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莲叶青青》教案 |
范文 | 《莲叶青青》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莲叶青青》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莲叶青青》教案1《莲叶青青》精读引领课 主题:抓重点语句,悟人物品质 整合内容:四年级下册《莲叶青青》+主题丛书《姥姥的粮食》节选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作者回忆祖母十分喜爱荷叶,每年都在自家的院子里种着一缸荷花,荷叶长大了,她却把荷叶剪下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疮的事。课文赞美了祖母那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祖母深深的怀念之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荷花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幅图片,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吧!(出示图片)欣赏完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古代有许多的文人墨客都喜欢用诗句来赞美荷花,你能想到哪些诗句? 2、古人看到荷花想到用诗句来赞美它,可文中的作者许永,他看到青青莲叶,想到的却是祖母。还令他生出了许多感动。到底令作者感动的是什么呢?这节课,就让咱们一起走进课文《莲叶青青》,探个明白吧!(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祖母的哪两件事? 三、品读2-4自然段,体会喜爱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哪段写祖母种植荷花? 2、请齐读第2自然段,想想祖母是怎样种植荷花的?(出示文段) (1)你们接触过河泥吗?这样的泥在雇人挑来时,祖母是怎样看成色的?(出示句子) (2)祖母又是怎样挑种藕的? (3)在种藕时,她又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句子) (4)祖母是如此的喜爱荷花,种藕种下之后她就不管不顾了吗?(出示句子) 3、祖母就这样守着荷花缸,一天、两天、三天……直到有一天,当小荷叶长出来时(引读),祖母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当看到有人夸她的荷叶时(引读),祖母就把人家让进来,倒贴茶水请人欣赏。 4、从祖母种荷花、守荷花、请人欣赏荷花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祖母如此喜爱荷花,在她眼里荷花平日有什么用场? 四、品析5-7自然段,感悟善良 1、看到一个非亲非故的小孩生疮了,祖母是怎么做的?快速默读第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来。(出示句子)) (1)祖母剪荷叶时犹豫过吗?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师生合作推波助澜式朗读重点语句。 ——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2、那祖母只剪了一只荷叶吗? 3、面对整缸萧条的荷叶祖母怎么说?(出示句子) (1)“罢了”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不开花了还说派上了大用场? 4、请你用一句话来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五、总结学法,整合内容 依据整合点,整合阅读《姥姥的粮食》 1、大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画出文中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姥姥什么样的品质? 六、总结、推荐 1、课堂小结 2、推荐读物:四年级下册丛书3《小男孩大爱心》 《莲叶青青》教案2教学目的: 1、认识并学会9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学会概括我心生感动部分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通过课文学会概括我心生感动部分的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 : 教学内容: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学习课文第1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播放多媒体课件 2、你看见了什么? 荷花历来被文人墨客所歌咏所描画,看着这田田荷叶,亭亭荷花,你不由得想起了哪些诗句?(出示课件)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这一望无边的莲叶不光引起了我们的啧啧赞叹,也勾起了一个人的无限遐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莲叶青青》,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4、板书:莲叶青青 注意:莲是草本植物,上面是草字头,草字头的横要写得略长一些,盖住下面的“连”,这个字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半包围结构。 5、一起读课题。 二、出示预习提纲。 三、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1、生字、组词、多音字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3、分自然段读课文。 四、反馈检测 1、听写词语:斑驳陆离 一缸 胳膊肘 孙子 生疮 剪刀 2、根据意思写词语。 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 形容色彩繁杂。( )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 五、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再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反馈学习情况。 3、各个小组修改各段意。 4、重点引导朗读描写“祖国”喜爱莲叶的语句。 六、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定小组朗读第一段。 2、主学习第一段,并针对第一段提出质疑。 3、我喜欢莲叶吗?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喜欢,我生出了许多感动,心里急急忙忙地寻找着合适的句子。) 4、那么,为什么作者偏偏找不到自己要的诗句呢? 5、你知道我的心事是什么吗? 七、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品读,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 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为什么看到一池青青的莲叶,就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搜集描写荷花的诗句。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出示荷花图,音乐、引入)孩子们,瞧,湖面上有许许多多美丽的荷花,有的袅娜地开放着,有的羞涩地打着盹儿,他们犹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婷婷美女……古往今来,喜欢荷花的人比比皆是,歌咏荷花的诗句更是不胜枚举。孩子们搜集到哪些描写荷花的诗句,谁愿意读读你搜集的诗句。孩子们搜集到的描写荷花的诗句真多、真美,有写荷叶的,有写荷花的,有写荷香的,还有写荷花品质、各部分的用途的等。 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 1、揭题:孩子们,课前交流的诗句的确很美,可这些班驳陆离的诗句都不是我要找的,倒是这一池青青的莲叶,(课件,莲叶)勾起了我无限的思念与遐想,使我的眼前渐渐地浮现出了祖母那慈祥的、淡淡的笑脸[板书:祖母],使我生出了许多感动。到底令作者感动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课文《莲叶青青》,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解答同学们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2、齐读课题。生:莲叶青青,读出色彩的碧绿给人以清凉的感觉 二、出示预习提纲 三、展示交流,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一部分回忆了祖母那些令“我”心生感动的事?[板书:感动](第5-7自然段)什么事让我如此感动?(祖母拿荷叶给小孩治病) 四、品读2-4自然段 体会喜爱 1、过渡:【祖母拿几片普通的荷叶给小孩儿治病不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儿吗?我为什么会如此感动?(因为荷叶是祖母最心爱的东西) 师: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语句谈体会) 2、学生汇报(读句子,以读答问): 当雇人挑来河泥时,祖母(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 当把一枝枝早已挑好的种藕种下时,祖母(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 当小莲叶快要冒尖时,祖母(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 当小荷叶终于长出来时,祖母(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当荷叶长大了,有人夸奖时,祖母(就把人家让进来,倒贴茶水请人观赏。 请注意句中的动作词。你认为哪些动词用得最好?好在哪里?你能通过朗读展示出来吗?[相机板书:爱莲] 相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小荷叶终于长出来,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很不以为然地看着祖母,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评读。 看插图,祖母种荷花的表情,体会“一脸欣喜”。 [相机板书:十分] 再练习朗读,体现对关键词语的理解。 指名读课文。 3、引读2D4自然段。 4、师:读到这儿,感动我的是什么? ――祖母对荷叶的喜爱之情。从荷花种植、生长的整个过程我们都深切地体会祖母确实非常喜欢荷叶。因为是十分喜爱,祖母下的功夫才会“令人吃惊”。可她为什么要剪下心爱的荷叶呢? 五、品析5-7自然段 体会关爱 1、仔细阅读读课文5-7自然段,想想祖母为了给小孩儿治病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重点语句,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想想你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组学习, 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适时点拨。 (随机交流。本环节以学生发言为序,不以课文自然段为序,学生交流过程中,师适时点拨,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A、“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好象要替那个小孩儿忍受痛苦。” (大屏幕出示) (1)、请生读。 (2)、交流:你体会到了什么?追问:主要是从哪些词体会到的?(丝丝地:点击课件,打点。)(看图:出示插图2)你能把你的这种体会读出来吗?(个别读) (3)、看图想象:这个孩子的疮到底有多严重?满头的疮又红又肿,又痒又痛,有的已经渗出了脓血,发出一股浓浓的脓血味,头发粘在一起 夏天 暑热长疮)是啊,小孩满头都是又红又肿,又痛又痒的疮,严重得让人吃惊,可能祖母这么大年纪了,也很少见过这么严重的疮。所以令祖母吃惊得“丝丝地吸着冷气”,想替小孩忍受痛苦。疼在孩子身上,可真是急在祖母心里,可见祖母是个多么慈祥、多么善良的老人。 [板书:心地善良] (4)、师:你认为这句话该怎样朗读?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评议,挑战刚才这位孩子。(读的时候,前半句语速稍慢一些,“替”字重读,着急。体会祖母的善良。)看到这种情况,祖母是怎么做的呢? B、“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大屏幕出示) (1)、(出示句子)请生读,谈你体会到什么?(从“醒过神来”体会到了祖母明白了孩子需要荷叶放到中药里煎,以荷叶的凉气驱除孩子的暑气。――很好,你能联系上下文来谈。“赶快”可以看出祖母动作快。(从动作快中你又体会到什么?)想快点剪,好让小女孩早点用上(早点剪早点用早点好), “咔的一声”可以体会到祖母剪得非常干脆,没有一点犹豫,“最大的”叶大,作用大,效果好→大方。祖母爱孩子超过爱荷叶,一心为他人着想。 师:你认为这句话该怎样朗读?(语速要快,语气坚定,不迟疑)(谈完抽生读,读得好:干脆,毫不犹豫 谁来向他挑战)齐读。(读出祖母想尽快帮小孩治好病,尽快减轻小孩的痛苦,急切的心情。) [板书:剪叶治疮] (2)、推波助澜式的朗读,对比体会祖母对莲叶的喜爱和对别人无私的帮助。 老师来引读,孩子们反复读“您却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这一句,读的时候孩子们请起立,还可加上动作。(出示句子、音乐)第一次由1――2组读,第二次由1――4组读,最后一次,全班孩子读。 尽管种藕时,您弄得两手污泥一直到胳膊肘,可为了小女孩的病,您却 ――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尽管小莲叶快要冒尖时,您百般呵护,可为了小女孩的病,您却 ――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尽管您对莲叶的喜爱就像疼爱新生的孙子,可为了治小女孩的病,您却 ――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3)【过渡:不仅如此,而且――(读):每隔几天,她就要给那个小孩儿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也就越来越萧条。为了小孩的病,您舍弃了自己最爱的荷叶,一家人都觉得可惜了这一缸好荷叶,可您却――谁来读读祖母说的话?】 C、老太太却念念有词地说:“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大屏幕出示) (1)(出示句子,加点)注意,祖母说这番话时是怎样说的?(“念念有词”)怎样说才叫“念念有词”地说?(念念有词:老年人语气语调慢,低声,自言自语)谁来“念念有词”地说一说。 从祖母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2)、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一物指什么?(荷叶)降是什么意思?(降伏制服)第二个一物又指什么?(疮)(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真聪明) 派上大用场:莲叶可以观赏,是我家的独特风景。荷叶也曾年年被祖母送给邻居们泡茶喝。可是今年给孩子治病,才叫派上了大用场。(你能联系前文来谈,你真会读书。) 罢了:能换一个词(算了)带进句中吗?(不开花也就算了)(祖母爱莲叶,盼开花,没了莲叶,自然开不了荷花。在祖母看来,孩子的病治好了,比看开荷花还重要。不开花就算了,不开花胜过了开花的价值。 [板书:关爱他人 或乐于助人] (3)、你认为该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呢?(读出祖母的语气,“大用场”的'肯定、“不开花也罢了”的淡然)请生读。评议,再读。 4、看板书,小结主要内容。 师:祖母十分爱莲,却毫不犹豫地拿来给小孩儿治病,从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课前,孩子们提出的疑问:为什么看到一池莲叶,“我”就会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相信大家都能解答了吧。(把喜爱的荷叶给左邻右舍泡茶喝,给小孩治病→心地善良 关爱他人 或乐于助人) 【师:是啊!祖母是如此善良,如此乐于助人,让我们怀着对祖母的崇敬之情再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文的第五段。(生自读) 机动安排】 六、学习写法 检测反馈 拓展延伸 1、体会写法。【师:祖母的这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品质一直影响着作者,不时地勾起作者对祖母深深地怀念,所以作者一看到这田田的莲叶,就触景生情,不由得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看看文中哪些段落抒发了我对祖母的怀念之情?(第1段和第8段)(大屏幕出示,音乐)指两名同学读这两个自然段。 齐读首尾段。) 师:文章开头有莲叶想到祖母,结尾也是有莲叶想到祖母,像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这样写能使文章浑然一体,主体更加鲜明,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不妨借鉴一下。 2、探究课题:老师有个疑问,课文明明一直是在写祖母,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为题呢?青青的莲叶给人们带来的是清凉,祖母就是那为大家带来清凉,带来关爱的青青莲叶。 [板书:勾画荷叶] 孩子们,请在深情地读读课题。 3、拓展延伸:孩子们,其实在我们身边像祖母这样的人还有许多许多,甚至有许多人为帮助别人献出宝贵的生命。课后,孩子们可以去调查采访,然后以《 的爱》为题,写一篇日记。(孩子们,让我们都像祖母似的人一样,献出自己的爱,把爱的火种,撒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爱充满人间。) 板书设计: 17 、莲 叶 青 青 (祖母) 十分爱莲 剪叶治疮 感 动 心 关 地 爱 善 他 良 人 教学反思: 教学时按照初读――研读――熟读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的重点部分,思考:为什么看到一池莲叶,“我”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画出有关语句,交流阅读体会。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河泥的选用、种种藕、小莲叶冒尖、莲叶长大等过程中,体会老太太是怎样种植荷花的,荷叶慢慢长大她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作者心生感动主要是因为想起祖母把喜爱的荷叶送给左邻右舍泡茶喝,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病,对家人可惜看不成荷花了满不在乎,认为“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叶罢”。文的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开头由玄武湖那一望无际的莲叶勾起对祖母的回忆,引起下文。 《莲叶青青》教案3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莲、玄、驳、雇、肘、蔫、疮”7个生字,会写“玄、斑、驳、缸、雇、藕、肘、疮、剪”等9个字,掌握“玄武湖、斑驳陆离、一缸、雇人、种藕、胳膊肘、欣喜、生疮、萧条、不以为然”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4.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的重点词句为人,体会祖母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具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轻音乐。 导学过程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斑驳陆离、不以为然、萧条、念念有词、一物降一物”等词语的意思。 2.自由读课文3遍,想想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炎炎夏日,莲叶亭亭地舒展开来,看着这一池的田田莲叶,你想到哪些和莲叶有关的好词佳句?(出示挂图) 2.作者望着那一望无际的田田莲叶,会生出许多感动,还会想起自己的祖母,这又是为何呢?快让我们一起到《莲叶青青》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整体感知 (一)轻声读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 xuán玄 chuān来 zhǒu肘 niān蔫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斑驳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欣喜:欢喜快乐。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念念有词:指人不停的自言自语。 3.指名分段读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质疑解难 1.自读全文。找出不理解的问题。 2.学生交流,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问题。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1)为什么看到一池莲叶,“我”就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 (2)祖母为什么能毫不心疼地剪下那么心爱的荷叶? (3)课题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为名?……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课文主要写了祖母的哪几件事?(种荷;送荷)开头和结尾又分别写了些什么呢? 2.生自由读文,同桌交流; 3.汇报交流结果,教师适时板书,引导分段。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指导重点字,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藕:草字头,左下“耒”,右下“禺” 萧:“肃”的笔顺是横折,长横,横,竖,小撇,点,竖撇,竖 缸:部首“缶”,字形左高右低 六、作业: 读一读“词语花篮”中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 出示荷叶图。这就是一望无边的田田莲叶。[板书:莲叶] 到了炎炎夏日,莲叶亭亭地舒展开,色泽碧绿,青翠清凉[板书:青青] 齐读课题。莲叶青青(读出色彩的碧绿 给人以清凉的感觉 再读 莲叶\青 青) 二、整体阅读 把握重点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一部分回忆了祖母那些令“我”心生感动的事?[板书:感动](第5-7自然段)什么事让我如此感动?(祖母拿荷叶给小孩治病) 三、品读2-4自然段 体会喜爱 1.过渡:祖母拿几片普通的荷叶给小孩儿治病不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儿吗?我为什么会如此感动?(因为荷叶是祖母最心爱的东西) 你是从文中的哪些词句感觉到祖母对莲叶的喜爱?默读课文2――4自然段,找出相应的句子。(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语句谈体会) 2.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相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小荷叶终于长出来,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很不以为然地看着祖母,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这个句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把小荷叶比作什么?(形象地揭示祖母对荷叶的喜爱之情。) 学生评读。 看插图,祖母种荷花的表情,体会“一脸欣喜”。 3.读到这儿,感动我的是什么? ――祖母对荷叶的喜爱之情。 4.选择第二至四自然段中感动自己的句子练习朗读。 四、品析5-7自然段 体会关爱 1.祖母非常喜爱荷叶。为什么却能毫不心疼地剪下那么心爱的荷叶? 阅读第五至七自然段。祖母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2.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相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 (1)她醒过神来,赶紧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理解词语“醒过神来”,“赶紧拿……“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此时,感动你的是什么? 怎样朗读? ――想象祖母剪莲叶时的情景。 “醒过神来”,“赶紧拿”,“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语速快,语气坚定、不迟疑。 (2)老太太却念念有词地说:“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一物指什么?(荷叶)降是什么意思? 可是今年给孩子治病,才叫派上了“大用场”。 此时,感动你的又是什么? ――祖母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读出祖母的语气,体会祖母的心情:“大用场”的肯定,“不开花也罢了”的淡然。 3.你想对祖母说些什么? 4.练习用你的朗读表达你的心情。 组内每人选择一段话朗读,再推荐给全班同学听。 五、总结升华 课题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为名? 男生读第一自然段,女生读第八自然段。 ――体会首尾呼应。表达对祖母深切的怀念,由衷的赞美。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莲叶青青》教案4教学目标: 1、读通读顺课文,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抓住重点词句,领悟祖母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并使同学受到教育和熏陶。 设计理念: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注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荷花亭亭玉立,高雅脱俗,曾是许多文人墨客称赞描写的对象。同学们一定也积累了许多描写荷花的诗词,能悲几首给老师听听吗?(学生交流后出示有关描写荷花的句子读一读) 2、读了这些诗句,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或让你想到些什么? 过渡:满池青青的莲叶,也勾起了本文作者无限的想象,还有更多无尽的感动,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莲叶青青》 二、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板书:祖母 种荷 送荷) 三、学习2-4自然段 1、指名读祖母栽种荷花的部分,其他同学认真听一听,看看祖母对待种荷花这件事的态度怎样?这种态度让你想到哪些词语?(板:视如珍宝 珍爱无比) 2、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祖母对荷花的喜爱的呢?自读2-4段,划出有关语句,重点词下加:“。”,还可在旁边写上感受。 3、学生默读思考划句,教师巡视 4、交流 抓住重点句中的重点词。(板:抓 看 挑 守 欣喜) 重点指导读好“小荷叶终于长出来,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不以为然,祖母却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这一句) 5、归纳学法 一读 知态度 二划 找词句 三说 谈感受 四、学习5-7自然段 1、请同学们用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5-7自然段 2、交流 读了这几段,你觉得祖母对剪荷叶这件事的态度是什么样的?(板:毫不在乎) 你从哪些语句看出的?(交流后板书:赶快 “咔”一声 最大) 祖母种荷花时对那些荷花珍爱无比,而现在却又毫不吝啬地把荷叶煎了送人,难道是祖母突然不爱荷花了吗?速读后交流。(板书:善良 乐于助人) 小结:这也是爱让心爱的东西发挥应有的作用,给他人也带去快乐,带来益处,这是一种特别的爱,这种爱中包含了更多的善良和助人为乐。 五、总结升华 1、如今,祖母已离我而去,但这一池的荷叶却依然在我眼前,每当我看到这一池的荷叶就像看到一池的清凉,为什么这么说? 2、开头老师说那一池无边的荷叶使作者生出了许多感动,此时,你明白作者感动什么了吗?看到荷叶,他又能看到些什么呢,完成填空:在那一池无边的荷叶间,我看到了 。 3、现在老师还想问一下,本问明明是写人的文章,为什么用莲叶青青为题? 总结:因为那青青的莲叶上,映出了祖母那一颗善良慈爱的心,因为那青青的莲叶上有着祖母关爱,帮助他人的影子。莲叶是祖母的最爱,她如珍宝般地栽种荷花,而后又无私地送荷叶,这一切都缘自于他对荷花的爱,对他人的爱,这爱中包含了更多的慷慨和慈爱。更因为那片片青青的莲叶也启示了我要做一个热于助人的人,要把爱的火把传向世界的每个角落。(板书:借物喻人) 六、作业 学习本人借物喻人的方法写一篇作文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