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
范文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范文(通用9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1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是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战争与和平”单元的第15课,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信中缅怀父亲──一个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并代表中国孩子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本文情感强烈,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之催人泪下。它用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起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学情分析: 由于小学生对战争特别是战争中痛失亲人罕有情感体验,只能从电影、电视中目睹一些场面,教师可利用音像呈现及影片剪辑、提供数据资料等教学手段创设情境,缩小学生与文本在内容、时空、情感上的视界差距,使学生更能体会作者的失父之痛和渴望和平心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加工、辨别信息的能力。 4、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 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课前准备: 课前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世界战争与和平方面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教学内容: 一、解决文中生字新词。 二、了解书信格式。 三、标注自然段,划分意义段。 四、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五、学习课文直接写父亲卓越的句子。(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的前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回顾内容,亮文本主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去深入学习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回顾课文,我们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雷利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呢?(板书:痛失父亲、世界不太平) 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雷利失去父亲的悲痛之情吧。 二、解读文本,悟信中悲情。 (一)感悟“痛失父亲”段。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正文部分的2——4自然段,边读边找出描写“痛失父亲”的句子或段落划下来。 2、学生汇报。 预设:学习回忆“机场送别”这一场景。 (1)自由读,一家人机场送别的场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你是通过哪些具体词句体会到这一点的呢? (2)学法指导:我们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时候,就应该这样,先抓住关键词语,慢慢读,细细品,我们就可以读出文字背后的声音。 (3)在两年前一家人机场送别的那一刻,你看出他们的悲痛之情了吗?为什么现在回想起来反而令作者悲痛万分呢?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4)想不到机场一别竟成永别,两年多来,这个慢镜头不知在雷利的脑海中回放了多少次,渐渐的,他对父亲的印象便久久的定格在了这一刻。每当想起这一刻,他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他那可亲可爱的爸爸,这怎能不叫人痛心呢?谁来读? (5)小结:刚才我们从作者回忆一家人机场告别的场景中,体会到了他对父亲的深深地怀念之情。接下来,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雷利失去父亲的悲痛呢? 学习“机场迎接爸爸灵柩归来”段: (1)出示片断一:自由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呢?你是抓住哪些关键词语体会到这一点的呢?(“覆盖着国旗的遗体”又能说明什么呢?“染红”“浸满”又该怎么理解?) (2)学法巩固:就这样抓住关键词语,慢慢读,细细品,我们便可以读出文字背后的声音。 (3)面对父亲这覆盖着国旗的遗体,血染的征衣和浸满了血的手表,雷利会怎么做呢?带着这样的心情读。 (4)在撕心裂肺的痛哭后,他发现了。出示幻灯片:“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这儿一连用了四个“听见了”难道他们真的听见了吗?与其说是听到的,不如说是想到的,与其说是想到的,倒不如说是从爸爸的行为中感觉到的,谁来读?一连三个“和平”,只是简单的重复吗?谁再读?这不仅仅是爸爸的呼声,更是雷利发自内心的呼唤,也是在场的叔叔阿姨的呼唤,还是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呼唤。一起读。 (5)接下来,让我们亲眼目睹这令人揪心的一刻吧。(师解说:鲜花捧来了,“蓝盔”回来了,但是父亲却永远也回不来了……谁能想到,他们是以这样的方式见面的呢?没有掌声,没有欢笑,有的只是这样的场面……此时此刻,谁又能不为之伤心呢?谁又能不为这个不幸的家庭落泪呢? (6)谁来读?谁还想读?(配乐读) (7)刚才我们又从“我”和妈妈迎接爸爸灵柩归来的这样场景中体会到了雷利刻骨铭心的失父之痛,接下来,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点呢? 父亲有才华。你是通过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读一读。这样的父亲,该用什么词语形容呢? 小结:这样一位知识渊博、才华横溢而又执法公正的父亲,却在维护世界和平行动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怎能不叫人痛心呢?因此,雷利发出这样的呼声。(读板书) (二)体会“世界并不太平”。 1、同学们让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是谁,这样残忍,让雷利失去了亲爱的父亲?又是谁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是战争,战争是可恶的,战争是残酷的,战争让多少原本幸福的家庭妻离子散,战争又让多少原本美好的家园毁于一旦,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雷利才通过联合国秘书长向整个国际社会发出了这样的呼声。(再次回读板书) 2、回首当今世界,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5、6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你读懂些什么? 3、出示“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又是一个含义深刻的句子,我们再用抓住关键词语理解的方法理解它。“和平之花”指什么?“娇嫩的和平之花”又指什么?为什么和平之花是“娇嫩”的呢? (1)你能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谈谈对这部分内容地理解吗? (2)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战争中的真实场景吧。课件出示一系列图片。师解说。 (3)当大量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时,你有何感想? (4)不错,只要有局部的战争存在,世界就难保太平。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这“和平之花”虽然美丽,却容易被摧残。所以,和平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捍卫,学到这儿,你还认为这仅仅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是啊,这里有你、有我、有他,还有全世界那些热爱和平的人,就让我们和雷利一起,向加利先生倾诉心声吧。(再读第七自然段) (5)教师激情朗读:“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人类家园!”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的确,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是我们却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让我们将心中的渴望化作我们共同的声音,让我们一起呼唤“要和平不要战争!”(加叹号) 三、直面对话,唤内心真情。 1、写话练习:雷利的这封信我们已经读完了,但此时此刻,相信大家的心情也一定不平静,心里有话要说吗?请把你内心的独白写下来吧!可以写你对战争的看法,也可以写你对这些不幸家庭的同情,可以写你对挑起战争者的控诉,也可以写你的决心。 2、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请把你内心的独白表达出来吧。 3、布置作业: 给处在战争中的国家或地区的孩子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关心和问候,以及共同争取世界和平的愿望。 四、板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痛失父亲世界不太平 要和平不要战争!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2一、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信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3、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2、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设计理念: 以读代讲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请伸出你的右手食指,跟我一起画一种最可爱的动物、 2、齐画和平鸽 3、同学们,你们爱它吗? (爱) 因为它象征着“和平”!是呀,这纯白的鸽子在向我们呼唤着和平,然而,这世界却并不太平、 4、观看录像、 战争带给人们的是什么? 5、小结: 战争,使晴朗的天空不再阳光普照,而是一片阴暗,那弥漫着战火硝烟的地区,有多少孩子失去父亲,有多少妻子失去丈夫,有多少母亲失去儿子!同学们,在这样残酷的战争面前,让我们一起呼吁———— 世界要和平!(板书) (二)新授课文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就在我们呼吁和平的同时,有一个中国的孩子也发出了同样的呼声、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板书课题) 2、自由初读课文,注意读准确、 3、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读到你愿读的地方你就站起来一起读、) 4、同学们,这篇课文感人之深,催人泪下、请你们再读读,找出文章中你最感动的一处,反复品读、 ⑴四人小组交流 ⑵集体交流(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重点指导: 句子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⑴指名读、 ⑵你是怎么读“和平!和平!和平!”的? ⑶还有谁愿读? ⑷愿读的同学一起读、 小结:雷利的父亲是一位和平的使者,他用博大的胸怀来爱他的孩子,来爱全世界的人、 句子二: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⑴指名读、 ⑵你为什么把“罪恶”、“娇嫩”读得那么重? ⑶还有谁读,男生读、 ⑷看世界地图(出现战争国家爆炸,有硝烟的图景) ⑸学生结合当前形势谈对句子的理解、 ⑹教师激情(放战争灾难的图片,配悲乐) 叙述:同学们,你们看!每一次战争的爆发,都将是一连串悲剧的开始、战争,让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呀!战争,它只会带来牺牲!牺牲!牺牲! ⑺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就大声地说出来吧! 小结:战争太残酷了,我多么想向那战争呼喊—————停止吧!我们要和平!和平!(板书) 过渡:然而悲剧却无法避免地发生了、十年前,雷利的父亲在一次维和战争中牺牲了、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中国又一位伟大的父亲在这美伊战争中牺牲了,他就是—————郁建兴、(齐说) (配乐师述)他,一位伟大的生化学家,他的死是光荣的,然而他的死,意味着又一个母亲失去了儿子,又一个妻子失去了丈夫,又一个孩子失去了父亲、 句子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⑴教师范读、 ⑵指导学生读(站立读,加上动作,表情) ⑶同学们,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到了雷利的心声,听到了全中国人的心声,听到了全世界人的心声,那就是————和平!和平!和平! 5、孩子们,你们都是和平的使者,为了和平,你能做些什么? (学生谈) 教师指导:我想写—————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大胆地写,可以给安南,萨达姆,布什或者正在深受战争苦难的小朋友写一写你的心声、 6、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梦想实现了,世界一片和平,那会是一幅什么的景象呢?拿起你手中的画笔,画和平的景象,并给你们的画取一个题目、 (四人小组作画,师生演板作画) (三)总结全文 我们的呼声永不停止(全体起立)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听到我们的呼吁—————“让二十一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板书设计: 和平鸽 和平!!! 和平!和平!!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3【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3、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 理解“我”为什么发出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世界里,这里有亲人的疼爱,朋友的关怀,师长的诲,这里有鸟语花香、明媚阳光……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许多孩子因为战争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他们不得不在死亡线上挣扎着,有的失去了自己挚爱的亲人,无家可归。有一个中国孩子给前联合国秘书长写了一封信,信中包含了一个孩子对和平的渴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他的心灵呼唤吧! 2、板书课题: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师:雷利在这封信中对联合国秘书长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1、将课文读通读顺,读不通的地方反复朗读几遍。 2、点名读课文,师正音。 三、精读感悟 过渡:相信大家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已经有所了解了,那么他一个中学生为什么要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信,发出这样的呼声呢? 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再深入地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作点旁注。 1、学生自学课文,师巡视指导。 2、交流,点拨: 第一层理解:爸爸在执行维和行动中牺牲了,很悲痛。 ⑴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1~4小节。 师引导概括出:工作出色、爱妻子、爱孩子、热爱和平。 ⑵练习朗读课文。启发:你认为在读这一部分内容时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激动、悲伤、骄傲) ⑶点名朗读──学生互评: 老师点评:老师听出了激动、悲伤的语气,但自豪的味儿还不够,特别是在第3小节中,当我看到爸爸的灵柩时,心中无比的悲伤,但是也为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爸爸而自豪。 ⑷齐读第3小节。 ⑸第3小节的结尾处连用了三个“和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借爸爸的口表达了自己热爱和平,迫切希望世界和平的愿望。) ⑹教师引读: 所以联合国秘书长对爸爸的殉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名……素质”。 第二层理解:和平之神还没有永驻从间。 师: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 ⑴学生交流: 相机出示“世界并不太平──”。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大家可以联系课前的预习来交流。(师点评) ⑵学生自由交流: 师点评:看来是个关心时事政治的人;你的课外阅读真丰富;你的预习很充分。 ⑶演示cai课件: 师小结: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只有铮铮的白骨和成堆的尸骸,它不仅是对生命的摧残,更侵蚀着每个纯洁的心灵。如果你看到了这些场面,你会对联合国秘书长说什么? ⑷自由交流。 ⑸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课文第5小节: 点名读──集体读。 师点评:看来大家已经读进了课文,与小作者产生了共鸣。 师:如此娇嫩的和平之花怎么经得起战争的摧残,请大家一起欣赏两首小诗《地球的呻吟》、《地球的呼声》。 ⑹学生选读──集体齐读: 让世界远离战争,让世界充满阳光,充满爱,是我们每个人的心声,让我们一起唱响《让世界充满爱》。 ⑺学生欣赏音乐。板书:和平 四、小结升华 师:同学们,为了制止战争,让世界充满爱,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畅谈) 【板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4教材分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人教版六年制第八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信。信中缅怀父亲——一个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并代表中国孩子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教学本课应根据课文特点和课文的选编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已习得的读书方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体验、感悟、思考。 教学目标: 1、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无比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2、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案例: 一、创新情境,激发情感 1、出示课件,播放有关依拉克的特别报道。 2、学生自主交流感受。 3、出示句子,并引导理解: 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1)“和平之花”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娇嫩的? (2)我们的世界还存在哪些不太平的事件?举例说说。 中东战争;美国轰炸伊拉克,中国记者遇难;9.11事件美国军用飞机非法侵入我国领空,飞行员遇难…… (3)感情朗读: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孩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 4、小结 二、自主探究,体会情感 1、自由朗读“倾述与怀念”部分,找出描写爸爸的句子,体会雷利当时的心情。 2、自主探究,分组讨论。 3、汇报交流: (1)出示“父子分别”与“遗体归来”的画面 (2)出示以下两个句子: a.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b.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①这两个分别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表达怎样的心情? ②指名试读 ③评价 ④引导想像:雷利万分悲痛的情景是怎样的?假如你是雷利,在这悲痛之时,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3)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①理解“呼唤”。 ②“我”听见爸爸呼唤的是什么?妈妈听见呼唤的是什么? (4)出示课件,理解句子: ……和平!和平!和平! ①自由读,说说两个句子有何异同? ②体会这两个句子所表达的不同感情。 ③齐读 (5)对渴望世界和平的情感的感悟 引导学生找了渴望世界和平的句子,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情感。 出示课件,齐读句子:救救孩子们,要和增,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孩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 三、导向实践,深化认识 1、我们作为一名少年儿童,为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我们能做点什么? 2、分组讨论 3、汇报交流: 让学生明白,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要以是现在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也可以是给战乱地区的儿童献爱心。 四、朗读课文,升华情感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感受到和平的宝贵。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让我们向联合国呼吁—— 齐读:“敬爱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人类家园” 五、课外拓展,呼唤和平 鼓励学生,给那些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封信,表达对他们的同情和对侵略战争的谴责。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以情导读,自主探究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中心。学习中,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得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为此,我在教学中注重以下三点: 1、播放伊拉克特别报道,再现了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的灾难与痛苦,激发了学生仇恨战争,热爱和平的情感,为后面的教学作了感情铺垫。 2、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设身处地地想像雷利当时的心境,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指导,体会雷利无比悲痛的神情和竭力倡导和平的心声。 3、引导学生把感受化作语言行动,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尊重学生的看法,体现了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使学生热爱祖国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情感得到升华。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5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信,信中饱含着一个孩子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挚情感。现在的孩子在和平的环境中长大,较难体会这种情感。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联系生活的实际,联系当前世界的局势,通过录象画面让学生亲身感受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引导学生体会理解,并在充分的感情朗读的基础上,体会、感悟书中的这种情感,感受和平的可贵,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来表达自己爱好和平的美好的愿望。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情感迁移。 课前放录像(战火纷飞的伊拉克)创设情境。 课上导入:课前大家注意到电视中的节目了吗?你看到了什么? 通过伊拉克战事情况的介绍,联想9年前,引发学生去聆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板书课题: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二、引导读书,深入感悟。 课前,大家都读了课文,并做了充分的预习。我们再一次回顾课文,边读边用心去体会,看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1、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来读,体会文中的情感和内容。 (1)失父之痛的感悟 a读有关的句子,通过读、评议读的情况,体会情感。 b比赛读,激发学生对内容的深刻的感悟、理解 c引读,激起全体学生与小作者达到心灵的共鸣。 (2)世界并不太平。 抓住重点词句的感悟。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之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a引导学生通过读来体会重点句的意思 b引导学生举出具体事例,让学生具体感受“世界并不太平”。 “具体事例”可以是图片的展示、文字的说明等。 c小结,和平需要全世界人们去维护。 (3)渴望和平。 体会读。学生在读的时候,通过对朗读的情况的评议,尤其是读的语气。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文中的内容,掌握朗读的感情基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板书:要和平不要战争 比赛读,深入体会情感。达到与小作者的又一次共鸣。 2、阅读小结,激发情感: 这篇文章,小雷利以书信的形式,向我们倾诉了一个孩子失去父亲的悲愤,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的强烈呼声。情感真挚、催人泪下。 (放录象,通过战争环境下人们的痛苦画面,激发学生的情感,最后定格在“和平的烛光闪动”) 三、联系生活,导向实践。 此时此刻,大家一定都想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就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不同形式来表达我们爱好和平的心声。 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几个人合作。 1、指名展示。 2、师生点评 四、借助板书,升华主题。 世界需要和平。这不只是一个孩子的呼声,这是全世界人民的呼唤。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6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3、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 1、理解“我”为什么发出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2、理解“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和“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1、师:今天,老师想跟你们聊一聊幸福,你觉得我们的生活幸福吗?你觉得什么是幸福?(生自由说)是的,我们能享受到这样幸福的生活,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里,可是,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如我们一样幸运。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第15课,来倾听这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2、齐读课题。 二、复习巩固 1、出示生词,自由读。 维和牺牲失去悲痛 战争呼吁制止维护 凯旋征战贡献圣坛 罪恶健康阿姨妻子 威胁蓝盔弥漫永驻 2、你能不能用前两行的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回忆上节课的内容,谈谈雷利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精读课文,感悟悲痛 1、爸爸就是这么一个令我骄傲的人,他自从踏上维和的征程就再也没有回来,与爸爸临别时的场景至今难以忘怀。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想象当时的场面。从这个自然段中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2、集体交流。 (1)生读句子,课件出示。 (2)谈体会。 (3)感情朗读。 3、是啊,我们和爸爸相约,等他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捧着世界上最美的鲜花迎接他。这一天终于到了,我和妈妈早早地来到机场等待爸爸的归来。体会一下,此时雷利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激动、高兴) 4、飞机的门缓缓打开,我马上就要冲过去拥抱我亲爱的爸爸,可我看到的却是——(师配乐朗读正文第三自然段) 5、听了老师的朗读,此时你有什么感受?试着用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6、这个自然段中哪个地方最令你难受、悲痛?你能带着你的心情读一读吗? 7、从“染红、浸满”这些词语中你仿佛能看见什么? 8、“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你知道爸爸在呼唤什么吗?这里为什么要用三个“和平”?(引读) 9、是呀,有了和平,才有——,有了和平,才有——,有了和平,才有—— 10、战争,让祖国失去了一名卓越的战士,战争,让雷利失去了爱他的父亲,让我们再切身地感受小作者内心的痛苦,入情入境地读一读这令人难忘的一幕吧!(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结合图片,体会战争带来的灾难 1、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度里,多幸福呀!可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国家也和平、安宁吗?默读5、6自然段,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画出不懂的地方。 2、交流。引导理解“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3、(播放图片,渲染情境)孩子们,这,就是战争!这,就是在战争中生活的人们! 4、看完了这些图片,此时的你,最想说什么呢? 5、战争中,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他们是民族的希望,没有了他们,祖国的明天又在哪里呢?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相信你们肯定有更深的体会。 6、此时,我们是否会和雷利一样,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呼声: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7、让我们和雷利一起向全世界呼吁——(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8、想到那些无辜的孩子们,想到他们那充满了惊恐的童年,让我们把这呼吁读得更响些,传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传到还存在战争的土地上,让那些挑起战争的人,为了孩子们,放下武器。(齐读) 五、拓展 孩子们,相信你们学完这篇课文后一定会思绪难平,请拿出你的笔,把你此时最想说的话写出来。 六、总结 这篇文章带给老师很多思考,我们走出课堂,每个人都应该想想,地球为什么会有战争,我们该怎样制止战争,维护和平?这才是我们今天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 板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要和平!和平!和平!不要战争 教学反思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讲述的是一位来自中国的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后,他的孩子——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在极度悲伤之余,提笔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了一封情感真挚而又充满期望的信。他在信中向全世界大声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表达了中国青少年的正义感和爱好和平的愿望。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起来催人泪下。它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用情,用心倾诉着家庭的不幸,世界的不幸,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这篇文章深深地感染了我,每次读完,我都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雷利失去父亲的悲痛,我想,这样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怎能不打动那些善良的孩子们的心? 由于现在的孩子在和平的环境中长大,较难体会这种情感,因此,教学时,我通过创设情境、想象画面、补充资料等方式,不断引导学生朗读语段。先由抓关键词体悟“父亲之爱”,到深情范读,以情激情地体会“痛失父爱”,由学生朗读中喷涌而出的对“和平”的呼唤,再自然升华为“战争之恨”,层层深入,自始至终都使学生深深扎根在语言文字中,读出画面,读出情感,读出见解,也读出方法。整堂课就是以读促悟的过程,与此同时,学生又在朗读中历练了能力、积淀了语感,在过程中体验了阅读的乐趣。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7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要坚决反对各种战争;体会孩子呼吁和平、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挚感情。 知识要求: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信中都写了哪些内容;积累印象深刻的词句。 能力要求: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举出例子说明“世界并不太平”;展开想像,体会中国孩子和平的真挚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展开想像,体会中国孩子和平的真挚感情。 教具准备: 常规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9xx年11月,一个中国孩子给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写了一封信,你知道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看看孩子在信中写了哪些内容?他为什么要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写信? 二、联合国简介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中国孩子雷利为什么要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写信? 2、信中主要写了什么事? 四、自学生字词 1、读准字音 2、记清字形 3、理解词义 五、学习课文 1、学习信的第一自然段,讨论:这段中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读读这一段 六、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继续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找出信中哪些内容是作者回忆的?从他的回忆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组讨论,全班讨论 3、点拨:爸爸的嘴张着,孩子想到了什么? 4、读最后一个部分课文 a、五十一年前和五十一年后各指哪一年? b、五十一年后是什么情况?读读课文 c、举例说说你对这段的理解 d、老师用现在发生身边的事实说明“世界并不太平” 5、讨论对作者呼吁的理解 6、带感情读课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8一、引入课题。 (出示一幅小孩子痛哭的画面。)教师:孩子们,老师给大家看一幅画,谁能来给大家介绍这幅画的内容?(学生介绍略) 教师:战争与和平,总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 利用画面的目的是尽快进入情景,但实际反应来看,效果不是很好。 二、学生初读课文,将体会最深的地方与同桌交流。班上交流,学习课文。 1、体会“两年多来……”一节。教师的提问:你体会到什么?从哪里体会到的? 然后抽学生朗读,教师评价。 以学定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是将“评价”只是当做老师行为不是很恰当。 2、体会第三自然段,教师请学生找找有几个“听见了”,几个“和平”。体会意思并自由感情朗读。 请自认为读得好的同学起立朗读。然后全班齐读。 这段话的学习教师基本上是让学生“读”完的,反复的读。但是我们的感觉是没有很好的体现“层次性”要求,有点“泛泛”而读的感觉。 3、试着体会作者对父亲才华横溢而又英年早逝的痛苦而复杂的心情。也是先个别朗读,再全班朗读。 然后让学生用一句话进行评价:“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通过“一个劲”儿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复杂”,也将究竟怎样“复杂”的问题进行了“回避”。在学生评价之后,教师是否应该让学生说说自己评价的理由呢? 4、学生自读课文剩下的段落,用横线划出对世界局势进行描写的句子。思考:你想知道什么?想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朗读“今天……”一段。教师提问:“和平之花”是指什么? 你知道哪些地方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教师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 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这一步拓展得很好,但是稍觉肤浅。我觉得顺序应该调整为:先展示资料。(很重要的一点是:收集来的资料反应什么问题?)然后再“回头”体会文中句子。如果学生没有深刻体会思想感情,表现出的可能仅是一些虚假的激情。 三、总结课文,引导实践。 1、教师:你们说战争是什么?面对战争,你想说些什么?雷利(本文作者)怎么说?什么叫呼吁?他“呼吁”什么?读“要……不要……”。 朗读之后,学生板书:要和平,不要战争。 2、引导实践。教师:孩子们学习了课文,为了制止战争,我们应该怎么做? 抽学生回答,有的谈针对目前的“美伊战争”,我们可以发倡议,给美国总统寄信,或是给伊拉克的小朋友寄去和平鸽…… 其实,情至深处,学生往往能够体现出很强的背诵能力,对于“为了……为了……为了……”一段话,完全可以让学生感情背诵!我觉得更好的设计是,在同学们的提议中,选择哪些是“可行”的,让这部分同学的发言稍微具体一点,避免走形式,也就是说,尽管是公开课,还是要考虑是否能够落实的问题。 3、再读课文,放飞“和平鸽”(纸做的)。 在充满感情的朗读声中,下课铃响,学生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这点设计得很有新意。这是本课中设计较为成功的一点。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9【教学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 4、通过学习课文,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当你在和平的环境中过着安宁、幸福的生活的时候,你是否知道还有许多孩子因为战争正挣扎在死亡线上,有的被战争夺去了亲人,无家可归。今天我们学习22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感受一下一个被战争夺去父亲的孩子的内心世界。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 ?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⑴ 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用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读。 ⑵ 请读一读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段落,学生互相纠正错音。 三、自读感悟,小组交流讨论 1、自学生词,不懂的词语可通过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逐段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画出来,留待小组讨论。 3、组内质疑,讨论与交流: 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或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组长记录下来并上交给老师,在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提出共同的疑问,明确探究的主要任务 1、作者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2、当今的和平环境怎样? 3、作者在为谁呼吁? 感悟与交流,解决疑难 1、默读与感悟。 2、小组交流。 3、班上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谈理解,讲体会,同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⑴ 汇报交流对爸爸的认识: ① 他是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了。──一位保卫和平的勇士。 ② 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还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一个爱妻子、爱孩子的好丈夫、好爸爸。 ③ 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鲜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一位热爱和平,并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和平的人。 ④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一个知识渊博,很有才华的人。 ⑵ 过渡: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就这样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作为儿子,小作者面对这一切,心情会怎样?我们怎样把作者的真实感受读出来? ⑶ 训练有感情地朗读,把握作者的内心世界: ① 点击软件,听课文朗读录音,体会情绪。 ② 个人练习朗读3、4、5自然段。 ③ 组内交流,互读互评。 ④ 班上展示读,师生共评。 ⑷ 汇报交流对当今世界和平环境的认识: ① 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和平的环境没有持久地保持下去。 教师点拨:51年前,指的是1945年,全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从那场战争结束后,人们就以为再也不会发生战争,渴望永久和平,希望和平之神永远留在人间。但是现实并不随人愿,近几十年来,局部动荡,战事不断,人民饱受苦难。 ② 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A、交流课前搜集的图片或资料,认识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如海湾战争、波黑战争、美国轰炸南联盟、9·11事件、美国轰炸阿富汗、巴以冲突 B、教师播放一段美国轰炸阿富汗的电视报道录像,学生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及人民的苦难。 C、谈对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一句的理解。 教师点拨:和平的环境是美好的,因此,人们把它称为和平之花,但和平的环境还不稳固,还不持久,所以又说是娇嫩的和平之花。 ⑸ 感情朗读6、7自然段,把作者的心情把握准确。 ⑹ 汇报交流作者在为谁呼吁。 ① 在为我的家人及深受战争苦难的各国孩子呼吁。 ② 在为全世界所有热爱和平的父母、妻子、孩子呼吁。 点拨:这是小作者发自肺腑的呼声,这是浸满泪水的呐喊!怎样把小作者的真情实感读出来呢? ⑺ 训练感情朗读,产生情感共鸣。 四、总结全文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讨论: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 五、拓展延伸 现在世界上有些国家还处于战争之中,许多孩子正饱尝战争的苦难,请你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封信,表达你对他们的同情与关心。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读出真情实感。 2、把你印象深刻的词句摘抄下来。 【板书设计】 悲痛 父亲在维和行动中牺牲 忧虑 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呼吁 要和平不要战争 【教案点评】 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探究。集体交流时,教师延缓评价,鼓励各小组亮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自由表述、互相补充、更正,教师相机引导。在探究性学习中,让学生通过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图片、网上查到的资料以及自己的生活积累来谈理解、讲感受。教师提供媒体素材,帮助学生感受现代战争的残酷及对无辜人民的伤害。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