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上学教学设计 |
范文 | 上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上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上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是学生对学校生活产生兴趣和向往。 2.在现实校园环境中认字识字,指导学生形成在生活中积累汉字的意识。 3.引导学生学习在生活情境中与他人进行有礼貌的对话与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对话导入,增进认识。 1.观察语文书,认识语文书,重点对“语文”两个字进行识记。 2.我们的新学校和你们的幼儿园学校有什么不同? 3.今天老师带同学参观我们的新学校,发现新学校更多的美,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话让学生初步感受语文,了解语文。通过回忆,让学生在重温往事的同时学会发现新学校的美好,初步激发学生的爱校意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参观活动的设计,减少学生对语文课程和课堂学习的恐惧,指导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情境中进行中主动学习。) 二、走进小学,活动学习。 (一)校园地点一:学校大门 1.让学生观察学校大门,说说发现了哪些重要的标识,是否知道这些标识的含义,这些标识与你所知道的其他学校有什么不同。如果让你来设计的话,你觉得学校的标识还可以有怎样的调整,让小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和知道。(设计意图:给予学生观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用眼睛去感知世界,同时尝试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创新意识。) 2.认字识字:祁门县实验学校。这几个字,你们都认识吗?让学生先跟老师大声的读一遍,再让学生自己尝试大声齐读。这里面有你会写的字吗?尝试书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读笔画再书空,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笔画书写的潜意识。 3.向门卫叔叔鞠躬问好,学习礼貌待人。 (二)校园地点二:办公楼 1.在学校向导(办公室主任黄慧群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办公楼,逐一了解各功能办公室的名称,适时进行识字。 2.向学校办公楼工作人员鞠躬问好,温习礼貌待人。 3.邀请学校领导(王军飞校长、方芳副校长、田胜喜副校长、吴春晖书记、汪群芳主任……)与学生进行游戏互动。学校领导简单介绍自己,然后让学生将相应的称谓与相应的领导进行连线,同时向学校领导介绍一下自己。(设计意图:增进学生与学校领导的感情,深入感受学校生活的美好,激发更加强烈的爱校意识,同时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努力成为文明礼貌的好榜样。) (三)校园地点三:学校食堂 1.在学校向导(办公室主任黄慧群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学校食堂,重点了解学校食堂里的宣传标语,渗透勤俭节约的传统教育,同时适时进行识字。 2.向学校食堂工作人员鞠躬问好。 3.请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取出几种常见蔬菜,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后,让学生闭着眼睛摸一摸再说一说。 (四)校园地点四:学校操场 1.让学生观察操场,说说操场的颜色,再说说操场的设施名称。 2.让学生说说自己最愿意在操场做什么运动,了解学生的运动特点的同时,尝试发现学生的运动特长。 (五)校园地点五:教学楼 1.走进教师办公室,让学生们向老师鞠躬问好。 2.走近教室,让学生们观察教室,说说教室里的物品名称,适时进行识字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爱护公物的意识。 三、自我反思,学习沉淀。 1.今天,老师带我们去了(哪些地方?),我们见到了(哪些人物?),我们参加了(哪些活动?)。我们认识了(哪些汉字?)。 2.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哪个地方?那个人?那个活动?哪个汉字?) 上学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认识祖国首都北京的标志——天安门,初步激发爱国情感。 2、简单了解我国的民族,知道自己的民族是汉族。 3、指导读书写字的姿势,了解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观察插图,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1、仔细看图,指导观察:孩子们,你们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2、左上角的这个建筑,你认识吗?我们听听歌曲,看看你能不能从歌曲中听出来,好吗?(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学生回答建筑物的名字。 3、交流对话:天安门你去过吗?说一说当时你见过什么?感受到什么? 4、天安门最精彩的一个时段就是升国旗仪式,联系我们学校每周的升国旗仪式,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中,想象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壮观场面。 5、图上的小朋友有什么共同点,还有什么不同点? 6、虽然这些孩子来自不同的民族,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孩子们,我们也是中国人!知道吗?跟老师一起大声的读两遍。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渗透民族团结教育。 7、指导学生书写与“太”、“大”格式相近的“人”。着重讲解“人”字的笔画与占位。 二、讲解示范,进行读写养成教育。 1、出示小故事《喜洋洋治眼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看看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读书写字的。 3、教师示范,学生跟做。 (1)读书姿势——坐姿要端正,身体自然放松,双手拿书的中间部分,书直立略向外倾斜,眼睛与书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 (2)握笔姿势——一指二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小小手指跟着。 (3)写字姿势——指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课桌一拳。 4、学生练习读书姿势、握笔姿势、写字姿势,教师巡堂,表扬姿势正确的,纠正姿势不当的。 三、交流展示,进行热爱语文教育。 1、最近有没有读过什么故事书或者看过什么动画片?试着说说你知道的有趣故事。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选代表全班交流。 3、教师点评,提出要求:个人读要大声读、集体读可以适当声音轻一些;听故事时要专心,要听清楚内容。 4、指导读书习惯——口到、眼到、心到。 5、推荐课后读物,引导家长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四、巩固练习,习惯训练。 1、朗读《上学歌》,注意读书姿势。 2、练习书写“人”字。 3、保持坐姿三分钟 上学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通过王晓的故事分享,回忆自己上学第一天的不安与喜悦,初步体会成为小学生的角色变化。 2、通过帮助插图人物想办法,初步认识幼儿园、小学生活不同,悦纳自己的新身份。 3、通过回忆、交流、讨论等,初步感受家庭的`期望,能以愉快、积极的心态面对上学。 教材分析: 《开开心心上学去》是《我是小学生啦》单元里的第一课,重在使刚离开幼儿园的儿童完成新入学的角色适应。本课侧重引导学生形成对新环境的认同感与喜悦感,获得积极愉快的心理情绪,并为他们在新环境中认识其他人作准备。儿童只有完成心理上的过渡、完成对“我是小学生”的角色认同,开开心心地上学,才能主动参与到“结交新朋友”“认识新老师”等后面几课的活动中来。 本课的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是非常自然的现象,代表着自己又长大了;帮助学生克服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拥有积极的上学心态;从行为习惯上,帮助学生学会珍惜书本,爱护学习用品,在师长的协助下,学会整理书包。 学情分析: 进入小学学习,对大部分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重大的人生改变。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差别。刚入学的学生,有一部分特别向往小学生活,心态积极,对未来充满好奇与期待。也有一部分学生会感到胆怯和不安。小学校园的学习环境不同于幼儿园的游戏环境,作息时间也不相同。同时,师生间、生生间的人际关系交往也会不一样。这些都会给一年级的新生带来不适与不安。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我上小学了”这一事实,积极调整好状态,从心理、生理以及行为习惯上尽快完成上学适应,是本课的主要任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 难点:帮助学生克服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拥有积极的上学心态。 重点:通过交流、游戏等互动,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我上小学了”这一事实,积极调整好状态,接纳自己是一个小学生的身份。 教学准备: 1、白板课件。 2、心情卡片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看故事绘本,回忆上学路 设计意图 用教材中隐含的绘本故事,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 (一)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丁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王晓上学去。 (二)聚焦上学路,说说感受 1、说说上学前在家里的感受 设计意图 通过对家庭场景的回忆,加深学生对上学意义的认识,对学生身份的认可,并初步感受家庭的新期待。 (1)出示课本插图①。 (2)师: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王晓一大早就起来了。他站在镜子前,妈妈们帮他背上了小书包。爸爸对他说:“你现在是小学生了!”王晓很开心,他心里想:学校里什么样呢? (3)师:小朋友们,上学第一天,爸爸妈和你说了什么?你听了之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4)师:老师听明白了,爸爸妈妈对你有很多希望。大家和王晓一样,对学校也有很多的期盼和疑惑。 2、说说上学路上的遭遇 设计意图 回顾第一天上学路,联通学校和家庭,拉近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烘托上学的快乐心情。 (1)出示课本插图②。 (2)师:看!王晓出门了,在路上,他遇到了小妹,他对小妹说:“小妹,快走,上学啦!” (3)师:小朋友们,你上学那天路上遇到了谁?你和他说了什么? (4)师:是啊,邻居知道你要上学了,都替你高兴呢! 3、说说校门口的活动 设计意图 回忆学校的开学典礼,感受学校的悦纳、欢迎的氛围,引发交流的愿望,逐步产生亲近新学校的情感。 (1)出示课本插图③。 (2)师:王晓很快就到了校门口,校门口挂着“欢迎新同学”的横幅。老师、高年级的哥哥姐姐还站在校门口迎接! (3)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校的开学典礼吗? (4)师:当你走进校园,成为小学生,学校的老师,哥哥姐姐也为你高兴。 4、说说找到教室的方法 (1)出示课本插图④。 (2)师:王晓走进了学校,走到了班级门口。老师已经在门口迎接他。 (3)师:小朋友们,开学第一天,你是怎么找到自己的教室的? (4)师:小朋友们长大了,都有办法找到教室。 5、说说见到老师(同学)的心情 设计意图 树立故事中主人公的良好行为表现,强化学生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帮助刚入学的儿童完成家庭生活、幼儿生活向学校生活的心理过渡。 (1)出示课本插图⑤。 (2)师:我们接着看王晓的故事!走进教室后,王晓见到了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他认认真真地听老师讲话。他很高兴地想:我是小学生了! (3)师:小朋友们,你第一次见到老师、同学的时候心情怎样? (三)师:王晓的故事讲完了,开学第一天,他特别高兴。那么,小朋友们,开学第一天,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呢? 二、选心情表情,交流开心事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营造积极愉悦的活动氛围,增进同伴之间的关注与了解。 (一)举举心情牌 1、教师示范举出笑脸牌和哭脸牌。 2、师:请从抽屉里拿出心情卡,选择自己的开学第一天的心情,举一举。 (二)说说开心事 1、师:你为什么举这张心情牌,和同桌说一说。 2、师:谁愿意和大家一起说一说。咱们先说开心的事。 (1)预设:真能干!你还介绍了自己的名字。你们记住了这位开开心心来上学的小朋友的名字了吗? (2)预设:祝贺你,找到了新朋友! (3)预设:和这位小朋友一样,喜欢开学典礼活动的同学举举手! (4)预设:是啊,今后,你会在学校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本领。 (三)师:刚才,大家聊了这么多开心的事情,老师要奖励大家一首儿歌。我们一起唱唱跳跳,看谁最开心。 (四)播放视频《上学歌》。 三、聚焦小妹表情,想解决办法 设计意图 根据低年级年龄特点,安排课中操,调节注意力分配,激发愉快的情感体验。 (一)观察表情,猜猜想法 1、师: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请坐!但丁老师发现,我们书中的小妹在开学第一天不太开心。 2、使用放大镜功能,出示教材插图②。 3、师:请你仔细看看图,想一想这位小女孩怎么了?和同桌一起猜猜,她可能在担心什么? (二)小组讨论,寻找办法 设计意图 通过群体分享,在同伴中寻求肯定与支持,缓解畏惧的情绪。 1、师:小朋友很动脑筋很会猜。的确,离开熟悉的幼儿园到新的学校上学,难免会和这位小姑娘一样,有这样那样的担心。幼儿园和学校,你们能说说有哪些不一样吗? 2、师:小朋友说得很好!是啊,老师同学也都变了;作息时间变了,学习的要求也不一样了。那你们是怎么知道小学与幼儿园有这些方面的不同的? 3、师:看来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希望你们能尽快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上学前真的和你们聊了很多,所以大家都早早做好心理准备,开开心心来上学。因为,从今天起,我们是小学生了。 4、板贴(书):我是小学生了 5、师:那么,书上的小妹,我们可以怎么帮助她呢?你想想,我们可以和她说些什么?和四人小组交流一下吧! 6、师:小朋友真能干,这样想,也能帮助我们自己战胜那些小担心,让我们每天都可以——开开心心上学去! (三)课题出示:开开心心上学去 (四)师:小朋友们,今天的课堂,我们读了故事:《王晓上学去》,回忆了自己开学第一天的开心事,感受到了家人、亲戚对我们的期盼。我们还帮助小妹,想出了开开心心上学的好办法。希望你在今后的每一天,都能和王晓一样,开开心心上学去!下一节课我们还将继续学习怎样爱护新书,爱护书包。下课! 上学教学设计4一、课文说明 本课是儿歌,写出了小学生去上学的情景。全文共两句话,第一句话借阳光明媚,花儿笑,写出了我上学的好心情。第二句写出我到学校见到教师和同学礼貌问好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自主积累词语。 3、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背诵课文。 三、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向学生介绍,我们都是小学生了,学校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有了新的环境,新的伙伴,新的生活,结合课文第一页进行简单的入学教育,使小朋友对新的生活充满热情和向往,懂得小学生应遵守的基本规范。 2.认识语文书。(旨在充分调动孩子的感官,积极地体验) 摸一摸:光滑细腻;闻一闻:纸墨清香;翻一翻:图文并茂。 在学生愉快好奇地体验时,适时引导小朋友知道语文书里有许多生动的故事,优美的语句和色彩艳丽的插图。语文书是许多叔叔、阿姨劳动的成果,是我们学习的朋友、帮手,要爱护它,书皮不弄破了,页角不弄卷了。将来要比一比,哪些小朋友的书爱护得好。 3.认识课次、课题和课文、生字表以及书的页码。(让小朋友了解基本常识,为今后学习做准备) 同时,教师要讲清现在的课文都加了拼音,在幼儿园学过拼音的,可以自己试着拼读识字,读课文;没有学过的以后随着汉语拼音的学习,也能自己去拼读、识字、读文。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第一课上学去(板书) (二)观察图画,并说话。(从情景入手,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引导小朋友观察挂图,(多媒体动画或书上插图均可)图上画了些什么?鼓励孩子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知道图上画了上学路上,小朋友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去上学,见到了同学,正招手问好呢!(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鼓励孩子响亮地说话,说清楚完整的话,说自己想说的话。尊重孩子独特的想法) (三)朗读课文。 1.老师范读。(范读2—3遍,从小培养良好读书习惯) 强调学生拿书的姿势。(两手把书放直,离眼一尺距离)要求学生一边看书,一边认真听读。(听准读音,学会停顿,注意老师读的语速) 2.老师领读。(领读3—4遍) 领读时,要注意由句到文,让学生和文字多见面。即第一句领读"阳光照,花儿笑,我背书包上学校。"第二句领读:"见了老师问声早,见了同学问个好。" 3.指名读。 老师再范读一遍,请小朋友模仿老师朗读。 鼓励学生主动站起来读。教师的评价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增强学生读的信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同时要注意: ①表扬读音准确,不丢字,不加字,声音响亮的学生。 ②注意引导学生站立读书的姿势,坚决纠正顿读,唱读或口气读等现象。 ③注意培养学生听别人读时认真看书,认真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4.分组读,小组内互读互听互评、配乐朗读。(最好先分两人组,你读我听,再交换角色) 学生开始学习朗读,教学时要求要适度,只要学生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遇到逗号停一下,遇到句号停一停,声音响亮,就可以了。 (四)作业。 把课文《上学去》朗读给爸爸妈妈听。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