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论杜甫诗歌的现实浪漫主义
范文

论杜甫诗歌的现实浪漫主义

一、杜诗的理想主义及其献身精神表现为典型的现实浪漫主义特征。

理想主义是浪漫主义首要的,最本质的特征。它以丰富的幻想和热情,充分表现作家诗人对生活的理想,--对"世外桃园"、"精神的故乡"、"永久性的乌托邦"的向往与追求。杜诗中的理想主义在其现实浪漫主义特色中极为突出。诗人的理想主义是同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怀联系在一起的;是同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对统治阶级的憎恨联系在一起的。诗人在抒发个人的悲凉凄苦和不幸际遇时;在悲悯描写劳动人民的灾难时;在鞭挞反动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以及憎恶战乱带给人民灾祸时,流露出了诗人的极强的理想主义。这种理想建立在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之上,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渴望。

杜甫"下悲小已,上念国家",他的最大理想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文》)。他的理想是参预政治的,是入世的,富于政治意义。这种理想是在揭露当时统治黑暗罪恶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表达了诗人"兼济天下"的政治报负。诗人"窃比稷与契"(《咏怀五百字》)、"时危报明主"(《江上》)、"忧国愿年丰"(《吾家》)、"毫发裨社稷"(《客堂》)、"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寄柏学士林居》)、"致君唐虞际,淳朴忆大庭"《同元使君春陵行》……都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一片忠心,以及在此基础上萌发的美好理想愿望。杜诗中流露出对尧舜社会的极大向往,有对"原始自由共产主义"的一种渴慕。杜甫如此希望有圣君贤臣来治理国家,有比较清明的政治,更希望停止战争,让人民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正如诗人在《蚕谷行》中所描绘的那样"天下郡国向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尽耕,牛尽耕,蚕亦成,不劳烈士泪滂沱,男谷女丝行复歌",表达了对没有战乱,天下太平,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的理想和憧憬。

在诗人的诗中,曾多次反复出现了一个个千百年来人们所幻想的字眼:乐土、桃园。诗人说他的迁徙流浪是"有求彼乐土"(《别董顼 》)是"无食问乐土"(《发秦州》)的,是追求"桃园"生活的,如"桃园费独寻"(《风急舟中书》)、"桃园人家易制度"(《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他的乐土,桃园是理想化了的:"橘州田土仍膏腴,潭府邑中甚淳苦,太守庭内不喧呼"(同上);"锋镝供锄犁,征戍听所从。冗官各复业,土著还力农。"(《往昔》);"狱讼永衰息,岂惟偃甲兵"(《同元使君春陵行》);"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租"(《昼梦》)……这就是杜甫为我们所描绘的没有贪官污吏、人人各得其业、平均甚至连监狱及争吵诉讼、战争也没有的理想乐土与桃园。

另外,诗人在为理想的奋斗追求中,表现出一种崇高的献身和利他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从理想主义出发的。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了他人,为了能看到天下大多数与自己同样的人的温暖安定,他的房子"独破",自己"受冻",诗人也愿意也满足了,一片眷眷之心可见。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如"我能剖心血,饮啄慰孤愁。"(《凤凰台》)、"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题省中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永怀五百字》)等都表现了一种崇高的利他主义和献身精神。

  二、杜诗中塑造了大量的理想化的人和物的形象,它是诗人现实浪漫主义情怀的一种寄托。

这些理想化的人和物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塑造出来的,是典型的理想化了的人格表现;是现实人物又不是现实人物,具有很强的现实浪漫特色。浪漫主义创作典型的形象或主观精神的化身作为作家诗人理想的载体,它所描写的人或物,往往闪耀着理想的光彩,被作家在现实的基础上美化,典型化,神异怪诞化,这些形象往往是变异的。从这点上看,我们说杜甫是现实理想主义诗人,作为"写实家亦理想家"的杜甫,为了配合其追求社会、政治、道德理想,往往描写奇幻、荒诞、怪异的事物,抒发超脱世俗的理想与豪情;或塑一些幻想中的理想人或物,寄托诗人孤愤的激情与向往。杜甫藉作诗来排谴矛盾的情怀,他曾说"宽心应是洒,谴兴莫过诗。"(《可惜》)。以兴藉诗,凡是乱离之感,不平之鸣,个人遭遇及人民的痛苦生活感受等,随有所触即为诗。为了自己的怀才不遇,为了能使天下人民同登衽 席,杜甫看着当前君昏臣佞的局面,必然有扼制不住的愤懑,但不便明言,只好遣兴抒愤,托物言情,以便托载自己的主观情感和理想。

杜诗寄托的理想人物往往表现在他的一些怀古、吟咏今昔人物及其故事上。杜诗咏人怀古多为咏史而兼吊古伤今,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倾注到人物的刻画上。这些人们形象不能单纯地看作是现实生活的翻版。它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主观改造的反映,诗人的理想愿望就寄寓其中。如"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遣兴二》)、"庞公任本性,蒿子卧苍苔。"(《昔游》)、"贾生骨已朽,凄恻近长沙。"(《入乔口》)、"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琴台》)……感物思人,以人以物托心,"所寄之深沉"(傅庚生语)。这些人物都是先圣贤人,是诗人寄托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等不平之鸣而塑造的理想中人物。又如:"欲填沟壑惟蔬放,自笑狂夫老更狂"(《狂夫》)、"翠柏苦犹食,明霞高可餐。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空囊》)、"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创器动四方。观者如山沮丧,大地为之久低昂。"(《公孙大娘舞剑》)。在《饮中八仙歌》里说张旭"脱帽露顶土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说李白"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说左相"饮如长鲸吸白川,衔杯'圣乐'称避贤"。这样的诗作还很多,这些人物都从现实生活升华而来,或狂傲不拘、或素洁高雅、或强健威武或离经叛道……他们都是诗人所塑造的主观想象的人物形象,是诗人理想人化的载体。杜甫怀古咏人的诗作还有《寄孙崇简》、《天骠图歌》、《武侯庙》、《怀素草书》、《狂歌行赠四兄》等。

另外,杜诗创造闪耀着主观想象的典形象作为理想的载体,或咏物言志或托物反讽或寓情于物。这些咏物诗皆有所寄托。我们先看看诗人吟咏花草树木的诗。如"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才大难这用。"(《古柏行》)、"出非不得地,蟋据亦高大;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病柏》)、"犹含栋梁具,无复宵汉志。"(《枯柚》)、"草有害于人"、"其毒甚蜂蜜、其多弥道周"。(《除草》)、"江边一树垂垂发,朝朝催人白白头。"(《逢梅》)等把志向报负,愤懑不平之情寄寓所塑造的柏梅草竹等到夸张变异之物上。我们再看看杜诗中吟咏鸟兽虫鱼的诗作,无不寄寓诗人胸襟抱负和遭遇的憾叹,如"毛色惨黑貌憔悴,众鸟安肯相尊崇。"(《杜鹃行》)、"斗上捩孤影,噭哮来九天。"、"功成失所在,用舍何其贤。"(《义鹃行》)、"愿分竹实及蝼蚁,尽使鸱枭相恕号。"(《朱凤行》)、"去岁奔波逐余寇,骅骝惯不得将。"(《瘦马行》)、"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房兵曹马》)、"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促织》)、"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莹虫》)等,在一种豪壮怪诞之中托物寄情、豪行壮语,不平之鸣皆有所依托。其中寓寄着诗人对一种幻想生活的渴望,诗人以此为载体来抒发这种向往之情。

  三、大量运用了想象,夸饰、比拟、象征、铺排、奇异等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增强了杜诗的浪漫主义特色。

以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情节、激越的基调,大胆的夸张迷人和宏伟的气势、磅礴、激情、昂扬的节奏、瑰丽的语言取胜,是浪漫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浪漫主义侧重表现理想化的生活和作家的主观感情,它所描写的人物,事件和环境很少受客观生活逻辑的制约。古往今来,天上人间,神灵妖魔,现实梦幻,经过作家诗人自由大胆的想象,使作品形成独特而奇异的形象体系。杜甫是有想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浑涵汪洋,千汇万状",为表达其主观幻化的理想,"不用浪漫手法,无以达其意",不用浪漫手法,无以涵盖"汪洋"的内容题材。翁方纲说杜五律有"太白一种既盛诸公在",说七律"雄辩万古"(《石洲诗话》)。清人郑日奎在一首《读少陵集》中说杜诗"淋漓墨汁皆峥嵘";李汝伦先生在《杜诗论稿》中还对杜诗大胆的艺术夸张作了论述。等等,说的都是杜诗所采用的独特奇异的表现手法。

杜诗奇异的表现手法在夸饰和铺排,壮美和雄浑上都有很好的显现。翁方纲说杜诗能于"正位卓立铺写而愈觉其超出";元稹说杜诗"至铺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刘凤诰说杜诗"安得"句"其恣情指挥,语语皆令小夫咋舌,不得谓言大而夸也。"(《杜工部诗话》)。杜诗在夸饰与铺排中,又显示壮美的风格特色,加上杜诗忧国忧民之深,就使得这种豪壮带有极强的"沉郁"色彩,一转而为悲壮了。子美自许七古"沉郁顿挫,掣鲸碧海……孙谨称其驰骋怪骇,开阖雷电。"(宋荤《漫党说话》)。这种夸饰铺排呈现出一泻千里之势,恢宏博大,气吞山河。如写柏树的高大:"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古柏行》);写书文的高妙,"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醉歌行》);写将士神彩:"莫守邺城下,斩鲸辽海波。"(《观兵》);写壮士英雄侠胆:"安得壮士挽天河,洗尽甲兵长不用。"(《洗兵马》)等都极尽夸张之能事,磅礴之中,豪气纷呈。又如:"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死人积如丘"、"华夷相混合,宇宙一膻腥"、"大水淼茫炎海楼,奇峰砾兀火云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在一种夸张的纵情抒写中,沉郁悲壮之情顿现。《昭味詹言》中说杜诗"峥嵘喷薄,沉郁顿挫,苍凉悲壮",说的也是杜诗的这一特色。至于说到杜诗的铺排,焦竑在《焦氏笔录》中说长杜长篇"沈著顿挫","指事陈情","此老杜独善之能",李重华在《贞一诗话》中说"作诗善用赋笔,惟老杜为然"。老杜在长篇排律中多用赋法,写个人生活,感伤且以时事入诗为多,此赋排使诗文一气喷洒而出,风涌泉流,陈情叙物,宏阔铺开,一览而心惊也。如《兵东行》、《哀王孙》、《洗兵马》、《丽人行》、《艺昔》等都用赋法铺陈。《丽人行》用铺叙手法,写尽繁华浮靡;《忆昔》也是铺张扬厉后委婉多讽。

另外,杜诗中充满了神奇的幻想,想象,写物叙情有惊奇神秘的特色,也很能表现杜诗的现实浪漫主义写作手法。潘德兴曾说杜甫歌、行"错综幻化,不可端倪"。杜诗早期和晚期之作大都有想象丰富离奇瑰丽等浪漫色彩。如《美陂行》、全诗驰骋想象,神奇俊彩。"天地暗惨忽并色,波涛万倾堆琉璃,""龟作鲸吞不复知,恶风白浪何嗟及","此时骊龙亦吐珠,冯夷击鼓群龙趋。"等都极富想象,气势豪阔,辞彩华丽,音调 铿锵激昂。杜甫的想象神奇之作还有《壮游》、《公孙大娘舞剑》、《登楼》、《白水三十韵》等。下面再就杜诗与神以及一些边塞诗作一些论述。杜诗中常常写到诗和神灵(包括鬼神)的关系。如"但觉高歌有鬼神","律中鬼神惊"、"诗成泣鬼神"、"反思昨夜风雨疾,乃是蒲城鬼神入",以上所写的"神"、"鬼神"都有各自的含义,有的夸张诗书画的高妙能感动鬼神;有的夸饰赋诗作文有鬼神相助……人鬼神相诸,想象丰富奇特,杜诗中的."下笔如有神"的"神",傅庚生曾说一可解为写诗如有神助,二可解为诗人形容写诗时想象丰富,思维敏捷。(《杜甫诗论》)此所谓刘勰所说的"神思"、"文之思也,其神达尔……思接千载,神通万里。"也应是杜甫所意味中的神。杜诗写战争的诗篇有一种铺排之感,恢宏悲壮之气,并间有夸张、传奇、想象的特色。当然,反映战争的诗篇由于题材的原因,要写到边塞的异地风光,战争的场面,本身就具有一种传奇的色彩,况且要写这样博大的题材,没有放飞的想象是不行的。如"边庭流血成海水"、"新鬼烦冤旧鬼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兵车行》);"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天边行》);"田家最恐惧,麦倒桑技折","花门既须留,原野转萧瑟"。(《留花门》);"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羌村三首》)等,或想象神奇,或夸饰独到;或绘物写人幽奇……"非常规之墨,而有神奇之思矣。"这样的诗篇是很多的,如《前出塞》、《后出塞》、《北征》等。

杜诗中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还有象征,对此,时空交接,议论等到,这里就不再最赘述。

四、直抒胸意寓主观于客观的表现,也是杜诗现实浪漫主义的重要特征

浪漫主义着重主观感情的表现,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华兹华斯说"诗是情感的自然流露";雪莱也说"诗是汹涌激情的表现。"我国的诗歌也同样注重抒情,屈原的创作是"发愤与抒情",杜甫被称为"情圣"。李汝伦说杜甫"写情真而厚,纯而切,真是抒情大圣手,写情大圣手。"(《杜甫诗论》);叶嘉莹也说"以感情功力深厚博大,集大成者当推杜甫。"(《诗薮》)。杜甫写妻儿,朋友之情极为真切。另外,他的诗情常常寄托在广大人民群众身上,忧国爱民之情或直抒胸臆,或寓主观于客观,从冷叙述中透出一种炽热之情。浪漫主义以充沛的激情和强烈的色彩,去表现诗人和作家强烈的主观感情,常常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激情。杜诗除了部分诗作用直抒胸臆表达激情外,激情的汹涌主要在寓主观于客观,在一种冷色调的冷叙述中来实现的。

杜诗中的直抒胸臆往往是忧国忧民的激情迸发,欢快或愤激之情,悯民之苦,拯苍生之慨,汪洋倾泻,自由喷涌。如杜甫生平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用"涕泪满衣裳"写他的喜极而悲,并抓住"漫卷诗书"这一小动作来表现他奔涌的大喜欲狂。《春望》是"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家亡国破,景哀人更悲也。《醉时歌》亦是大胆,毫无顾忌,直抒胸臆之作。人世的不平,触动了诗人敏感的情怀,愤激便磅礴而出。"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忘情到尔汝,痛饮真吾师","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如此的大胆豪爽,对人对已一片肝胆、磊落高尚之情尽现。此类诗歌还有"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咏怀诗》);"当歌欲一放,泪下恐莫收。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沉浮。"(《晦日寺寻李封》);"自笑灯前舞,谁怜醉后歌,只应与朋好,风过亦来过。"(《陪郑广文游将军山林》)等,在逸气横飞之中,放歌借酒抒怀,情感直抒,把反抗愤懑的思想抒发得淋漓尽致。我们知道杜诗中动用了好多"安得"句,这此诗作亦是结尾直抒胸臆之作。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7 1: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