欢他了。”公子成说:“您错了,以吴起的能力,天下没有人能超过他。正是因为他贪心,所以来侍奉你,不然你怎么能让他称臣呢?况且,您自认为殷汤、周武王比,谁更贤明呢?务光、伯夷是天底下不慕名利的人,因此汤不能让务光称臣,武王不能让伯夷称臣。现今君王的国家,向东面要抵御齐国,向南要抵御楚国,向北要抵御韩国、赵,向西还有如虎狼一样狠毒的秦国,君王孤单地凭着四战面受敌的土地处在他们中间,那五国也只是屯兵观望,坐而静观,而不敢觊觎魏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魏国有吴起担任大将。周《诗》说‘有威武的将军,公侯才能管理好城池’,吴起就是这样的将军。您如果顾念国家,只要是吴起想要的、喜欢的就给他,让他满足欲望没有其他的需求,从而壮大魏国之军队,这样做失去得很少,收获却特别大。您想让他吃粗粮蔬菜,穿粗布短衣,徒步行走来听您发号施令,吴起一定会离开。吴起离开了,天底下那些像吴起一样的人,就会退却而不进入大梁,那么您的国家就空了。臣私下里很堆场您担忧这件事。”武侯说:“好。”又一次起用了吴起。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1: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