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音乐的教案 |
范文 | 小学音乐的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音乐的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音乐的教案1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运用力度与音色的变化来表现歌曲中不同的角色与情景,并表达对小青蛙喜爱的心情。 2、通过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随音乐动一动, 3、引导学生感受3/8拍在音乐中的表现特点。 教学过程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①今天老师想改变一下以往问好的方式 3、我们试一试有节奏的问好 ②你可以用这个节奏 4、再创编一句吗? 【这个节奏是本歌曲中的一个难点节奏,把这个节奏用到这里,为歌曲学习也是一个铺垫。】 5、导入: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老师给你们出一个小谜语,很简单,大家来猜一猜,“身穿绿色衣,露着白肚皮,保护庄稼小卫士,农民伯伯心欢喜。” 生:青蛙。 师:你对青蛙的了解有多少? 生:自由说说。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小青蛙,你唱吧》 【用趣味性的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学习热情。】 6、歌曲学习: ⑴放录音机范唱。 ⑵请你谈谈你对这首歌曲的初步印象,或者说感觉怎么样? ⑶听歌曲。 师: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受一下歌曲。 ⑷师弹奏第一段的旋律,请同学用“la”在心里默唱。 ⑸奏第一段旋律,这次请同学们轻声用“la”模唱。 ⑹教师提示学生表情,声音,引导学生再次用“la”模唱。 ⑺生用“lu”模唱。 ⑻找一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⑼教师范唱。 ⑽学们试着轻声唱唱第一段歌词。(教师伴奏,引导学生轻声哼唱第一段,错误地方教师给予纠正。) ⑾教师伴奏,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第一段。 ⑿学生试着轻声唱唱第二、三段歌词。 ⒀教师伴奏,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第二、三段歌词。 【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如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感受。】 ⒁教师伴奏,学生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⒂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请几名同学为歌曲伴舞,感受音乐的节拍特点。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但我觉得如果能为歌曲配上一些打击乐器和舞蹈那就更棒了,老师这有一些打击乐器,谁来试一试选一种打击乐器为这首三拍子的歌曲伴奏。 5、结束部分: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 希望同学们通过对《小青蛙,你唱吧》这首歌曲的学习,能够更加爱护我们身边的动物,让它们和我们一起快乐的成长。 小学音乐的教案2教学目标:通过欣赏《鸟店》这首管弦乐曲,教育学生爱鸟、护鸟,为建设我们的绿色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重点难点:感受音乐所塑造的小鸟的形象。 课前准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初听 1、出示词语卡片:紧张、恐怖;宁静、安详;欢快、优美。要求听音乐,根据乐曲的情绪,把这几种情绪进行排序。(播放《鸟店》录音) 2、生边听边排序(第一是宁静、安详;第二是欢快、优美;第三是紧张、恐怖;死四又是欢快、优美。) 二、复听 作曲家用音乐表现各种不同的情绪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鸟店里的故事,请同学们看着图画听着音乐再来仔细地欣赏一遍这首乐曲,然后给大家讲讲你从音乐中听到的故事。 三、分段欣赏 1、第一段音乐描写的是什么情景,你听出了哪些特殊的音响? 生:这段音乐描写的是清晨时的情景,有钟声、公鸡的叫声、鸟叫的声音。 2、第二段音乐速度有了变化,描写了小鸟们在做什么? 生:速度有快有慢,好象鸟儿们唱歌、游戏、休息…… 3、下面这段音乐令人心惊胆战,是谁来了? 生:是猫来了,他想吃掉小鸟。结果猫没有吃到小鸟,因为小鸟在笼子里。 四、表演欣赏 1、边听音乐边表演。 2、情感升华:小鸟是那样的可爱,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爱护它们,使它们有一个安全的港湾。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3、生展开讨论。 4、鸟店老板被我们感动了,在猫离开后他打开鸟笼,放小鸟飞回大自然。 5、学生模仿小鸟在音乐声中“飞出” 教室。 小学音乐的教案3教学目标: 1、欣赏唢呐独奏《打枣》,感受乐曲诙谐、幽默的音乐形象。 2、通过欣赏乐曲《打枣》,了解民族乐器唢呐,听辨大小唢呐的音色区别。 一、导入部分 播放乐曲《打枣》引子部分,请学生听辨乐器音色。 二、欣赏乐曲《打枣》 1、完整听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完整播放《打枣》并提出问题: (1)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你能感受唢呐在演奏过程中,音区的变换和对比吗? 听完以后,教师针对以上两个问题,请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完以后,教师介绍乐曲内容。 2、小结《打枣》是一首活泼、风趣的唢呐独奏曲,表现了河北农村,爷爷和孙女在庭院里打枣的欢乐情景。 3、完整听赏乐曲。 完整聆听乐曲《打枣》音频,学生认真聆听并随音乐的进行展开想象。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欣赏唢呐独奏曲《打枣》,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乐曲诙谐、幽默的音乐形象以及歌曲的民族风格。 小学音乐的教案4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授课: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1、教师语言导入课题,播放歌曲《春天来了》,听完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歌曲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2、学唱歌曲。 (1)附点四分音符的练习。 (2)师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春天,歌唱大自然。(演唱时师提醒学生注意唱歌时的歌唱心理与状态。初唱时借助这四个音的手号位置来帮助演唱。引导学生跳音要唱得轻巧有弹性。) 3、分析歌曲的特点,引出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是比较明显的abc三个单乐句结构,请学生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三个单乐句的相同与不同。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1)你听了歌曲的前奏音乐时联想到了什么? (2)“这些相同与不同的乐句在你听、唱后有什么感受?请你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分析完毕后师进行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分析,师对学生鉴赏音乐的参与作出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多动脑筋。 三、拓展(环保):布置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思考自己将如何用实际行动来爱护大自然? 四、总结 教学板书: 春天来了强弱记号 教学反思: 渐强记号渐弱记号 第2课风铃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创作实践活动《风的常识和声音的表现》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出来风在不同的力度上的声音。能用打击乐器或探索自然音源模仿不同等级的风力音响。 2、通过学习《风铃》这首歌,使学生感受音乐的自然的关联,进一步巩固节奏xxxxxxx。 3、能用优美、活泼的声音演唱《顽皮的小杜鹃》,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建立我的小音库,认识和唱准5、3两个音的音名。 教学用具:风铃,旗, 难点重点: 1、掌握3、5两个音让学生在掌握节奏的强弱规律 2、能够区分八分,四十六的节奏规律,并且能够准确的演奏出来 教学方法:听唱法,学唱法,创作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拿一串风铃给大家看,让学生说一说,风铃的声音是怎样的。用自己的声音来模仿一下风铃的声音。 2、用电风扇让学生感受在不同的风速下风铃的声音在音色、力度上有什么不同。 a)在微风的时候 b)在中等风速下的时候 c)在强风下的时候 3、老师总结归纳三种情况下的节奏特点 a)微风的时候xx b)中风的时候xxxx c)强风的时候xxxxxxxx 3、让学生熟悉这三种节奏型。 1)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同样节奏模仿出来。 2)自己创编几种这三种节奏型的节奏,让学生充分地掌握这三种节奏 4、用风铃的声音来读这三种节奏型。直接进入课题 二、学习歌曲《风铃》 1、然学生聆听歌曲一遍 2、让学生读朗读歌词,用感情来朗读。感受风铃的特征是轻盈、清脆的 3、感受“风铃”两个字的读音适一高一低的,正好与本课要学习的两个音53符合 4、帮助学生建立35的音高,建立我们的小音库要求学生把已掌握的.两个唱名出入自己的大脑的小音库中。 5、唱准在不同的音高位置上的35两个音。 1)练习misol两个音的唱名和手号位置,让学生感受这两个音的手号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从手号的位置上区分两个音的音高差别。 2)辨别两个音,听到其中的一个音就用手号打出来,练习手号的反应程度 3)做游戏,当听到sol就站起来,听到mi就坐下。训练学生的反应程度。 4)因为两个音组成的音程是和谐音程,所以让学生分成两组,然后每一个组唱一个音做个简单的和声训练,让学生初步感受和声的美妙效果。 6、学唱歌曲 1)演唱歌曲的时候让学生注意演唱时的状态,如:演唱时气息、嘴型、脸部表情等。 2)用什么样的感情去演唱,因为三段歌词的内容不一样,根据风的大小强度改变演唱时的情绪。 3)课堂评价,学习演唱的感受 7、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doremi》,识记doremi三个音。 教学目标:演唱歌曲《快乐的doremi》,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认识和演唱音符doremi。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快乐的doremi》 教学难点:认识和演唱音符doremi。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听唱歌曲《快乐的doremi》 1、听赏歌曲 (1)听录音范唱《快乐的doremi》 (2)请你跟琴唱一唱这三个音。 (3)教师演唱《快乐的doremi》,学生接唱歌曲中的doremi。 2、听唱法演唱歌曲 (1)轻声读歌词第一段 (2)听教师慢速范唱第一段歌词,学生心里默唱一遍,轻声唱一遍。 (3)引导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教师仔细听学生演唱,加以指导。“演唱”四分休止符时,可用手势动作代替 (4)学习演唱二、三段歌词。听录音范唱,跟琴直接演唱。 (5)全体演唱全曲二至三遍 二、音乐游戏 1、认识五线谱上的doremi的唱名位置。 2、跳房子游戏 三、演唱歌曲 1、再演唱过程中可不断变换演唱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或领唱与齐唱,小组派出代表演唱等形式。 2、表演唱或小组表演唱、个人表演唱 3、进行歌词创编 四、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气氛。 2、引导学生用doremi三个音进行音乐创编活动。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 教学难点:用doremi三个音进行音乐创编活动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我是小小主持人: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和大家一起欣赏。 二、我是小小音乐家 1、初听歌曲: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是几拍子的? 2、听歌曲:学生可以跟着小声唱一唱、动一动。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要特别注意歌曲的弱起小节和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4、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在学生会演唱的基础上,按照教科书的要求,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5、听歌曲、自由表演 三、我是小小作曲家 1、游戏《找朋友》。 2、活动《小小作曲家》 (1)教师做一个范例:选图片、节奏、分析创编乐曲。2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图片进行创编、教师指导(3)小组汇报展示,集体评价。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收获。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多来咪》,并进行律动表演。 教学目标:听赏歌曲《多来咪》,进一步巩固对音符doremi的识记,并在欢快的歌声中进行律动表演。 教学重点:听赏歌曲《多来咪》 教学难点:巩固对音符doremi的识记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跳房子游戏:复习音符doremi 二、听赏歌曲《多来咪》 1、初听歌曲录音,教师简介歌曲,引导学生读一读歌词。 2、听歌曲(教师演唱或录音) 3、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自由表演 教室唱第一乐段,学生分为七组分别演唱doremifasollasi七个音。衔接处全体演唱。 三、音乐表演《多来咪》 1、教师讲解《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 2、讨论表演《多来咪》片断可以分为:歌唱组、表演组、伴奏组、制作头饰组等,由学生自由选择小组。 3、进行音乐表演 四、补充欣赏歌曲《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 感受乐曲的情绪,了解演唱形式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小学音乐的教案5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等活动来体验音乐中的“童趣”,感受到音乐作品中快乐、活泼、有趣的音乐情绪。 2、通过分段聆听、反复欣赏,从速度、力度、音色等音乐要素来感受音乐情绪,体验童趣。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音乐,能积极的参与音乐活动,体会音乐中的趣味和美味。 教学重难点: 1、能从不同方面来体会音乐中“童趣”。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聆听《玩具交响曲》 1 导入 “小朋友们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关于玩具的歌,它的名字叫《玩具交响曲》” 2、猜想音乐情绪、表达方式。 “在听之前,你们猜猜音乐情绪是怎么养的?” “猜猜音乐会怎么表达‘玩具’这一对象呢?” 3、聆听第一乐章,引导学生体会活泼有趣快乐的音乐情绪。 4 复听乐曲,试着让学生说出音乐中有哪些特殊的声音,并用动作表示出来。 “说说你从音乐中听到了哪些玩具?” 5、完整聆听,随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二、聆听《出发》 1、导入(出示图片) “看到小狗拉着雪橇你想到什么?” 揭示曲名——《出发》 2、初听音乐,感受音乐情绪。 “音乐中描绘的小朋友是怎么出发的?” “你听到什么声音?” 3、复听时,学生随乐曲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