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
范文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朗读诗歌,理解“一棵树”的艺术形象。

2、情感目标:品味诗歌优美、凝练的语言,学习“一棵树”的崇高精神。

3、技能目标:学习并借鉴文中所运用到的多种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学写诗歌。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诗歌,理解“一棵树”的艺术形象。

2、品味诗歌优美、凝练的语言,学习“一棵树”的崇高精神。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扎根于土地,有枝有条,抗风御沙,沉积地下而变成煤炭这是树的用途,假如你是一株树,你会怎样去做呢?

二、检查预习

交流收获与疑难。

三、感受一棵树(醉心地听)

用心聆听,用心感受。

过渡:老师先为大家配乐范读全诗,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走进诗歌的意境里,去理解诗中的形象,感受作者的情。

1、听读: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划出本诗朗读的节奏及押韵的字。

2、自由朗读:有感情朗读全诗,选出你喜欢的诗节读给大家听,看谁能把“骄傲”的情愫表现得淋漓尽致。

3、提问:树是如此的平凡,可它为何而感到骄傲呢?

(思考,展开想象描述出“一棵树”的形象,包括外在特征和内在气质。)

四、认识一棵树(理性地说)

我骄傲,因为我是一棵 的树。

(原籍、本领、品质、教育背景、归属……)

(如:品德高尚,热爱人民、献身人民,矢志不渝等)

五、欣赏一棵树(热情地品)

用心触碰,用心体悟。

1、思考:哪些诗句最能触动你的心灵?为什么?

2、交流古代诗歌中“树”的意象。

3、请你说说文中“树”代表什么形象?

明确:诗人通过“一棵树”充满激情的自白,使读者看到了这棵长在黄河岸边、长城脚下的树,身上流动着中华民族的血液,肩负着民族的神圣使命,有着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和坚定的斗争精神。他不仅抵挡自然界的雨雪风沙和雷火,而且把自己坚韧而又慈爱的枝条伸向社会,给弱者和不幸者送去幸福和欢乐,为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他与广大劳动人民有着共同的理想——消灭贫困,建设一个幸福美好的新世界。为了这一崇高的理想,他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即使死了,也要尽快变成煤炭,好献给人间光和热。从而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具有高度献身精神的战士的英雄形象,谱写了一曲为人类无私奉献的美的心灵的赞歌。

六、成为一棵树(深情地读)

同学们读《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这首诗,不仅读懂得了一棵树,更读懂得了一颗自豪、伟大的心。设想一下我们自己就是这一棵树,如何通过朗诵来充分表现出我们自己内心的自豪之情?(看谁能把诗中“骄傲”的情愫表现得淋漓尽致。)

七、作业:诗歌仿写(诗意地写)

试借鉴本诗的写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蜜蜂、一头牛……)”为题写一首诗。

(锤炼词语,恰当使用修辞)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内涵;学习多种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理解“树”的艺术形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运用朗读,讨论交流。进行有效地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歌中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及为人民服务,为人类献身的强烈愿望和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树的艺术形象,体味诗歌的内涵。

2、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

3、多种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树,无处不在,是那么平凡,可有人却愿意做一棵树并为之而骄傲,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著名当代诗人李瑛的一首诗歌:《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二、作者简介

李瑛(1926——)。现代诗人。河北丰润人。少年时代家贫。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在刊物上发表诗作。先后担任解放军文艺社社长,总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作协理事,中国笔会中心理事,《诗刊》编委等职务。李瑛善于从小处落笔,从具体的局部生活现象入手,努力揭示其中蕴涵的时代特特色和时代内容。对生活现象的特征,尤其是带自然景色有敏锐细腻的感受力,他善于一鲜丽的形象寄托雄阔的情思,以柔婉的抒情突现刚健的思想力量。他的代表作有长诗《一月的哀思》、《在燃烧的战场》。《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他在1980年出版的一本诗集中的代表作。

三、解题

从文章的题目来看,诗歌的感情体现在哪两个字上?

四、朗读诗歌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选出自己喜欢的诗节反复诵读。

2、为同学朗读自己喜欢的诗节。要求(读出诗中“骄傲”的情愫)。

五、深入理解并赏析

1、诗人通过想象把“一棵树”塑造成怎样的一种形象?它生长在哪里。

2、它有哪些特点?属于谁?

从前到后有大概的顺序和层次:

第一部分:自我介绍。

生长地,经历,成长过程,属于谁。

第1节交待身份,第2节集中大自然的精华,第3节总结拓展。

概括:个体的我—自然蕴化的我—我是自然的一部分。

以上三小节,三个层次,层层上升。

第二部分,写我的愿望和崇高精神。

第4小节是一个总纲,我的生活态度,对生活的热爱。

第5、6节,关心、爱护各种各样的人。

第7、8节,从树的特点出发,写竭尽所能为人民服务。

第9、10节,借助幻想来表现社会的和谐之美。

第11、12节,写我的理想和人民的血肉关系。

3、“我”——“一棵树”具有哪些愿望和精神。

由学生总结出“我”的愿望是:全心全意(心诚)、全面(无所挑选)、全方位(用一切手段服务于人民,建设美好的新世界)。

第三部分:全诗总结,进一步表现我为人民献身的崇高精神。

第13节,用假设的方式对一生进行总结;

第14节,表现了为人类作彻底的奉献。

分析:“死”化为“煤”是树的历程,“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情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后”字改为“未”来表述,第三部分又是全诗的前面的再一次升华。

4、总结:“一棵树”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是谁?(由学生总结)

讨论时注意意象的象征性组合,所揭示的意蕴,如:

黄河岸边,长城脚下——身上流动着中华民族的血液,肩负民族使命(炎黄子孙既有文化的承传,又因袭了陈旧、落后)。

山,海,光,露,阳,风雪——既汲取胜了大地的涵泳,又在抵御了自然侵害中磨练了斗志。

讨论时理清的第二个问题:自由联想,想像,创造时,又是紧扣住树的本身的特点的。

用柔嫩的枝条拥抱,展开两臂覆盖。

心将枯萎,像飘零的叶子,变化煤炭。

“我”的性格特点(学生自己总结)。

5、分析结束,集体朗读全诗,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6、总结语言特色:

①长句运用;②语言凝炼;③韵律,节奏;④修辞手法的使用(找出例句)。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试借鉴本诗的写法,采用象征的手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片云、一只蜂、一头牛……)为题写一首诗。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3

诵读要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内涵。

2、理解“树”的艺术形象。

3、品味诗歌语言;学习多种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诵读设计

一、简介作者

李瑛(1926— ),当代诗人。他的代表作有长诗《一月的哀思》、《寄自海防前线的诗》、《在燃烧的战场》、《献给火红的年代》、《站起来的人民》、《难忘的一九七六年》等。《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李瑛1980年出版的一本诗集中的代表作,他的诗作有的已译成了外文。

二、朗读诗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及音韵

正音 矢志shǐ 磅礴pángbó 赋予fùyǔ 香醇chún 瀚海hàn 黝黑yǒu

三、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诗人如何塑造“我”——“一棵树”的形象?

第一节,首行点题,六次重复主语“我”,突出“我”——“一棵树”的形象,主要交代身份(“我是一棵树”),原藉(黄河岸边,长城脚下),并告诉读者“我”并不是一棵刚出生的树苗,而是有着丰富阅历的“能讲许多许多故事,能唱许多许多支歌”的大树。

第二节则告诉读者“我”是如何造就成长起来的:山、海的教育,光、露的赋予,炎阳、风雪的铸就,大气和风的融合——集中了大自然的精华。

第三节是这部份的总结拓展,从与日俱增广阔的深层意义上交代“我”的身份:不是一般的具体的“树”,是“广阔田野的一部分,大自然的一部分”,“和美是一个整体”,“属于人民,属于历史”。

小结:第一部分,主要是“树”的自我介绍:生长地、经历、成长的过程,属于谁。

四、学习第二部分

思考:诗人怎样展开想像和联想,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第四节是这部分的总领,写“我”的生活态度,表现了“我”对生活的热爱。

第五~十节是从各个方面具体写“我”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第五、六节是写如何去关心、爱护各种各样的人;第七、八节从树的特点出发,写如何竭尽自己之所能去为人类造福;第九、十节则是借助幻想来表现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之美,但无论是要“流出”“开出”,还是“生长”在各处,都未脱离开树的特点。

第十一节是写“我”的理想,第十二节是再次强调“我”和人民的血肉关系。

小结:第二部分,主要写“我”和人民的血肉关系,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和崇高精神。

五、总结课文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塑造“一棵树”这一艺术形象,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表现了为人民服务,为人类献身的强烈愿望及崇高精神。

写作特色:

1、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的语言。

作者善于把许多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寓意凝聚在比较简练的语言中加以表现,如“我能讲许多许多的故事.我能唱许多许多支歌”。只两句便说明了“我”具有较深的阅历,已不是一棵出生不久的小树苗.而是比较成熟的、经验丰富的战士了。再如“无论是红色的、黄色的或黑色的土壤,我都将顽强的、热情的生活”,这里各色土壤既是写实,也概括了世界上的所有土地。正是由于诗的这一语言特点,诗人才能用十几节不长的诗,便塑造出了一个比较完整丰满的”—棵树”的艺术形象来。

2、多种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的使用。

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排比、借代等修辞方法外,还使用了象征手法。诗中运用借代之处也不少,如“黄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多茧的手”,是借代了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广大劳动者。“粗糙的手,黝黑的背,闪光的汗珠”,也是借代劳动群众。“饿得发蓝的眼睛,抽泣时颤动的肩膀,以及浮肿得变形的腿、脚和胳膊”是用身体的有代表意义的部位借代世界各地受苦受难的人民。诗中所描写的”一棵树”,就是用来象征社会主义新人的崇高形象的,虽然处处是根据树的特点来进行想像和描写,但处处都是用来表现社会主义新人的精神和情怀,表现他们的思想和品格,因此也可以说全诗都是采用了象征手法。

3、谐调的韵律和节奏。

这首诗在用韵上比较宽,以押“歌”部韵为主,如:歌、活、格、合、割、果、乐、火、朵、漠、作、膊、落、说、热等。中间有换韵,第六节换押“花”部韵:霞、帕,并用了一个“山”部的通韵“环”。另外,诗中不是每行诗都押韵,也不是隔行押韵,而是隔几行押一韵,有的甚至一个诗段只押一韵,这样既保持了诗歌语言的那种声音回环和谐的特点。更有利于诗中形象的塑造和“我”的心灵世界的展示。诗中用韵不多,但在诗句上经常采用往返复沓的“诗经式”,从而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如”我是长在黄河岸边的一棵树,我是长在长城脚下的一棵树”,“山教育我昂首屹立,我便矢志坚强不移;海教育我坦荡磅礴,我便永远正直生活”,“我为他们抗击风沙,我为他们抵御雷火”,”那是我对泥土的礼赞,那是我对大地的感谢”等等,都是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句式的反复,带有强烈的节奏感,表现出了诗歌的语言特点。

六、问题探究

1、诗人说:“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你能体会作者所说的“骄傲”的主要含义吗?

“骄傲”在这里是褒义词,自豪的意思,它的主要含义是;①我生长在中国的大地上:②我有美的心灵;③我愿意为全世界的人民奉献一切。

2、诗人将一棵树拟人化,充分展开想像来写,不少语段内部对称谨严。试以下面一段为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我愿摘下耀眼的星星,/给新婚的嫁娘,/作闪光的耳环;/我要挽住轻软的云霞,/给辛勤的母亲,/作擦汗的手帕。

“我愿……我要……”,诗中的树有着人的意愿,这是拟人化的手法;“摘下耀眼的星星”“挽住轻软的云霞”,立足于树高大参天的特点,展开奇特的想像,充分表现树美好而浪漫的情怀,整个诗段以分号为界,首后对称整齐,节奏谨严。这样写,意象夸张生动,富于浪漫色彩,便于表现美好心灵,形式上琅琅上口,好读好记。

3、试借鉴本诗的写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蜂、一头牛)”为题写一首诗。

提示:写诗不容易,首先必须广泛阅读和深刻理解诗歌名篇,有意识地多读多思考。其次,要勤于模仿,从仿名家入手,多写,常写。最后,摆脱别人的束缚,写出属于自己的诗歌。中学生练着写写诗,对于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和鉴赏诗歌的水平大有益处。完成这一道练习,要善于把握所写事物的特点,明确自己所要抒发的感情,然后借鉴课文的方法展开。

4、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诗节,用行楷字体抄写自己最喜欢的诗句。

七、布置作业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内涵。

2.理解“树”的艺术形象。

3.品味诗歌语言。教学重难点

理解“树”的艺术形象,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准备

课件。

设计思路

诗歌要以读会意,新诗更要求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体会它的内涵,切忌教师过多地肢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从语言人手,理解“树”的艺术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人:扎根于土地,有枝有条,抗风御沙,沉积地下而变成煤炭这是树的用途,假如你是一株树,你会怎样去做呢?(板书课题及作者。)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反复吟读,体会感情,完成下列各题目。(出示课件l。)

1.查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理清思路,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3.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背诵。

4.理解“树”的形象。

三、合作学习

1.找出疑难问题,小组内交流。

2.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

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课件2。)

2.理清思路,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明确:(第一部分:总写“我”——“一棵树”的形象。

第二部分:展开想像和联想,表现“我”——“一棵树”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第三部分:把激情引向高峰,表明死后变成煤炭,把“纯洁的光,炽烈的热”献给人间。

3.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背诵。

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并能够说出喜欢的理由。从理性上了解诗歌的写作特点。

4.你能够说出文中“树”代表什么形象?

要求: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作者的形象即“树”的形象。

明确:(“诗要塑造美的形象,以塑造人们美的思想感情、高尚的品质和美的灵魂。”在诗中作者借助想像给人们塑造出了一个具有高尚品德和美的灵魂的艺术形象——“一棵树”。)

(诗人通过“一棵树”充满激情的自白,使读者看到了这棵长在黄河岸边、长城脚下的树,身上流动着中华民族的血液,肩负着民族的神圣使命,有着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和坚定的斗争精神。他不仅抵挡自然界的雨雪风沙和雷火,而且把自己坚韧而又慈爱的枝条伸向社会,给弱者和不幸者送去幸福和欢乐,为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他与广大劳动人民有着共同的理想——消灭贫困,建设一个幸福美好的新世界。为了这一崇高的理想,他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即使死了,也要尽快变成煤炭,好献给人间光和热。从而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具有高度献身精神的战士的英雄形象,谱写了一曲为人类无私奉献的美的心灵的赞歌。)

五、研读赏析

反复朗读诗歌,讨论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3。)

1.本诗哪些地方采用了联想的手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想像和联想是构成抒情诗的基础。诗人托物言志,借树抒情。他把树进行人格化和精神化,这些都是依靠想像。通过想像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将更加丰满,光辉动人,乃至具有更大的概括性。“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献身精神”本身是抽象的,但树是具体的,可以感知的。通过对树的描写,使抽象的精神具体化、形象化,并概括了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

诗人由“我愿摘下耀眼的星星,给新婚的嫁娘”是由星星联想到耳环;“我要挽住轻软的云霞,给辛勤的母亲,作擦汗的手帕”由云霞联想到手帕等等。)

2.“黄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多茧的手”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广大劳动者。)

3.如何理解诗的结尾深化了主题?

明确:(表现为人类奉献的精神已经渗透到“我”的每个细胞,崇高的精神必将化作巨大的能量,为了建设一个幸福美好的新世界,他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即使死了,也要尽快变成煤炭,献给人间光和热。把诗人情感推向高潮,诗歌的内容也达到高潮。)

六、梳理巩固

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5

教学目的

1、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

2、理解诗中的思想内容及诗人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的理解。

2、多种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的使用。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借助多媒体,演示生长在不同位置、不同形状的树,让学生展开想像,进而引入课文。

作者简介 李瑛(1926—),现代诗人。河北丰润人。少年时代家境贫寒。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在刊物上发表诗作。先后担任解放军文艺社社长,总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作协理事,中国笔会中心理事,《诗刊》编委等职务。他的代表作有长诗《一月的哀思》、《寄自海防前线的诗》、《在燃烧的战场》、《献给火红的年代》、《站起来的人民》、《难忘的一九七六年》等。《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李瑛1980年出版的一本诗集中的代表作,他的诗作有的已译成了外文。

二、朗读诗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及音韵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划出本诗朗读的节奏及押韵的字。

2、学生齐读。

三、分析结构,理清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主要是“树”的自我介绍:生长地、经历、成长的过程,属于谁。

第二部分,主要写“我”和人民的血肉关系,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和崇高精神。

第三部分,是全诗的总结,进一步表现了“我”为人民献身的崇高精神,把诗人感情的波澜推向了高峰。

四、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中的联想和想像

㈠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思考:诗人如何塑造“我”——“一棵树”的形象?

明确:这部分包括三节诗,第一节,首行点题,六次重复主语“我”,突出“我”——“一棵树”的形象,主要交代身份(“我是一棵树”),原藉(黄河岸边,长城脚下),并告诉读者“我”并不是一棵刚出生的树苗,而是有着丰富阅历的“能讲许多许多故事,能唱许多许多支歌”的大树。

第二节则告诉读者“我”是如何造就成长起来的:山、海的教育,光、露的赋予,炎阳、风雪的铸就,大气和风的融合——集中了大自然的精华。

第三节是这部份的总结拓展,从与日俱增广阔的深层意义上交代“我”的身份:不是一般的具体的“树”,是“广阔田野的一部分,大自然的一部分”,“和美是一个整体”,“属于人民,属于历史”。

朗读第二部分 思考:诗人怎样展开想像和联想,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

这部分共包括第四~十二节,第四节是这部分的总领,写“我”的生活态度,表现了“我”对生活的热爱。第五~十节是从各个方面具体写“我”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第五、六节是写如何去关心、爱护各种各样的人;第七、八节从树的特点出发,写如何竭尽自己之所能去为人类造福;第九、十节则是借助幻想来表现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之美,但无论是要“流出”“开出”,还是“生长”在各处,都未脱离开树的特点。第十一节是写“我”的理想,第十二节是再次强调“我”和人民的血肉关系。

五、小结

诗人通过想像把“树”塑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创造了一个献身人类的新的艺术形象。

六、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诗节。

二、分析诗歌率三部分

学生朗读第三部分。

思考:诗人把激情引向高峰,表现了怎样的崇高精神。

明确:

第十三节用假设的方式对“我”的一生加以总结和回顾,更加深刻、更加真实地展示出了“我”的丰富而又微妙的内心世界。第十四节是结尾,表现了为人类奉献的精神已经浸透到了“我”的每个细胞,崇高的精神必将化作巨大的能量,因此“我”所献给人间的不是一般的光和热,而是“纯洁的”“炽热的”。这样就使得“我”——“一棵树”,这样一个崇高的艺术形象完整地矗立在读者面前了。

三、反复吟读,体会感情

“诗言志”,让学生说说读后的感受,互相交流。

明确:

本诗通过“我”——“一棵树”的自述,抒发了诗人热爱人民、为人民献身的强烈感情。诗人抒发的是人民之情,表现的是人民之志,诗要用形象思维,诗人通过想像把“一棵树”塑造成一个新风尚的人,创造了一个献身人类的新的艺术形象。

四、探究活动

1、诗人说“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你能体会作者所说的“骄傲”的主要含义吗?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骄傲”在这里是褒义词,自豪的意思,它的主要含义是:①我生长在中国的大地上;②我有美的心灵;③我愿意为全世界的人民奉献一切。

2、诗歌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请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排比、借代等修辞方法外,还使用了象征手法。

如:“我愿摘下耀眼的星星,/给新婚的嫁娘,/作闪光的耳环;/我要挽住软软的云霞,/给辛勤的母亲,/作擦汗的手帕。”“我愿……”“我要……”,诗中的树有着人的意愿,这是拟人化的手法;“摘下耀眼的星星”

“挽住软软的云霞”,立足于树高大参天的特点,展开奇特的想像,充分表现树美好而浪漫的情怀;整个诗段以分号为界,前后对称整齐,节奏严谨。

诗中运用借代之处也不少,如“黄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多茧的手”,是借代了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广大劳动者。“粗糙的手,黝黑的背,闪光的汗珠”,也是借代劳动群众。“饿得发蓝的眼睛,抽泣时颤动的肩膀,以及浮肿得变形的腿、脚和胳膊”是用身体的有代表意义的部位借代世界各地受苦受难的人民。

诗中所描写的:“一棵树”,是用来象征社会主义新人的崇高形象的,虽然处处是根据树的特点来进行想像和描写,但处处都用来表现社会主义新人的精神和情怀,表现他们的理想和品格,因此也可以说全诗都是采用了象征手法。

3、试借鉴本诗的写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蜜蜂、一头牛……)”为题写一首诗。

教师指导学生要善于把握所写事物的特点,明确自己所要抒发的热情,然后借鉴课文的方法展开。

五、再次有表情地朗读诗歌,加深理解

六、小结

诗歌通过塑造“一棵树”这一艺术形象,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表现了为人民服务,为人类献身的强烈愿望及崇高精神。

七、布置作业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6

【教学目标】

1.道德目标:学习“一棵树”的崇高精神。

2.情智目标:

①感情目标: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进行习作,学写诗歌。

②认识目标:(l)理解“一棵树”的艺术形象

(2)理解“树”的艺术形象,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时间】 (1学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互阅作业: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矢志 磅礴 铸就 抵御 香醇 戈壁

瀚海 黝黑 淙淙 炽烈 粗糙 颤动

(二)感情调节:

  (三)自学内容一:诵读诗歌 寻树之影

自学步骤:

1、明确诵读的要求后,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说说这棵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到现实生活中找一找,能否找到这样的树?

(四)自学内容二:揣摩诗意 品树之神

自学步骤:

1、请你为这棵树起一个名字。(联系诗中的句子,说说你的依据,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2、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个代表发言。

(五)自学内容三:融情诵读 咏树之魂

自学步骤:

1、 思考:作者通过这棵树,还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2、齐读第二部分。

(六)当堂训练: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七)布置作业:

1、试借鉴本诗的写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蜜蜂、一头牛……)”为题写一首诗。

2、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0 4: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