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期中试卷讲评教案 |
范文 | 期中试卷讲评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期中试卷讲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期中试卷讲评教案1教学内容:试卷中的典型错题以及针对性拓展练习。 教学目标: 1、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题,寻找错误的原因。 2、针对错题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查找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自身错误的原因和不足。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介绍本次练习的整体情况 上周五,我们进行了期中测试,我们班的整体情况是这样的:优秀的有22人,良好的有15人,其中很不理想的有4位同学。自己在心里估算一下,我大概在班里的什么位置。好的同学还需精益求精,课后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没考好的也别灰心,想想自己错的原因在哪儿,查漏补缺,下次注意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 二、自我分析试卷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张试卷。 1、首先自己先看一下试卷,看看哪几题是自己能做却失分的?自己先订正一下试卷上会订正的的错题,不会订正的放着,一会我们一起来帮助你,老师给你们3分钟时间。想一想我们这张试卷可以分为几个板块? 2、学生交流反馈:三个:识字写字部分、阅读部分和写作部分。 3、小组合作讨论你还没解决的题 师:刚才我们已经把会订正的订正好了,那还有哪些地方是你不会订正的呢?(指名回答)我们一一来解决。 三、典型错题讲评 (一)、让学生找出哪道题最容易出错。 (二)、请做全对的同学说说当时做这道题是你是怎么想的?(让对的学生说说做的好方法) (三)、举一反三,讲解相应的习题 (四)、基础部分典型错题 四、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中。 五、选词填空。 持续继续连续陆续 1、这场比赛相当激烈,()进行了三个小时才决出胜负。 2、放学了,同学们()走出校园回家去。 3、晚饭后,我()认认真真地完成回家作业。 (1)让学生说说是这四个词语的区别在哪里。 1、“继续”有承接的意思,即后(下)一个行为或活动是前(上)一个的承接延续,主要用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态”。 2、连续更侧重于表示“重复”的特征,即前后的动态或静态均无变化,只是重复而已。如说某人连续出错,意思就是说某人一个接一个重复出现错误,尽管出错的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但“出错”这个行为本身却是重复性的。 3、持续所要表示的是一种状态的保持,更强调它的“静态”特征。比如气候方面的高温、低温或干旱等 4、.陆续有两个意思,一个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一个表示先后相续不断。 (2)在试卷上自行订正这道题,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补充课外练习: 我今天得(继续)做昨天没有完成的工作。 这道题目我在单元测试和期中测试中(连续)出错。 这几天的天气(持续)着高温。 临近上班时间,偶的同事(陆续)出现了。 期中试卷讲评教案2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考卷做系统分析,帮助学生对试卷结构、得分情况有深度了解。 2、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分析错题错因,订正并理解考题。 3、方法与过程:结合高考考纲要求,指导各题型分析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积累、古诗文鉴赏、文学类文本分析。 难点:文言文阅读。 三、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演讲:对于本次期中考试的总结及展望 S点评 T总结: 语文学习没有常胜将军,一马当先不必沾沾自喜,马失前蹄也不必妄自菲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本次期中考卷。 (二)分析试卷 T:Ppt展示数据统计表 S/T:从数据中分析出什么? T:160分值中,得分率低于60%的题目基本集中在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阅读、诗歌鉴 赏及文学类文本中,得分率最高的是名句默写题。从这份简单的数据分析中,我们清晰看出我们同学们并不缺乏学习的毅力,而是缺乏丰厚的文学积淀和理解鉴赏诗文的能力。所谓厚积薄发,我们来从语言文字运用题入手分析。 (三)语言文字运用 S:自主订正1-5小题,揣度做题方法 T:请同学来分析,重点分析1、5两题 1、字音 剑戟: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压轴(ppt):《辞海》“压轴是戏曲术语。指一台折子戏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剧目。由于最末一个剧目称大轴而得名。” 召唤:广播操《时代的召唤》 2、成语 T:高考考纲对成语题的要求是表达运用E级,即理解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 S:“应运而生”顺应时代的需要而出现的。“犯罪行为”不是“顺应时代出现的”,故用在此处不合适。 T:注意避免张冠李戴,望文生义。成语题可以从哪几方面来分析呢? S:情感色彩、使用对象(豆蔻年华) 3、4、文言词汇 T:这两题重点考查了课内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这里大家掌握的不错,我们简单看一下。 S:术业有专攻:研究学习;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把??制成 .. T:同学们还记得沈复在《童趣》中写道:“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吗? “以??为”是一个固定句式,把??作为。 5、特殊句式 T:分析考纲:本题考查的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结合文意理解和文句翻译进行考查。这一题大部分同学都错选了A项,A项和B项的区别主要在第几句的划分上呢? S:(5),请一生分析(3)、(5)、(9)项 T:(5)不仅是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还是被动句。 S:翻译第(5)句:李蟠不被当时的时俗所拘束。 T:技巧:直接判断法、排除法、最佳选项法等 6、仿写句子 T:分析考纲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都主要考查按照具体要求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例句)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ppt展示考生答案) S:请学生分析其中错误:句式不一致 T:展示学生正确答案,请学生分析注意要点。 S分析 T小结 注意要点:“三一致”原则——句式、修辞、情感 (四)文言文阅读 T:从试卷分析上看,很多同学对文言文阅读是谈虎色变,高考考纲对大家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而“人物传记”这一体材在高考中始终占主要地位。本次考试题目节选自《宋史郭浩传》,为20xx年全国高考大纲卷。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S:郭浩 T:郭浩是什么人?S:宋朝将领 T:(ppt展示)人物传记的特点:(小诗记忆) 身份为人在前面,典型事件跟后边。经历官位会多变,品格教化文中见。 7、实词含义(理解B) T:本题重点考查的是重点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大家在阅读文章时就应当在文中圈出这些字词。请同学分析这一题。 S:逐一解读。分析方法。 已:学不可以已 8、筛选信息(分析综合C) T:考查重点主要包括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对于这一题大家需要抓住题干中的哪个关键词? S齐:“金人” T:请一位同学分析这一题,总结方法。 9、信息概括(分析综合C) T:文言文信息概括题重点考查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请同学分析,总结方法。 S分析 T:分析这一题时,大家是否从中得到了很多有效信息呢?我教给大家一个做人物传记题的小技巧,拿到题目可以先读一下信息概括题,可能其中会包含错误信息,但是却能够初知大意和部分翻译,有效降低阅读难度。同时做信息概括题时,一定要注意细节分析,比方时间点上的变动等。古语云:小心使得万年船,放在此处也十分契合。 10、翻译句子(理解B) T:(分析考纲,ppt)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3分) (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3分)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齐) S:找关键词分析,总结方法和注意点。 T:抓住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补充:人物传记答题技巧: 技巧解读一:关键先看概括题。初知大意,部分翻译,降低难度。技巧解读二:回头读文一两遍。人、时、地、事理清楚。 技巧解读三:词句找出要划线。联系语境进行理解。技巧解读四:实词语境很重要。 技巧解读五:翻译看准重点词,句意通畅高分见。 (五)诗歌鉴赏 T:相较于文言散文的写作,古代文人墨客诗词歌赋的创作也可谓蔚为大观。而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除了领略诗词的美感外,更重要的是掌握鉴赏这些作品形象和技巧的能力,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这一题得分率只有40.7%,总体偏低。在高考大纲中,对此项的考查集中在唐诗宋词方面。一起来分析宋代诗人谢枋得的这首《庆全庵桃花》。 T/S:五步(引导学生一起说出):诗题、作者、主体、注释、问题 S齐读 T:介绍诗题、作者 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有何深意? T:有几问?回答几点?S:2 S:请同学分析首句。《桃花源记》 (2)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T:什么题型? S:炼字 T:几步?S:解释含义、联系文本、点明手法、分析情感 S/T:请同学回答总结。 T:诗歌最后一定会落实到情感上。 (3)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 T:桃花是全诗的意象,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可以从内容结构上来分析,也可以从手法上来解读。(常见意象:月、柳、红豆等) S分析 T点拨 (六)练练身手(T:ppt) 1、翻译句子 (1)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2)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 2、意象分析 例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找出诗句中的意象并分析。 期中试卷讲评教案3【教学目标】 1.明确试卷存在的错误及原因,强化知识的薄弱环节。 2.培养学生养成独立订正的良好习惯,自觉查漏补缺,认真订正试卷错误。 3.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更正试卷中的错误题型。通过分析错题,把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常见题型的答题策略。 【教学过程】 一、考试情况分析: 1、班级情况分析 整体来说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主要体现在:书写比以前认真了;做题格式更规范了;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2、表扬优秀和进步明显的学生 通过这次考试,还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同学和进步大的同学,他们分别是…… 在这里,我们要用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希望他们再接再厉,取得更大进步。其他同学也不要灰心,因为只要你稍加努力,下一次成功一定会属于你。 3、分析错题原因 从试卷中不仅要看到优点,更重要的是找到不足,并加以改正从这次的考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学习习惯还有待提高,比如个别同学书写不认真,出现抄错数的现象,书写格式不规范 2.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尤其表现在填空题和计算能力上 3.解题策略问题 4.知识缺乏问题 二、学生自主订正 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了试卷中一些题出现了错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份试卷,看看如何利用试卷中的错误,找到解决它们的策略。 下面首先请同学们自我检查分析,完成三件事情 1.自查检查自己出错的原因。 2.纠正:把自己能改正的题目改正过来。 3.记录: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 三、小组合作,交流 下面我们就进行小组交流,把刚才自己解决的问题说给小组内同学 听,自己解决不了的请小组同学帮忙,最后小组长把你们小组出题较多的题记下来。 学生合作交流 四、典型题型分析: 课前老师也对错题进行了统计,通过刚才的小组合作有些问题已经解决了,那下面我们主要来研究这些题: (一)填空: 第6题风扇转动是()现象,火车沿直线运动是()现象 第10题有24个苹果,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份 (二)判断: 第2个:12÷4 =3,这道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 (三)、选择 第1个.有18个同学,3人一组,能分几组?意思是() 18里面有几个3 3个6是多少?把18平均分成3份 错因分析: (1)粗心大意,没有看到题或字不会写。 (2)误解题意,急于下笔。 五、附本次考试试卷如下: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