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西瓜皮回来了》教学设计 |
范文 | 《西瓜皮回来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瓜皮回来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西瓜皮回来了》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画内容并发挥想像,按事情发展顺序写几段话。 2、懂得遵守公共道德。 二、教学重点 想像芳芳被西瓜皮砸到后的想法、做法,以及小强发现西瓜皮"回来"以后的想法、做法。 三、教学难b点 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理解图意后想像的内容。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准备: 投影片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要求,看图观察和思考,明确作文的内容,理清思路,开始作文。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课件中的3幅图画(可用投影片展示),请同学仔细观察图画,思考图画主要讲了什么事; (2)学习教材一部分,说说本次习作的要求。 2、指导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 怎样把图画上反映的这件事写清楚呢?首先要细心观察图画内容。 (1)仔细观察第一幅图画中芳芳的动作、神态,以及从窗口扔出来的西瓜皮。想一想,芳芳走过一幢房子的窗口,发生了什么事? (2)仔细观察第2、3幅图上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及画面上背景的'变化。想一想,芳芳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又是怎么做的? (3)仔细观察第3幅图上小强的神态、动作,想一想,扔西瓜皮的小强发现了什么?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3、指导口头作文。 (1)学生准备口头作文; (2)教师再次强调这次作文的要求; (3)指导优等生口头作文,集体评议:是否理解图意,语言是否通顺,意思是否连贯; (4)同桌互说,相互评议。 (5)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基本完成作文,对作文的难点进行重点交流和评议。 (二)教学过程 1、指名说说本次习作的要求; 2、指导当堂书面作文。 (1)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写写芳芳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碰到一件什么事? 第二部分:写写芳芳做了哪些事情,以及小强发现西瓜皮"回来"以后的想法、做法。 (1)芳芳被西瓜皮砸到后,怎么想; (2)根据想的内容,写写芳芳做了哪些事; (3)小强发现"回来"的西瓜皮的神态、动作以及心里的想法。 第三部分:写结尾。 (2)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有条件者,指定一学生写在电脑上)。 (4)指名一学生读作文(或看电脑上的作文),集体评议。 (5)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抄写在作文本上。 《西瓜皮回来了》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并发挥想象,按事情发展顺序写几段话。 2.懂得遵守公共道德。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揭示课题。(3分) (1)今天,我们一起来写一篇看图作文《西瓜皮回来了》。(出示课题) (2)齐读课题。 (3)说说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西瓜皮是怎么回来的;为什么说西瓜皮回来了。) 2.整体感知。(5分) (1)出示三幅图,看图思考:这三幅图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同桌互相讨论。 (3)指名说。 (一天放学回家,芳芳走过一幢房子的窗口时,被窗内扔出的西瓜皮砸到了头上。于是,她把西瓜皮放进塑料袋里,放在门口,并写了一张纸条,帖在门上,敲了敲门走了。小强打开门看到了西瓜皮和纸条,知道了不能乱扔东西。) 3.学习课文。(3分) (1)自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次作文的要求是什么? (2)指名说。 (3)出示要求,齐读。 4.分组看图,说说图意。(20分) (1)出示第一幅图。 看图,同桌讨论:芳芳走过一幢房子的窗口,发生了什么事? 指名说。 (2)出示第二幅图。 看图,讨论:芳芳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指名说。 (3)出示第三幅图。 看图,讨论:扔西瓜皮的小强发现了什么?他又会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指名说。 (4)出示三幅图。 连起来说说三幅图。 分小组说。 推荐一名说的较好的同学说。 交流,评议。 5.学生开始写作文,教师巡回指导。(9分) 第2课时 教学目标:基本完成作文,对作文的难点进行重点交流和评议。 教学过程: 1.学生完成作文。 2.指名读作文。 (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各一名。) 3.交流,评议。 评议的要求:是否按要求发挥想象,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清楚,写完整。 4.学生修改作文。 5.抄写作文。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