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
范文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的几件事以及他给我的教育,反映了他读书一丝不苟,憎恶旧社会,同情和关怀劳动人民的性格特征,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学习目标: 1、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2、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交流预习 1、(课件出示鲁迅的三句名言) 同学们,我们先来读一读这几句名言。(生齐读) 你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生答,出示鲁迅图片) 你对鲁迅有哪些了解?(生交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鲁迅的文章,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并齐读) 释题:课题中的“我”是谁?(周晔,也就是鲁迅先生的侄女) 3、交流预习:就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的时候,周晔为了纪念伯父,回忆了与他生前相处印象最为深刻的四件事,你知道哪四件事吗?(生答;师板书) 二、品读重点句段,感悟人物品质 (一)过渡:在1936年10月19日,当时周晔还很小,可是她最敬爱的伯父鲁迅先生从此离开了她,在她的记忆中,当时是怎样的情景呢? 1、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然后反复读一读,想想从中能感受到什么? 2、交流:哪些语句最能打动你?为什么? (1)出示:“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我们都来读读这两句话,你还能从中感受到什么?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板书:爱戴),这些句子是否也打动了你,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场面,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 (2)出示:“我呆呆的`望着……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侄女周晔失去伯父是那样的伤心,这是一种多么不舍得痛啊!自己再读一读这句话吧! (3)读到这里,你有什么要问的吗?(板书:?) 过渡:那就让我们一起听听周晔为我们讲述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吧! 【本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去世时的情景及人们的心情,同时产生一个问题: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带着这个疑惑去品读下文。】 (二)学习第一件事 1、我们先来读一读第一件事,边读边想,我当时是怎样读《水浒传》的?伯父的话又让我懂得了什么? 2、对于周晔读书情况,我们可以用文中的两个词语来概括。(生答并出示:囫囵吞枣、张冠李戴)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谁能用文中的句子来解释? 3、方法小结:刚才理解这两个词语,我们可没有请字典朋友来帮忙,只是借助了文中的句子,这就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伯父的话又让我懂得了什么?(生答。师小结:我们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5、临走的时候,伯父又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这是他翻译的两本外国童话。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生都在关爱着青少年儿童的成长。 (三)学习第二件事 1、我们再来看看“谈碰壁”这件事,读一读,想一想鲁迅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2、我们分角色读一读吧!(生读) 从这件事中,你感觉鲁迅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感受到的? (1)交流理解“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2)师简介当时的社会背景: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人们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迅为了唤起民众觉悟,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不顾一切地写了一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引起反动派的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并且对他本人进行残酷的迫害。 面对这种种压迫,鲁迅先生只是幽默、不屑地说:(指大屏,生齐读“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此时,你又看到了怎样的鲁迅? (3)小结:鲁迅那幽默语言的背后却蕴含着无穷的智慧,更包含着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关爱。 3、小结学习方法: 同学们,刚才我们回忆这两件事时,抓住了人物的语言、联系上下文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让我们体会到鲁迅是一个关爱青少年、爱憎分明的人,用周晔的话说,他就是一个——(生答:“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师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了前两件事然后总结学习方法,目的是想放手让学生借助这些方法,围绕“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中心自主学习后两件事。】 (四)学习三、四件事 1、下面我们来看最后两件事,默读课文,看看哪些语句能让我们感受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画出相关语句,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交流: (1)“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扎好绷带。”(出示) 同学们看课本上的插图,边看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师创设情景: 就在一个北风怒号、天色昏暗的黄昏,一位饱经风霜、赤脚拉车的车夫脚受伤了……让学生接读上面出示的句子) 同学们都来读读这句话,看着鲁迅这一系列动作,此时你最想说什么?鲁迅当时是怎样的情感? (2)过渡:伯父的一举一动全都印在了站在一旁的周晔心里。(出示:“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①反复读读这段话,想一想原本谈笑风生的伯父,现在为什么变得严肃起来?透过这严肃的表情,他心里可能在想什么?(生答) ②是啊,他只有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③谁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字中读出来?(指名读)让我们带着对反动派的恨,对社会黑暗的无奈,对劳苦大众的同情齐读这一段。 三、回扣全文,升华情感 1、现在你知道鲁迅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了吗?(生答) 2、(配伤感的音乐)就是这样一位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鲁迅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直到逝世前三天,他还在为曹靖华的译作写序;逝世前两天,他还在写作。可是现在我们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再也得不到他的关爱了……就是这样一个人,怎能不让我们爱戴?就是这样一个人,怎能叫我们忘怀? 四、课内拓展,丰富认识 1、补充著名诗人臧克家的《有的人》。 就在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的时候,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写了一首诗《有的人》。(出示第一小节。配乐师生接读。) 情感升华:而鲁迅就是这样一位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人,让我们永远记住他! 【教师语言和音乐的渲染,让鲁迅高大的形象进一步在学生心中升华,达到课堂的高潮。】 2、课后背一背臧克家的这首诗,读一读鲁迅先生的作品。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