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力的教案
范文

实用的力的教案集合5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力的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力的教案 篇1

一、教材依据

本节课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xx年初审通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xx出版传媒集团xx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力》的第四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设计思路

为坚持新课改的理念,实施高效课堂,本着先学后教的思想,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中学到知识。在学习了弹力、重力和摩擦力这三种具体的力以后,对它们的共同性质之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性的研究是本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常见的概念,力也是整个物理学的核心,是贯穿物理学的主线,学好力,为以后学好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学习了弹力、重力、摩擦力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学生预习、讨论及自己动手实验,教师适时点拨,能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结论。本节教材内容偏少,知识点集中,教学过程可采用观察讨论法和实验探究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到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并能利用该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2)通过讨论,认识到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知道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相互间的讨论、展示和学生点评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2)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掌握探究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为后面平衡力的学习打下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及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4、现代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幻灯片视频动画展示,结合教师精讲,教师在展示幻灯片的同时,运用传统教学,把重点内容及本节课的小结进行板书,以达到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目的。

四、教学重点

掌握力的概念、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五、教学难点

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用此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六、教学准备

弹簧测力计(学生9组分组实验器材18个)、ppt制作、物理课本、导学案(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备课组内经过各位教师的三次研讨,精心编制导学案)、双色笔(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完成导学案情况,在自己有问题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改正,或勾画重点内容)、课前5分钟展示(展示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

七、教学过程

Ⅰ、课前5分钟展示

学生展示,各小组分配到人,一般由小组中基础较差的学生展示,同组的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改正。没有展示任务的同学在物理学科班长的领导下进行朗读本节课的相关内容,改正导学案中的问题。教师做好课前准备。

Ⅱ、导入新课

(幻灯片播放)公元1918年,海南省南天村,有一恶霸,名叫南天虎。人如其名,仗着家财万贯,横行霸道,无恶不作,村里人人谈虎色变。有一天,他十岁的儿子跟几个小朋友到村外玩耍,刚出村口,他儿子就踢到一个石头,摔得头破血流,抱着头,一边哭,一边跑回家叫“爸爸!爸爸……”南天虎看见儿子血流满面,气得咬牙切齿,指着儿子“谁打你的?”儿子有父亲在,什么都忘了,一边拉父亲的手,一边往村外走,走到石头前面,指着势头说:“就是它。”南天虎想都不想,一脚向石头踢去,“唉呀,我的脚断了!”围观的村民,人人暗地称快。有道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小故事引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

Ⅲ、新课教学

一、认识力

师:看了这个小故事,在大家学习完这节课后来解释其中的道理。

[板书]第八章 第四节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做一做]1、用手推、拉桌子;用脚蹭地。

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力。

[点评]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利用身边的物体做简单的物理实验,体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的理念。

教师分析:用手推、拉桌子,说明手施加了力,桌子受到了力;用脚蹭地,说明脚施加了力,地面受到了力;用手拉弹簧测力计,说明手施加了力,弹簧测力计受到了力。

师:一个力的产生需要几个物体?

生:两个。

师:这两个物体分别叫什么?

生: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师:现在我们给力下一个完整的定义。

生:物理学中,把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称为力。

[点评]结合前面所学,巩固力的概念。

[板书]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想一想]当一个物体受到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是否也同时受到这个物体的作用呢?

二、物体间力的作用事相互的

[多媒体展示]1、穿旱冰鞋的小孩推墙,小孩向后退。

2、放着磁铁的两个小车,当同名磁极相对时,两个小车同时后退;

当异名磁极相对时,两个小车相互靠近。

师:现在大家拿出导学案,讨论合作探究一中的内容,并完成合作探究一。

(图片见课本57页图8-34、8-35、8-36、8-37)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由组内成员指定一个主讲人,其他成员可以进行纠错或补充,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完成导学案合作探究一的内容。(时间在5分钟左右,教师可以巡查,也可随时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

[教师]幻灯片中出示展示、点评的小组成员,学生讨论结束。

师:好,讨论结束,请展示开始展示,点评的同学做好准备。

生1:用手指压铅笔尖,手是施力物体,铅笔是受力物体,而手指感到疼,说明铅笔受力的同时对手也施加了力。

生2:小华和小明穿着旱冰鞋静止在地面上,小华用力推小明,发现两人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说明小明受力的同时也对小华施加了力。

生3:将两个悬挂着的带有异种电荷的小球靠近,会看到两个小球相互吸引,相互靠近。说明两个小球在受力的同时都对对方施加了力。

生4:将载有磁铁的小车相载有铁块的小车靠近,发现两个小车相互吸引,相互靠近。说明铁块受力的同时也对磁铁施加了力。

师:从上面的4个现象中,发现这些现象说明了一个共同的什么问题?

生5: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时相互的。

[知识小结]一个力必须涉及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且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板书]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补充]多媒体展示图片,运动员起跑、用脚尖踢球脚会感到疼、飞机起飞、火箭发射船浆向后划水使船前进等。

[点评]拓展学生的视野,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理念

[提示]在此环节可让学生多多举例,能更加深理解。

[点评]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展开、演示实验的进行,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内隐到外显地认识、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过渡]物理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物体间这种相互作用的力有什么关系呢?

三、实验探究: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师:物理中实验探究分为几个环节?

生: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实验、收集证据、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师:按照实验探究的过程完成导学案中的合作探究二的内容。

[学生活动利用桌面上的器材,两个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探究。

[点评]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学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深化认识、加深理解。

师:随机点将,那个小组完成了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组的成果?

生1:首先将两个弹簧测力计校正零点,然后将他们秤钩相对,向相反的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同时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数据,我们组记录了三组数据,(边示范边讲解)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实验次数

F1/N

F2/N

生2、我补充,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叫甲和乙,甲对乙施加了力,作用在乙上,同时乙队甲也施加了力,作用在甲上,所以相互作用的力还应该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师:补充的非常好,经过两名同学的示范和讲解,对于相互作用力的关系大家已经弄清楚了,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并且两个力都沿着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这个相反的方向应该在同一条直线上。

[点评]教师的适当讲解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有些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探究、交流获得,有些预备知识是教师必须要讲解的,可为后面的二力平衡做铺垫。

[板书]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关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师: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开头的小故事,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生: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脚踢石头,同时石头对脚也施加了力,所以那个恶霸的脚才会断。哈哈

Ⅳ、反馈练习

完成导学案中[当堂训练]内容,完成的同学可以进行展示,随机点将,学生进行点评。教师利用实物展示台点评学生的'练习结果,对于存在问题进行强调

Ⅴ、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学生陈述本节课所得。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知道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要充分相信学生,我就充分注意到应该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展示,大胆的开展实验探究,从自身的实验探究中寻找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比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但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合作流于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真正学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力的教案 篇2

(一)教学要求:

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对牛顿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

2.知道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工具,知道它的构造。会用弹簧秤测量力。

(二)教具:

拉力器,弹簧秤。

学生实验器材:弹簧秤,木块,长木板,一根头发。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5分钟)

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到讲台前,分别拉拉力器。要求其他同学观察,然后回答:

1.弹簧为什么伸长了?

2.两位同学拉弹簧时,弹簧的伸长相同吗?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学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归纳:拉力使弹簧伸长;拉力大小不同,弹簧的伸长不同;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大。利用弹簧的伸长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本节学习力的测量。

板书:二、力的测量

二、力的单位(5分钟)

国际上通用的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为纪念牛顿而命名。

板书:1.力的单位:牛顿。

拿起2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牛顿。

提起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的力约为10牛顿。

举起20千克的小孩的力约为200牛顿。

三、弹簧秤(10分钟)

说明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工具。根据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制成。

让学生拿起弹簧秤,观察它的构造:弹簧、指针、外壳、刻度、挂环、挂钩。

介绍使用方法:

1.观察刻度、零点不用力拉秤钩时,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量程多大?最小刻度代表多少牛顿?

2.使用注意事项: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能超过量程。

3.讨论“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板书:2.测量工具:弹簧秤。

四、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弹簧秤。(20分钟)

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实验部分,然后按步骤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在笔记本上。实验中教师巡回检查,及时解决问题。

弹簧秤的量程:

最小刻度:

水平拉木块的力:

在斜木板上拉木块的力:

拉断头发的力:

五、小结。

力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认真倾听故事,能够初步感受故事人物的情绪和心理活动,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2.在交流的过程中有长大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知道面临新环境时会有许多人、许多办法来帮助自己。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图画书,“伊比伊比”伴奏音乐。

场地准备:幼儿围坐,有进行音乐游戏活动的空间。

教学过程

1.通过与幼儿交流并引导观察小阿力的不同表情,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1)结合幼儿的实际体验进行简单交流。

提问:你们愿意上学吗?要上学了,你们是什么心情?

(2)单独出示小阿力两种表情对比的画面,引导幼儿观察。

①观察开心的表情。

提问:小阿力要上学了,他是什么心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观察不开心的表情,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小阿力不开心的原因。

提问:

离上学的时间越来越近,小阿力现在的心情怎么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们想的是不是和小阿力想的一样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本《小阿力的大学校》。

2.通过阅读故事的前半段(从故事开始到“乘着风飞上了天”),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初步理解故事情节和线索,感受故事人物的情绪和心理活动。

(1)教师讲述故事,幼儿认真倾听。

(2)引导幼儿对重点画面(小阿力是怎样照顾小鸟的4幅画面)进行仔细观察。

提问:

他为什么要拿着盒子跑过来?

为什么小鸟的心怦怦地跳,小阿力是怎么做的?

小阿力为什么轻声跟小鸟说?

小阿力和小鸟说话时的心情怎么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鸟很害怕,给它东西它也不吃,你们觉得小鸟有点像故事里的谁?

(3)共同关注重点画面(小阿力把小鸟放走了的对开画面),进行讨论、交流。

提问:

小鸟飞走了,它的心情怎样?

小阿力的心情又会是怎样的呢?

3.结合故事中小阿力的感受,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在即将上学时的感受。

提问:我们小朋友也即将面临小学这个新环境,听完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与想法?

4.阅读讲述后半段故事,知道有许多人会帮助自己面临新环境。

指导语:小阿力真的上学了,学校是不是真的像他想的那样呢?他在碰到困难时是怎么解决的?有谁帮助了他?我们接着来读书。

(1)继续阅读故事。

(2)引导幼儿观察重点画面交流。

提问:

小阿力的大学校都有什么地方?

小阿力在学校里的心情怎么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请幼儿重点观察小阿力第一天在学校的画面)

(3)教师讲完故事,引导幼儿交流。

提问:

小阿力在学校的生活开心吗?学校是像他想的那样令人害怕吗?

都有谁帮助了小阿力?

妈妈是怎么帮助他的?老师是怎么帮助他的?小伙伴是怎么做的?

5.教师整体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知道面临新环境时自己也可以帮助自己,激发幼儿长大的自豪感。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2)指导语:在这个故事中,作者为什么写了许多小阿力救助小麻雀的事?

教师小结:在面临新环境时,我们会紧张、会害怕,但一定要放心,因为有许多人会帮助你;同时,我们也可以自己帮助自己建立信心,就像小阿力一样,会交到许多新朋友的。

6.交流讨论:我们如何来适应新环境?

(1)指导语:我们都会遇到面临新环境的时候,除了有很多人可以帮助我们,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呢?

(引导幼儿交流时,可以适时地把这些方法用孩子看得懂的方法记录下来,并进行一定的分类整理。)

提问:

面临一个新环境,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情去对待?

面临一个新环境,如果有困难,我们可以找哪些人帮助?

面临一个新环境,我们怎样找人帮助我们?怎样去交流?

还有哪些方法来帮助我们?

7.音乐游戏“伊比伊比”,引导幼儿感受在更换不同伙伴游戏时的快乐。

(1)介绍游戏玩法,学习简单的动作。

全体小朋友听音乐前奏,自由找到一个朋友拉手做好准备,根据歌词做相应的动作;在第二遍音乐前奏时更换伙伴,再一次游戏;游戏可以反复进行,教师引导幼儿尽量更换自己不太熟悉的伙伴。

(2)跟着音乐,全体小朋友一起表演。

力的教案 篇4

(一) 教学设计:

这节课设计以学生实验讨论为主,教师只是课堂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力学是初中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学好这部分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弹力的了解,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弹簧秤的正确使用即是这节课的难点,又是这节课的重点。为了创设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学中立足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本课程设计为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动手、动脑,合作中自主探索。在体验成功的同时,提高了综合能力。

组织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便于实验讨论,小组可自由组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课后延伸题(探究头发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设计,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设计实验能力。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弹力,并且知道弹力是一个普通存在的力,通过讨论,举例,扩大学生对弹力的认识。

(2) 能写出力的国际单位及力的测量工具

(3) 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弹簧秤的使用规则

2、 过程和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2)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备评估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 情感教育目标:通过引导阅读书本材料和做好实验,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弹簧秤的正确使用

(四)教学难点:

弹力的了解和弹簧秤的正确使用

(五)教具准备:

(1)弹簧 、 弹簧拉力器 、 量程为5牛的条形弹簧秤(附说明书)、50克钩码一盒、演示弹簧秤、各种外形的弹簧秤、 质量为100克的钩码

(2)幻灯片、小黑板

(六)教学方法:实验探索 、 分组讨论 、 合作交流

(七)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对一个物体施加力,物体会有什么变化?

师: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请几位同学来拉动弹簧拉力器,并说说你的感受。

生1:把弹簧拉得越长,手感觉越吃力

生2:弹簧本身好像有一个力,不让我们把它拉长。( 全班哄笑)

师:撤去这个力后,弹簧长度有何变化?

生: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师:我这儿还有一根弹簧,若用力压弹簧呢,情况会如何?

学生活动:(3至4人一组)出示幻灯片

实验器材:弹簧

实验目的:通过学习拉伸和压缩弹簧,体会手的感受

实验结果:各组员讨论分析

请几组完成实验的小组发言人发表自己小组的意见看法。

师:像弹簧一样,物体在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反抗形变的力。这个力就是弹力。

物体的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那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力是弹力呢?

学生活动二:分组讨论,试举生活中常见弹力的实例。

教师分析总结:

(说明:通过讨论举例,扩大学生对弹力的认识)

师设疑:前面我们在做拉伸弹簧的实验时,前后几次弹簧被拉伸的长度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所用的力的大小不同

师:力有大有小,力的大小应当怎样进行测量呢?---引入力的测量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1牛的力有多大呢?

生:用手掌托起1个100克的钩码。(让学生感受1牛的力的大小)

师:这时你所用的托力约为1牛,牛这个单位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伊萨克 牛顿命名的。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材料

师:再用手托起科学课本和科学作业本,估计你所用的力的大小?

生:(猜测,答案不一)

师:那我们有什么方法可准确地知道我们所用的力的大小呢?

教师讲授:测量力的工具----测力计,弹簧秤是一种常用的测力计(出示演示弹簧秤,说明它的原理、构造)

学生活动三:

出示幻灯片

实验器材:

量程为5牛的弹簧秤(附说明书)不同质量的钩码(50克 100克150克200克)

实验目的:

让学生掌握弹簧秤的正确使用

实验步骤:

(1)结合说明书,了解弹簧秤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2)观察弹簧秤面板:辨认指针、零刻度线、量程、最小刻度值。

(3)用手拉弹簧秤的秤钩,使指针对准1牛,处感受1牛力的大小

(4)在弹簧秤的量程内,让学生拉动秤钩,先估计力的大小,再看指针,自己估计的是否准确。

(5)用弹簧秤测你及同组同学的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实验结束:请几个小组的发言人发表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并说说你认为在弹簧秤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通过实验,合作与交流,掌握弹簧秤的正确使用。

教师小结:

(八):课堂巩固练习(出示小黑板)

(1) 某弹簧秤的一端受到200牛的拉力作用,另一端也受到200牛的拉力作用,那么该弹簧秤的读数是多少?

(2) 使用弹簧秤时,为什么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九)课外扩展实验:探究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前面我们在做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实验时,知道我们一个小组内各组员的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不同,那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怎样检验你的猜测?为了排除特殊性和偶然性,你该怎样处理测量数据?课后完成这个探究题。

(十)教学反思

力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这对第一次接触力的初一学生而言较难掌握,所以本节课先以复习引入,在讲解上节课知识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引入弹力,通过实验,分析研究讨论举例扩大对弹力的认识。知道弹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力。但在教学中发现,射箭、跳板跳水、撑杆跳高要用到弹力,这教易理解;而生活中遇到的支持力、压力、绳子的拉力也是弹力,学生理解起来较难。

力的测量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课程上从演示实验推出力是有大小的,而且说明力的单位是牛顿,并通过用手托起一个100克的钩码感受1牛力的大小,再从让学生掂量托起科学课本 所用的力大约有多少?估计是否准确引入力的测量工具----弹簧秤。

弹簧秤的正确使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以学生为主,在幻灯片上打出了学生分组实验的实验器材、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完毕,各小组代表发言、相互交流。这一部分知识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手动脑合作交流,兴趣地完成实验,并在实验中掌握弹簧秤的使用。

但在实验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一部分学生急于求成,常会忽略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环节,如:①弹簧秤使用前的指针调零,②拉秤钩时尽量不使拉杆与秤壳接触,③读数时视线应与面板垂直。这是学生的一个实验习惯问题,在以后的实验过程中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课后探究题的设计使本节课的内容得到了延伸,凭着自己的想象,打开思维空间,并自己收集实验器材,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校里有课堂,生活中也有课堂,让他们在这个广大的课堂中充分地展示自己。

力的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愿意跟读儿歌,能与老师一起朗诵儿歌。

2、知道上幼儿园是很快乐的,小朋友在一起很开心。

3、幼儿能积极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一课时:

一、活动准备:

1、幼儿园的背景图课件

2、儿歌中的动物图片

3、字卡

二、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生谈话

1、小朋友们喜欢幼儿园吗?

2、表扬班上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引出儿歌中的小动物。

(二)、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儿歌,幼儿欣赏。

1、看看有谁来上幼儿园了?

2、它们来幼儿园的时候怎么样?

3、小朋友来幼儿园的时候脸上怎么样呢?

(三)、看字卡和图标,逐句理解儿歌内容。

1、看字卡、图标学念儿歌。

2、边念儿歌边表演。

(四)、总结:幼儿园真好,有许多小朋友在一起玩游戏,很开心。

(五)、识字游戏

三、活动建议: 动物课件要做得形象、美观。

四、活动评价:

1、让幼儿有喜爱上幼儿园的情绪。

2、让幼儿会独立地念儿歌。

第二课时:

一、活动准备:教学课件、幼儿用书、故事字卡

二、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操作幼儿用书,感受、复述故事 ,幼儿练习翻书、定位

(二)提问:

1、图上有哪些小动物?(引导孩子能以小象的口吻自我介绍“我是一只??这是我的好朋友??”)

2、请你摸一摸。(让孩子逐一摸图中的小狗、小猫、小兔、小鸟)

3、用“我是??”句式,以小动物的口吻自我介绍。

4、瞧!这些玩具朋友变成小页码是什么样子的?你能在后面找到他们吗?

(让孩子找一找小狗、小猫、小兔、小鸟所在的页) 教师带领幼儿边指图边复述

(三)提问:

1、翻书:谁来上幼儿园了?他们怎么来幼儿园的?

2、小鸡在幼儿园里做什么?

3、小朋友在幼儿园做什么?他们开心吗?

4、你在幼儿园过得开心吗?

(四)、识字游戏,复习巩固关键字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倾听的同时,感受到语言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

以培养他们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附儿歌:

大家来上幼儿园

小猫来上幼儿园, 看见老师笑眯眯。 小狗来上幼儿园, 排队走路一二一。小鸡来上幼儿园,

我也来上幼儿园,唱歌跳舞做游戏。朋友多呀真开心,真开心!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5: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