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将相和教案 |
范文 | 将相和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将相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将相和教案1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两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走进古典名著,了解名著内容 1、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2、破题、解题。题目中“将”指谁?“相”又是指谁?“和”的意思呢? 二、走进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中心 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完璧归赵”的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内容。 1、学习“渑池之会”的故事。 (1)生默读课文第11至14自然段。提出几个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问题进行交流。如蔺相如为何拼命地坚持要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为何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2)提问: ①在课文的这个部分中,你对哪些词句感受最深刻? ②这场斗争,赵国和秦国是打个平手,还是赵国占了上风? ③你能用一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取其辱……)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负荆请罪”的故事。 (1)指名读课文第15至18自然段。 (2)说廉颇负荆请罪,同学们认为廉颇有罪吗? (3)廉颇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是个怎样的人?(知错就改的人,最终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 (4)通过这个故事,你对蔺相如又有哪些认识?(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胸怀宽广) (5)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 三、回归全文,总结提高 1、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成语的含义。 2、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前面两个故事,写廉颇与蔺相如的“和”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证了国家的安全。后面一个故事,廉颇与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由“不和”到“和”。全文围绕“和”字来写。 3、说说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四学生演练,加深理解 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演一演自己喜欢的故事。 2、表演时,着重体会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抄写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课外阅读司马迁和其他历史人物的故事。讨论故事中的人物。 板书设计:将——相 廉颇和蔺相如 (知错就改)(爱国)(顾全大局) 将相和教案2教学内容: 解题导入新课:学生自学课文;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教学步骤: 一、解题 1、介绍时代背景(略) 2、抓题眼“和”,理解题意(略)。 二、学生默读课文,自学 要求: (1)查字典学习字词,解词要联系上文;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给文章分段; (4)拟定三个故事的小标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注意: 廉颇蔺相如胆怯抵御上卿 (2)组词 秦璧击协渑 泰璧缶胁淹 (3)解词: 完璧归赵无价之宝理直气壮 攻无不克负荆请罪同心协力 (4)指名读课文:课文写了哪三个小故事,并说明这三个小故事的起止段落。 (5)概括三个故事的.大意。 (6)给三个故事拟小标题。 四、熟读课文 五、质疑问难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