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主题课冬至教案 |
范文 | 主题课冬至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主题课冬至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主题课冬至教案1活动目标: l、初步了解冬至与麻糍的意义,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识及制作技能。 2、能独立或与人合作制作麻糍,体会劳动的快乐,激发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制作麻糍的工具原料:糯米、芝麻、黄豆、红糖;外出车辆。 活动过程: (一)教师交代活动目的及注意事项。 1、师:过几天就是冬至了,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吃麻糍,你们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幼儿:不知道)那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去参观麻糍作坊,好吗? 2、师:外出活动应该注意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队伍、讲礼貌,等等) 教师小结:外出时除了讲礼貌,还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到麻糍作坊,那儿人很多,很挤,小朋友要注意安全,还要跟好队伍,并要在老师指定的地方参观,不能随便乱跑。 (二)谈话,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吃过麻糍吗?幼:吃过,很好吃。 师:你们还记得麻糍是什么样的吗?幼:圆圆的,软软的;黏黏的,外面还有粉;特别软,粘牙… 师:看来小朋友很喜欢吃麻糍,说得很棒。 师:谁知道麻糍是用什么做的?幼:我奶奶说是糯米粉做的;可能是面粉做的,要搓圆… 师:今天,我就带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要用到哪些工具? (三)了解麻糍的制作材料、工具及程序。 1、捣米 (1)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呢? 幼:好大的石头,中间有个大口,是用来盛水的吧! 师:这叫捣池,是用来捣米的。我们做麻糍先要将米蒸熟,再倒入捣池中反复捶捣,直到米粒全都一起为止。 (2)幼儿观看捣米操作情况。 (3)幼儿尝试、脑沁 (4)幼儿说说淘米的感觉。幼:好重,抬不动;太累了,我们两个人也抬不动…师:捣锤是用石头做的,有几十斤重!这些米就是谌着重的作用才能融在一起。 2、团米团 (1)师:我们要将捣成的米团捏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麻糍。谁知道怎么把米团变成麻糍?幼:用手搓;就像搓汤圆一样,先搓圆再压扁……师:到底是不是,我们一起来看一举 (2)师:铲一部分米团放入手中,捏出小块拉断。好吗? (3)幼儿操作,讲述操作细节。幼:这米好黏,手都粘住了,很难捏;刚开始辖出夹垦圆圆的,可是拉也拉不断,所以就变得长长的了;米团软软的像棉花,就是太粘手了…… 3、滚豆沙 (1)让幼儿区别滚过豆沙和没滚过豆沙的麻糍的味道。 师:你们来尝尝自己捏出来的麻团。 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 师:这个好吃吗?(幼儿品尝)幼:又香又甜。 师: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滚上豆沙,这样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滚太多,也不可太少,还要滚得均匀。 (2)观看客座教师滚豆挲。 (3)师幼共同尝试滚豆觊 4、幼儿品尝。 (四)小结。 师:小朋友,伯伯为我们做的麻糍好吃吗?幼:好吃! 师:但是做出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劳动,你们刚才也看了师傅们在捣米的时候流下的汗水,可见我们的粮食来的是多么不容易!我们不仅要爱惜粮食,而且要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五)延伸活动(回幼儿园尝试做麻糍) 师:小朋友,我们观看了制作麻糍的过程,现在我们也来做麻糍,让我们跟着厨房阿姨一起来做吧! 1、幼儿尝试制作麻糍。 2、幼儿品尝。 主题课冬至教案2一、活动背景: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继承传统习俗,享受健康娱乐,彰显传统文化魅力。在这充满激情的十二月份,冬至节的步伐慢慢迈近,这正是我们举行活动的好时期,也是我们宣传自己,锻炼自己综合能力的大好时机。 而作为新时代的代言人,大学生总是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充满着狂热的激情,对新奇的活动必定会踊跃参加,同时也是为了展示大学生的青春风采,增进思想交流,繁荣校园饮食文化,拓宽同学们的兴趣爱好。 二、活动目的: 1、至来临之际,让所有在院的同学一起过节,增进大家之间的亲密联系和相互交流,也各自送上节日的问候。在集体的温暖中度过异地的传统节日、感受家的温暖、集体的温馨。 2、通过亲自动手包汤圆、煮汤圆,让全院同学能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具体的工艺,比如包汤圆的方法和馅料的搭配等等,以轻松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同学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3、感受节日气氛、发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习俗。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晚19:00—21:00包汤圆煮汤圆;21:00—22:00邀请老师品尝汤圆。 四、活动地点: xx大学餐厅 五、参加对象: xx大学大一全体学生 六、活动内容: “汤圆”的制作及共庆冬至吃汤圆活动 活动的前期策划准备工作: (一)宣传:海报,led,广播站宣传、横幅、报名单传单 1、出4张海报,3张贴在膳委宣传栏,1张南生活区宣传栏,1张贴在①号宿舍门口的宣传板(18号之前海报贴完) 2、led的宣传,主教楼(待定) 3、广播搞3篇,于20至22号连续广播宣传 4、横幅:5条,内容:(待定) 5、报名及组队:13号——16号 (二)参加方式:各班通知报名 1、安排人员到各班进行通知,选出各班的代表团于22日晚7:00到食堂的班级定点进行团员的制作。(各班选派5——8人作为代表) 2、晚自习9:00下课,各班同学到各班活动地点同庆冬至,共品汤圆。 3、各班以班费出资购买材料(材料单膳委准备一份),材料由各班自行决定,22号晚6:00-7:00摆放到各班活动地点。 (三)邀请主持人:4名(待定)15号确定。 (四)制作以及派发邀请函 (待定) (五)会场所需物品:照相机4台,邀请摄影协会。调音器两台、无线麦克风4支(17号前申请到)。 (六)布置场地: 1、在主教楼宣传栏及食堂膳委宣传栏各贴一张海报场地设置指示图。 2、嘉宾席设于食堂二楼三张圆桌 3、市营:一班二班三班,会计:一二班,会计:七八班,会计:九十班,工管:一二班、物流:一班二班三班,在第一食堂一楼,共十四个班级 3、国贸:一班二班三班、港口:一班二班,英语:一二班,会计:三四班,会计:五六班,在第一食堂二楼,共十一个班级 备注:集体各班席位(20号前确定21号前通知下去) 七、活动流程: 1、17:00-19:00布置会场、音响设备、工作人员、各班安排人员将食材排放入各班的活动地点 2、19:00各班代表团入场 3、19:15由经管系学工办主任xx老师致开幕辞 4、各班进行汤圆的制作(过程中主持人小游戏) 5、20:50邀请嘉宾入场,进嘉宾席。 6、有请嘉宾致节日庆贺 6、21:10各班同学就席,同庆冬至、小游戏(待选) 7、由请到场嘉宾致闭幕辞(待定) 八、活动的后续工作 1、拍照留恋:各位领导嘉宾,膳食委员会成员,全体人员。 2、膳食委员会全体人员留下整理现场卫生。 3、对活动的照片进行展示(待定)。 4、全体膳食委员会成员做工作总结。 主题课冬至教案3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的由来;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让学生懂得去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二、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冬至) 2、介绍“冬至”的字源 (1)会意字。甲骨文表示丝绳的终结,是“终”的本字。金文将丝结简化为点;或另加义符日,表示一年时日的终结,当然是冬季了。篆文省去日另加义符,表示年末结冰的季节,以突出冬季。 冬,四时尽也。—《说文》无冬无夏。—《诗·陈风》 (2)最后,最终。 (二)介绍冬至小知识 1、你对冬至有哪些了解? 2、教师介绍冬至相关知识 (1)认识冬至 (2)冬至的起源 (3)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3、了解古代人如何过冬至?(祭祀活动;食的活动;礼的活动;娱的活动) 4、了解冬至食品,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习俗。 (三)冬至注意事项: 1、注意防寒保暖。 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 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 (四)交流:每年你和家人是如何过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 (五)作业 1、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2、讲述: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习俗。 主题课冬至教案4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的由来;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让学生懂得去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二、教学重点: 了解冬至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 三、教学难点: 领略祖国的传统文化——冬至的的.无穷魅力,意识到在生活中能够懂得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并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四、活动形式: 朗诵、讲故事、游戏、吉他、小品、歌唱等 五、活动过程: 1、宣布主题:主持人宣布“情暖冬至,洋溢青春”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节日冬至的由来和传说: (1)请听朗诵诗词《小至》和优美诗句; (2)讲述冬至的传说和习俗:如冬至吃饺子、狗肉和混沌等。 3、冬至是一个开心的节日,接下来一起来玩游戏“模仿秀”; 4、在冬至这天,家人都会团聚一起吃汤圆,接下来请倾听吉他《卖汤圆》; 5、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幽默又搞笑的小品《卖汤圆》; 6、冬至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在这一天我们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轻父母的负担。接下来请听朗诵《歌颂母亲》; 7、在这欢乐的节日当中,每个人心中都有愿望,下面请听歌曲《许一个愿望》; 8、伴随着歌声,学生畅谈自己的愿望。 9、班主任总结: 在这次班会中,同学们兴趣盎然,讨论的热火朝天。学生们了解了很多关于冬至的知识。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在我国古代对这一天非常重视,冬至被当做一个较大的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还认识了冬至传统食物汤圆、饺子。 主题课冬至教案5活动目标 在动手制作汤圆中感受冬至的节日气氛。 知道冬至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简单了解冬至的饮食习俗。 尝试动手制作汤圆。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九九歌》童谣音频及图片;“汤圆”图片;“汤圆”手工成品图。 材料准备:超轻黏土、卡纸剪成的纸盘。 活动过程 播放童谣音频及图片《九九歌》,引出活动主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首很特别的童谣,名字叫《九九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童谣中出现了哪些数字? ——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呢? 小结:这是一首描写天气变化的童谣,童谣中出现了一到九九个数字,所以叫《九九歌》或者《数九歌》。人们习惯从冬至这天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个“九”,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数完九个九之后,冬天结束,春天就来到了。 组织谈话,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知道冬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你们知道冬至是个什么日子吗? ——冬至是哪一天? 小结:冬至又叫“冬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 出示图片“汤圆”,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饮食习俗。 ——冬至这天,你家会吃些什么? ——汤圆是什么形状的?(圆圆的) ——汤圆有什么颜色?(白色、红色、黄色、紫色……) 小结:冬至这天,各地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吃饺子习惯。南方地区有冬至吃汤圆的习惯。 出示手工成品图,播放童谣音频《九九歌》,发放材料“超轻黏土、纸盘”,鼓励幼儿动手制作汤圆。 (可根据风俗习惯将汤圆换成饺子) ——我们一起动手来制作好吃的汤圆吧。 ——我们可以用各种颜色的超轻黏土制作汤圆,还可以把汤圆搓成你喜欢的形状。搓好的汤圆要放在纸盘子上哦。 温馨提示 童谣《九九歌》的内容不要求幼儿理解,教师在讲解内容的时候不宜太深入或时间太久。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投放材料“超轻黏土”,鼓励幼儿动手制作饺子。 日常活动 将幼儿制作好的汤圆装饰在班级的美工区内,供幼儿欣赏。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