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散步》优秀教学设计 |
范文 | 《散步》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1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散步》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散步》优秀教学设计 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掌握相关词句,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教学难点: 唤醒感恩意识,激发珍爱亲情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①准备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尊老爱幼的故事),安排学生作准备。②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生准备: 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辅助,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与学过程 一、导入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生活的细节,一次又一次为我们演绎着深沉的爱。散文《散步》,质朴地展现了牧歌式的情景,同样感动着你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散步》。 (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二、正音、释词 嫩芽(nèn)熬(áo) 霎时(shà)分歧(qí) 拆散(chāi)水波粼粼(lín)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分歧:(意见、思想、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三、整体感知 听朗读,思考:(学生听配乐朗读)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几个人物?(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4个人) 2、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 3、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和美”) [教师导学] “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这一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于形式。 [教师小结] 文中描绘的就是一家四口外出的事,而四口人又是以“我”为纽带组建起来的。散步过程中所发生的事,只要意思对即可,给予肯定。用文中一个词来概括“分歧”。 四、朗读、探究、简析 1、学生朗读课文1-4段: (1)、问题探究一:“我”决定出来散步的原因是什么?(为母亲身体着想) (2)、情景设想:第2自然段说“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假设你是文中的“我”,你准备怎样劝说呢?(要求以儿子的口吻,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3)、问题探究二:第4段写了哪些景物?你感悟到了什么? 明确:景物:田野、新绿、嫩芽、冬水。 感悟:蓬勃的生机,珍爱生命。 2、轻声朗读5-7段,思考下列问题: A、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分歧) B、“我”是怎么解决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 C、结果又是如何?(母亲改变主意,顺从她的孙子) 3、读第8自然段,说说你的理解。 A、齐声朗读 B、问题探究: (1)、课文最后一句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为何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那么仔细? 明确:“慢慢地、稳稳地、仔细”写出了“我”和妻子的慎重态度。 (2)、如何理解“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 明确:“世界”这个词是大词小用,突出了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 4、朗读课文 五、课文小结 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字词读音和释义,了解了课文的整体含义…… 板书设计散步莫怀戚 母亲走大路 散步分歧→{我妻子责任重大→使命感 儿子走小路 作业布置: 1、精读课文,为下节课重点研读做准备 2、“读一读、写一写”字词注音书写 《散步》优秀教学设计 篇2【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课前准备】 学生: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教师:准备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尊老爱幼的故事),安排学生作准备。 【教学内容】 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2、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二、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词。 2、教师可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仿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4、带问题朗读课文。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1、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 2、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 三、交流感受,把握作者的感情 出示问题: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请几位同学谈谈个人的感受。 肯定个性化的发现。(这问题比较宽泛,目的是希望学生能注童个体的体验。) 进一步研究文本:作者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回到文本研究,文本本身始终是研究的主要对象,这一个环节也是探究本课语言特点的思维中国) 总结:散步是日常生活,既轻松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在作者笔下变得那么重要。作者从中三、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 四、小组学习,圈画交流 出示要求:在前面学生自己阅读、发现的基础上,圈画后面几节文字中比较特殊的句式与词语,进一步探究语言。 (小组活动,全员参与,教师适当帮助有疑问的小组,到一定时候教师要提醒小组及时总结,准备交流。这一阶段也可以将文章分成几部分,分别交给不同的学习小组探讨,这样有利于深入推敲每一部分文字。) 五、班级交流,共享发现 每个小组派代表把最重要的发现与全班共享择一个句子、一个词语。 可能有的句子与词语: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的母亲老了,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就是整个世界。 太迟、总算、熬、分歧、委屈、水波粼粼、慢慢地、稳稳地、仔细 教师在交流中适当引导。 (分享学生的发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心与兴趣,把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还给学生。教学目标的真正达成在于学生自主的发现与交流中。) 六、拓展,展开想像 体验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样想?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在班里谈感受。 (过渡)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小结: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之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过渡)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归纳: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肯定和完善,并希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继续遵循这个道德准则。 (过渡)文中的我做得很好,尊敬母亲走大路,母亲同时也为儿子解决了这个难题,改变主意,走小路。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1、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对小孙子的什么感情? 2、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家庭? 3、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母亲、妻子、我是什么样的人?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重点研读: (过渡):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一下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对于学生的讨论和作答,教师应鼓励、肯定,积极引导,适时点拔。) 教师小结: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这部分是对课文的咀嚼和消化阶段,也是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最佳时机,所以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用暗示等方式鼓励学生,适时启发。尽可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重点研读后,全班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 七、比较阅读 请同学们速读课后短文《三代》,思考问题: 1、这篇短文写了什么事? 2、《三代人》、《散步》相互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读后,小组交流,教师鼓励,并因势引导:编者为何把《散步》作为本文的范文呢?肯定《散步》有比《三代》更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可以把两篇文章通过比较,体会《散步》写的精彩之处,可以从语言、写作方法等进行比较。(学生答案会多种多样,所以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缘由,只要说得有道理即可。)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1、《散步》比《三代》多一些景色描写。文中有两处对初春的描写,这段描写在全文中起到衬托的作用。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大块小块的新绿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新绿、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的礼赞。第三处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这些都写出春的气息,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字里行间留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 2、在散步中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子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作者运用对称的句子,互相映衬,使我们读起来很有情趣。语言朴实,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3、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描写生活中的小事情散步,反映出尊老爱幼这个社会大主题。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比较阅读,能够初步对文章进行鉴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尝试运用这几种写作方法,一定会给你的文章增添光彩。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学到了什么?在思想上感悟到什么? 提示: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总结: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是想让同学们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你的家庭稳定、幸福!同时也让我们珍爱亲情,珍爱生命!最后我们一起唱首歌,来感受这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教师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学生齐唱。 小结:《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所以,在这节课上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给学生理解课文丰富的内涵提供了学习的广泛空间。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语言,也增强了语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板书设计】 散步 莫怀戚 母亲 走大路 ↑承上 散步 分歧→{我 妻子 责任重大→使命感 儿子 走小路 ↓启下 《散步》优秀教学设计 篇3教学目标: 1、读课文后,学生能基本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辅目标)。 2、学生默读讨论后,找出一两处精美的词句,能说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主目标)。 3、背诵最后几句(机动目标)。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确定目标(5分) 1、摸学情。同学们自学了吗?都学到些什么?这节课打算探究点什么内容? 2、定目标。(出示目标略)同学们说合适不合适?有什么改动? ●预设说明: 1、调查学生自学的情况,以确定目标。指名一两个学生谈收获,并征询他们对本节课的打算,这就为调整目标打下了基础。 2、调查后以简明的语言展示目标,并征得学生的同意。 3、学生是陌生的,通过这种谈话接近学生,以拉近距离。 第二板块:换标题、说内容(15分) 1、读课文。请同学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文章内容。 2、换标题。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来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说明: 1、第1题,可以概括为“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或“写了一家三代在田野上散步中,发生分歧与消解分歧的故事”。第2题,预设所换标题为:分歧、责任、整个世界、走得很仔细、我蹲下身来,背起母亲、走大路、走小路等。 2、换标题目的之一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即落实目标“1”,不强加给学生什么,但教师可以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 第三板块:探究与欣赏 1、朗读课文。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品味咀嚼其精美句子。 2、品味语言。家庭伦理的内涵在字里行间流淌,一个简单的小故事,作者写来却那样细腻、深刻、优美、耐人寻味,值得我们好好的揣摩,请找出你最欣赏的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段话,并作简要赏析。 ●预设说明: 1、学生可能涉及到的内容预设如下: (1)词语。如“熬(母亲痛苦、我心痛与庆幸)”“铺(多、密、矮,春意盎然)”“委屈(有歉意、孝为先)”“慢慢地(郑重小心情态)”等。 (2)句子,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以初春的生机来渲染生命的可贵与散步的愉快氛围)描写母亲所看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衬托母亲在选择小路后的愉快心情)。 (3)对称的句式,“有的浓,有的淡”“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两两对称,整齐和谐,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4)“分歧”最终是如何解决的?这个细节写出了作者怎样的伦理原则?孝字化解,孝优先原则。“尊老”更可贵。 (5)“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的深刻含义。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我”和妻子是主心骨,上面有风烛残年的母亲,下面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都需要照顾和关心,中年人肩负着养老抚幼的人生责任。从深层看,这里的“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母亲”代表着过去,“儿子”代表着未来,所以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则象征着中年人肩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文章的结尾,用象征的手法,使文章的思想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意蕴更深刻,把亲情推及到更广泛的境界。 2、这是本节课的主目标,要引导学生充分讨论,但不强迫学生都答出来。 第四板块:读背欣赏,归纳所得 1、读最后一段,背最后一句。集体读最后一段,反复朗读背诵最后一句。 2、检测回顾。提示学生,按照学习目标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效。 ●预设说明:“1”一项机动内容,根据进度取舍。“2”这篇课言写了我们一家三代在田野里散步,中途产生了分歧,而后以孝化解,一家人和和美美,相亲相爱,其乐融融的故事。“我”委屈儿子而先满足母亲的心愿,反映了“我做人孝当头”的伦理思想。我背着老,妻背着幼,像是整个世界,这是在“做人先尽孝”理念基础上的深化,言中年人的责任重大,小而言之关系到家庭的和美,大而言之是民族社会稳定的砥柱。在写法上,尺水兴波,一波三折,语言对称淡雅,余味袅袅。 板书设计 散步(莫怀戚) 分 歧(大路-小路) 孝顺 爱幼更尊老对称 整个世界(家庭-社会) 养老抚幼承前启后象征 板书设计说明: 展示给学生的学习目标是: 1、简明概括文章内容。 2、找出一两处精美词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3、背诵最后一句。 《散步》优秀教学设计 篇4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提高审美情趣。 2、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亲情的美好。 三、教学设想 在教师充满激情而富于亲和力的语言引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构建新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温暖的晴空。全家人一起中秋赏月,一块共进晚餐,一同欣赏电视……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的寻常小事,也体现出浓浓的亲情。现在,让我们一同走向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人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二、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结构线条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①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师注意:如有难度,可这样启发: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什么? ②围绕“散步”这件事理出文章结构线条。 指名回答。如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可围绕“散步”这一中心事件来启发学生。边答边板书。 师明确:“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了孙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师:家庭犹如一口池塘,有时波平如镜,有时波浪起伏。在散步的过程中,这个三代之家就像平静的水面涌起了波澜。在岔路口,“我”的母亲要走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小路难行,可是秀色可心。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我”决定舍鱼而取熊掌。“我”认为,母亲年老体弱,余年不多,伴随她的机会已很少;儿子年纪尚幼,来日方长,伴随他的机会还很多。于是“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作出了“走大路”(板书)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明智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板书)的美德。同时母亲的选择是—— 生:走小路。(板书) 师:这又体现了我国另一种传统美德,是—— 生:爱幼。(板书) 三、深入探究,挖掘“尊老”内涵 过渡:这篇课文通过一件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小事——散步来颂扬了“尊老爱幼”的美德。它如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支感人肺腑的歌,深深地叩击着我们的心魄。 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你最喜欢文中的那一个人?理由是什么?大家可以和同位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注意:至少让两名学生回答。 师:我先不评判大家的回答,请大家听培根怎么说的,“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文明之举。”谁能给我们解释一下? 生解释。 师总结:“尊老”和“爱幼”都可贵,这既是一个人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但我更赞成培根的话,“尊老”更可贵。因为这是人类特有的高尚情感,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珍贵美德——“孝”的集中体现。同学们,你们知道“孝”字的最初写法吗?它是一个会意字,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古人解释“孝”为“善事父母者”。我希望同学们能深刻理解“尊老”的含义,把中华民族“善事父母”这一美德传承下去! 四、揣摩词句,体味语言 过渡:好听的歌总是由优美的旋律传送的;美丽的花得由鲜绿的叶儿衬托;同样,美文得有妙语来表达。这篇课文的语言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读来的感受犹如背着花篮与作者边散步边交谈,于不经意间往花篮里采摘几朵并不名贵却很雅致的小花。 下面请大家速读课文,与人你的同桌共同找出你们认为写的最美的词句,如能说出你们的理由,我将洗耳恭听。 师注意:学生讨论后自由回答,但要注意时间,适时的打住。如学生在这一环节打住,则教师可以提示下面语句引导学生来体会课文语言妙处,之后归纳:。(板书) 附文中的妙语(仅供参考):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一句表现了妻子的贤惠。“在外面”这个限制语用得好,令人想到“在家里”就可能不是这样了,很可能“我总是听她的”。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含义深刻。它以轻衬重,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还写出了中年人已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正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谱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篇章。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段话通过初春秀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她的眼睛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五、总结 《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 六、作业 过渡:同学们,家是温馨美丽的港湾,家是心灵愉悦的空间。家庭成员应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使家其乐融融、幸福美满!不是有那么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吗,它唱出了父母的辛劳,也唱出了我们做儿女应尽的一份孝心。 请你们以“我爱我家”为题,讲述家庭生活中表现浓浓亲情的故事,抒发你对家庭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散步》优秀教学设计 篇5【课文说明】 《散步》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作者莫怀戚,是一篇文质兼美、歌颂亲情的散文,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亲情——其中包括长辈对儿孙的体恤,子女对长辈的敬爱。亲情是人世间最永恒、最美好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课文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叙身边事,诉心中情,课文写了一家三代人散步的小事,体现出浓浓的亲情,唱出了一曲尊老爱幼的赞歌,让人体验到“生活之美”。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读课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和方法: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思索,领悟课文中浓浓的亲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着重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探究文章和交流感受,体会浓浓亲情。 【教学难点】 深入领悟课文中的语句和片段所体现出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点拨法、品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让爱住我家”,是我们每个人的心声。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港,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今天,就让我们大家搀扶着家人,一起走近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板书课题) 二、听读课文,认识亲情: 1、听课文朗读,了解文章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师:请同学们认真听课文朗读,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2、找生概括文章内容。 师:课文已经听完了,下面谁来概括一下文章的内容。 生:在一个春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一起出去散步,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最终我同意跟随母亲走大路,而母亲却按照孙子的意思走小路,这一家人非常的和谐。 师:谁能概括的在简练一些? 生:我们一家四口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呢?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生:和谐。 生:幸福。 生:温馨…… 三、品读课文,享受亲情: 1、学生自读课文。 师:现在让我们也融入到这个和美的家庭,随着舒缓的音乐,放声读起来。并画出你认为文中比较美的句子来。 2、小组内进行“美点寻踪”。 师:刚才有很多同学画了很多优美的语句,我们给你们所画的起一个名字,就叫“美点寻踪”。什么是“美点寻踪”呢? 师:所谓“美点寻踪”就是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当、最生动、最形象的,给人强烈的美感、给人有力的感染、给人深刻的教育等等内容。美的角度:人物形象美;精神美;修辞美;句式美;用词精当美;景物美;文章结构美;句子含义深刻美……(出示幻灯片)现在就请四人小组谈论一下你们小组所找到的美点,并说一说美的角度? 生:文章第四段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的句子很美。 师:那么还有其它景物描写吗? 生:文章第七段写母亲看到小路的远处的景物。 师:那我们给它归纳成为四个字:美在景物。请其他小组再来找一找其他方面的美点。 生: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生: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我的儿子虽然很小,然而很胖。 生:我们把它归纳为句子美。 师:其实文章中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你能一一找到吗?我们给这样的句子起个名字,你们觉得应该叫什么?对,就叫对称句,它的形式对称、音韵和谐、相映成趣。 生:老师我还认为这一家人很美。 师:我们应该把它概括为美在温馨的一家,你们认为呢? 四、研讨课文,拥抱亲情: 1、合作探究:在散步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在解决分歧过程中,谁的权利最大? 师:课文中美的地方很多,但是在这样美的环境下却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生:发生了分歧。 师:在解决分歧过程中,谁做的最好,谁的权利最大呢?请大家各抒己见。 生:我认为文章中的我的权力最大,因为一家人都听我的。 生:我认为我的母亲的权力最大,因为儿子听从母亲的话要走大路。 生:我认为我的儿子的权力最大,因为最终我们一家人走了小路。 生:我同意他的看法,我也认为我的儿子的权力大。 生:我认为在这个家庭中,人人都是平等的,不分权利的大小。 师:是这样的,这一种循环关系,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条亲情链,他始终是链在一起的, 确确实实一个家庭不存在着权力的大小,他们的互相尊重、互相关爱,于是就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家庭。 2、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学生质疑。 师:现在就让我们带着我们心中涌动的这份深情齐读最后一段。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生: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就是整个世界。” 师:谁能替他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我的母亲是抚养我的人,我的儿子是我要抚养的人,母亲和儿子同样重要,所以说,他们两个就是整个世界。 师:这句话表达了文章主旨。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这个形象有象征意义,人到中年,肩上负着的是承前启后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更突出了一个“孝”字,表现了一家的和谐。 3、深化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是家的一份子,也是世界的一份子,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懂得了什么? 生:我们要尊老爱幼。 生:我们要关心、理解父母,要孝敬父母。 师:文章体现了尊老爱幼这样一个主题。 4、归纳写作手法。 师: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儿,作者却能反映出一个重大的主题,这样的写法就是“以小 见大”,也可以叫“小中见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能运用到这样的写作手法。 师: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尊老是人类高尚的情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其实孝顺父母是古来有之的,孟子曾经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英国的学者培根说:“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出示幻灯片,学生齐读) 师:我听出来了,大家读最后一句时充满了自豪感,一个外国人如此欣赏我们的传统美德,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 五、拓展延伸,感悟亲情: 1、观看幻灯片,谈感受: 师:其实当我们慢慢的闭上眼睛的时候,头脑中肯定会闪现过很多很多感人的画面――到底是谁在日落昏黄的时候倚在窗口焦急的盼我们归家呢?又是谁在我们出门时细声的叮咛呢?当然是我们的父母。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并谈一谈你的感受。 生:我们应该多陪陪父母,多帮父母干一些及所能及的活,为父母分忧。 生:我们应该听父母的话,在家里尊敬他们,孝敬他们。 生:父母是生我们养我们的最亲的人,我们应该报答他们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 2、教师小结: 师:不管你身在何方,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有,都不要忘记你的父母。生活中亲情的体现,并不是轰轰烈烈、惊天憾地,而是点点滴滴,如春雨悄悄滋润我们的生命。 师:爱是责任,亲情是忍让与付出。一个和谐与温馨的家庭,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用爱心来营造,当彼此的利益和愿望发生冲突时,同学们应该学会理解和体谅,学会忍让和宽容,要有一种保护幼小,善待老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布置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就是1、比较阅读《三代》;2、请以“亲情”为主题,写一段50字以内的温馨语句,写在贺卡上,把这份厚重的、特殊的礼物送给你的父母。 七、总结全文,表达祝福: 师:亲爱的同学们:尊老爱幼是人类的文明之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最后老师也送给大家一份礼物——一幅对联: 横批:相亲相爱 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下联: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 师:把这副对联送给大家,希望我们所有的家都永远充满爱,永远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最后请同学们和我共唱一首《相亲相爱》。 《散步》优秀教学设计 篇6一、教材分析: 莫怀戚的《散步》,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着亲情和家庭生活展开的,学习要求是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课文和圈点勾划重点词汇。《散步》内容较浅显易懂,却体现了语言美、诗意美、人性美。它通过寻常的散步小事,引出了一个家庭的“分歧”;但随着问题的解决,展现的却是三代人的和和美美,相亲相爱,反映着尊老爱幼的家庭伦理准则。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二、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但他们仍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由于受到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的误导,有些学生甚至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另外,这个阶段的学生有可能出现叛逆期的问题,缺乏与家人的信赖与沟通,不自觉地疏远父母。因此,通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及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对课文有初步了解的同时,深入体会课文浓浓的亲情及优美意境,从中感悟出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查字典和词典,独立认识字词,让学生积累“信服、嫩芽、霎时、拆散、委屈、水波粼粼、各得其所”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母亲”、“我”、“妻子”、“儿子”的文段,提出自己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看法。 ②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优美句段,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能初步理解课文的寓意,体会到家庭中亲情的珍贵,并感受课文中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通过学生找出文中对“母亲”、“我”、“妻子”、“儿子”的描写,归纳人物形象特点;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优美句段,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难点是初步理解课文的寓意,体会到家庭中亲情的珍贵,正确把握作者所要传达尊老爱幼的主旨。 五、教学媒体或资源: 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5分钟 课堂导入 老师播放《Family》公益短片视频,并引出本节课学习的课文 学生观看视频 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到温馨的情感氛围,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准备 5分钟 检查预习 教师介绍课文作者、疏通生字词(PPT出示练习题) 学生完成练习题 用练习题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当场解决遗留问题,利于课文的顺利学习 5分钟 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教师出示相关问题(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经过、结果) 学生自读课文,并填写学习表格 学生在自读课文中感知全文,对相关问题的思考是对文章的进一步认识,并自主梳理文章内容。 15分钟 分析归纳人物形象 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四个主人公的形象 重新细读课文,小组合作探讨的基础上分析并概括文中人物形象(填写图表) 由文及我,通过再次细读课文,用心体会文中一家老小不同的角色;同时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以及对文章细节的熟悉和关注。 12分钟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了解文章语言特色 承接上一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对优美句段进行初步理解,品味语言美。 学生分小组讨论,找出优美句段并进行分析。 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揣摩优美句段,进一步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了解文章语言特色。 3分钟 课堂小结与延伸 小结(课堂内容及初步了解文章中心思想)并布置课后思考题(主要是对重点句段进行深入把握和探讨)。 学生完成课后思考问题。 循序渐进,承上启下,从上一环节探讨人物语言过渡至把握人物立场,,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深入理解重点句段,转向对人物情感以及课文主旨与内涵的思考,为下一课时做准备。 七、教学反思 《散步》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件很平常的生活小事,但是这件事背后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却不一般,要引导学生从表层升华到主旨内涵是难点。因此采取了先理解课字词再通过朗读与分析感受文章的方法,循序渐进,从整体把握课文到分析细节、于关键人物入手。但在教学过程中,有的环节在实施的时候宜有所侧重,需要做出适时调整;同时,学生的自身体验还不够丰富,教师的方向指引和总结很重要,要避免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散步》优秀教学设计 篇7一、定位: 本课的教学,要实现如下目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味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美和语言美,并学习以小见大的选材方法;学生自主诵读、体验、感悟、评价本文的主题思想,并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等活动,获得选材和语言表达的技巧;促成学生“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道德伦理意识的形成,进而获得有意的生命启迪。另外,根据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当今学生只知索取爱,不知奉献爱,“孝道”的传统道德意识普遍薄弱的现状,特拟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树立“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传统道德观。 二、切入: 激活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1、播放《常回家看看》歌曲 2、师讲述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天的故事 3、学生体验家庭亲情:尊老爱幼 4、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散步》的作者)的温馨家庭去感受一下“母慈、儿孝”的氛围吧 三、探究: 诵读设疑: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揣摩写作特色 学生概括读了课文后的最深的感受。(提示:主题、选材、语言等 (1)唤起社会“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 (2)以小见大的选材特点; (3)对称整饬的语言美……) 跳读理解:“我”这个人怎么样;妻子性情怎么样;母亲性情怎样;儿子性情怎么样(“我”:孝,妻子:顺,母亲:慈,儿子:听话) 品读探讨: 1、合作探究 探讨《散步》一文的“三美”即:人性美、景物描写的诗意美和语言美: (1)是从什么地方看出人性美的?[文中四人的性情:“我”:孝顺善良,关爱母亲:劝母亲散步、又熬过一冬、委屈儿子、背母亲;妻子:温柔贤惠:在外面,总听我的;儿子:听话:天真活泼,聪明伶俐;我的母亲:慈爱亲切,善解人意,爱护小辈(改变主意)。他们真诚善良,温和、谦让、体贴,是真善美的典范]。 (2)文章有哪几处景物描写?这样的景物描写给你的感受是什么?[两处: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新绿”、“嫩芽”、“冬水”……,第二处是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菜花、桑树、鱼塘……,这些景物蕴涵着美妙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给人的感受是诗意般的美。] (3)文章的语言美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试作分析。[一是情趣昂然:“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二是含义丰富:“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仅供参考: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其实,我们还可以读出儒家传统文化在这里的投影。儒家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讲究家庭生活以孝为先,信奉天下为公。作为东方君子,他除了追求个人及家庭的幸福之外,他一定会想到普天下其他人的幸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至理名言也一定铭记在他心中。这种文化价值取向也正是东方文化的核心所在。)三是句式对称整饬:“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这些句子语意对举与反衬,于平实中见灵气,在浅易中见哲理,韵味无穷]。 探究文章选材特点:作者独具匠心,聚焦祖孙三代散步的平凡小事,唤起人们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传统道德。(以小见大的选材方法) 2、全班合作交流各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成果,并接受其他同学的质疑和补充。教师也参与其中,或引导或补充,与学生平等对话。 教师小结:我们从《散步》这篇散文中品味了洋溢其中的人性美、景物美和语言美,也学到了以小见大的选材方法。那么除此以外,读了莫怀戚的这篇短文,你的心灵你的思想又受到怎样的触动呢?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愿同学们把这种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平时身体力行,把它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用心去孝敬你的父母,体谅他们的每一份苦心。记得唐代诗人孟郊曾写过一首“结天下人之心愿”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啊,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得到了关爱,而我们又回报给父母了多少呢?疼爱孩子是自然而然的人性,孝敬老人则不容易做到。学了本课,你的思想和今后的行为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让我们交流一下。 细读感悟: 1、组合作交流 (1)你认为怎样才能做一个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人呢? (2)、你的父母给予了你千般的爱,万般的宠,那么你做过哪些孝敬父母的事情呢? (3)、你看到或听到过哪些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事? (4)、我县电视台要采访我们班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典型学生,如果你被采访,你想说些什么? 2、全班合作交流各组派代表汇报本组探究成果,并接受他人的质疑和补充。评选出本班“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十位典型 四、拓展: 1、课外阅读“古今孝道”故事 2、两周后召开“我最孝”班会 3、月底召开“古今之孝”故事会(吴孟代亲供蚊噬、黄庭坚为母洗溺器、陈毅为母洗内裤……) 4、阅读课外书:读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冰心的《繁星》、《春水》 播放满文军《懂你》的歌曲,以结束本课 五、反思…… 附:(一)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天 董永原本是山东高宛县的人。东汉末年,藩镇割据,盗贼四起,董永看到山东不太平,就带着年迈的父亲,到湖北德安避难。没过多久,董父得了了重病,请医吃药毫无效果,离开了人世。董永悲痛至极,而且自己为避难漂泊之身,哪里有钱买棺埋葬父亲呢?无计可施。当地有位姓裴的富翁,闻而怜之,就借钱给他,让他买棺安葬了父亲。于是,董永卖身为奴,进了裴家。(这个情节是正史上记载的,根据当时的社会,是可信的。) 一天董永奉主人之命,外出办事。办完事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丰姿美貌的少妇,上前与他攀谈。少妇说:“你没有娶妻,还是一个光棍;我是个被丈夫离弃的少妇。看能否给你做妻子?”董永是个老实人,在当时社会来讲是个忠仆。他回答这位少妇说:“这件事,我自己不敢自专,须禀告主人”。少妇笑说:“痴郎,你怎么这样的怕主人?既是这样,我与你一同前去见你的主人”。董永乃带着这个少妇,同返裴家。裴翁作主他们的婚姻,令成夫妻。并让他们在一百天内,织出三百匹绢布赎身,做自由的农人。从此天起,这个少妇日夜纺织绢布,快速异常,非常人可及。一百天的前一天,将三百匹绢布交给裴翁,裴翁无话可说,按照他自己说的诺言,退给了董永的卖身契,由此,董永做了自由的农人。 董永方得脱离奴藉,少妇忽然向董永告别,说她马上要走了。董永哭着说:“你为我赎身的恩德,我还没有来得及报答,你怎么就抛下我走呢?”少妇答道:“你我夫妻一场,我也舍不得你。但是,我是银河旁的织女,天帝念董郎孝心,令我下凡相助,今百日缘满,当回去向天帝缴旨”。少妇说完便不见了。现在湖北省的孝感,原来叫德安,即是因为董永的孝心感动了天,所以改名为孝感。民间原始讲的这样情节,与后来《天仙配》中的情节不同,但都是崇孝的神话传说。《天仙配》其实是按照这个原始神话传说,夸张成为”老槐树开口做媒“的神话。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天,是《二十四孝》这本古书中的一孝,中国人都知道这个故事,代代以此激励为人要讲孝道。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看过中国的《天仙配》,这是我国有名的以孝为主题的戏剧题材传说。这本《重编二十四孝》,我们应该读读,古为今有嘛! 《散步》优秀教学设计 篇8教材解读 本文是莫怀戚创作的一篇散文,写的是一家人散步这一稀疏平常的小事,但却体现了温馨的亲情。一家三代人散步时出现分歧,最终归于和谐。这个故事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也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升入一个新的学段,情感丰富且面临着一次新的情感转型与定性,所以这篇文章中的浓浓的亲情可以激起学生心中对于亲情的强烈感悟。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不给情感贴标签,提倡自然流露真情。此外,散文语言浅易、平实、优美,七年级的学生可以自主品味语言魅力。同时,学生对于语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把握是有所欠缺的,教师应该适当引导学生抓住行文细节,让学生自觉思考把握人物形象。学生对于本文语言、人物、情感的学习是一个一体三面的立体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感悟作者一家人深深的亲情。 2、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3、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老舍有一部著名话剧《四世同堂》,四代人一起生活。现在医疗不断发展,人的寿命也相对延长了,那同学们的家里是几代同堂呢?那大家族在一起会在饭后有什么共同活动吗?有散步,好的请几个同学分享一下,你们再散步时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莫怀戚他们一家三代一起散步也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去文中看一看。 三言两语知文意 活动一:提问式扩充文意 1、师:5分钟快速摸读课文,请学生简单概括文章内容。 生:作者一家人在田野散步,出现分歧,最终和谐解决。 2、师:谁发生了分歧?(从原文中找) 生:奶奶和孙子(三代人)(两对母子) 师:什么样的分歧? 生:走大路与走小路。(pra:6) 师:谁能解决了分歧? 生:父亲(儿子)作者 师:为什么“我”能解决分歧? 生:“pra6母亲老了听儿子的,儿子还小听爸爸的” 师:最终“我”如何解决? 生:因为母亲年纪大了,决定委屈儿子。 师:最终走了那条路呢? 生:小路 师:选择走小路的原因? 生:母亲改变了主意。 (给大家几分钟时间重新理一理文章思路:除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之外,主要讲一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活动二: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pra3 朗读后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1、母亲老了,走不动了为什么还要她出来散步呢? 2、句子中母亲“熬过了一个严冬”说明什么? 3、“太迟了,太迟了”反映了什么? (再读一读,注意重要词汇) 明确:初春景色很美,母亲虽然年老但熬过一个严冬也期待着春天的到来,出去走走有利于唤醒她的活力,所以一家人出门散步。 七嘴八舌话家人 教师:刚才大家说到文中有四个人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样呢?首先,看看“我”,同学们说说文中的“我”这个人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 关于“我”:[5分钟] 你认为“我”是怎样一个人?(孝顺,善良的人) 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我”孝顺的段落或语句。(“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象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为母亲的身体着想,不把母亲当累赘,硬要母亲出来,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说:‘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见,知道母亲伴同“我”的日子不会很长,所以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这样,我们在阳光下背起了儿子。”)(板书:“我”:孝顺善良) 关于我的母亲:[4分钟] 文中的奶奶又是怎样一个人呢?(善解人意,爱护小辈) 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奶奶善解人意,爱护小辈的段落或语句。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母亲很害怕自己给儿子、孙子、媳妇造成麻烦,怕成为他们的拖累,所以宁愿一个人在家)(“但是,母亲摸摸孙儿母亲对我说”母亲很为小辈着想,不愿意为难自己的儿子,更不愿意为了自己而搅了一家人出游的兴致)(板书:母亲:慈爱亲切) 关于儿子和妻子:[5分钟] 教师:文中对妻子、儿子着墨不多,但他们也在尽自己所能维护着家的温馨和谐。那,请同学来说一说你对妻子、儿子的印象又如何呢? 学生小结教师评述: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也非常懂事,在爸爸作出决定后他欣然接受没有一点蛮横无理的态度。 教师:我们再进一步思索,从儿子身上有没有折射出家庭教育因素呢? (这家人有良好的家风,对孩子疼爱但不溺爱。我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亲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儿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长大后他也一定会像爸爸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教不如身教”,从小到大孩子就是在这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学生小结教师评述:从文中看,妻子很贤良,是位慈爱的妈妈和孝顺的儿媳。对丈夫温顺有理,对婆婆尊敬有加,对儿子关怀倍至。在她身上也渗透了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高尚情操。(板书:妻子:温柔贤惠)(板书:儿子:聪明乖巧) 教师总结:本文无论写谁,作者在字里行间都表达一种永恒的情感:亲情。(板书:亲情) 教师:通过对四个人物的描写,这个“亲情”又渗透了哪些情感?(“我”和母亲之间、妻子和儿子之间——母子情)(“我”和妻子之间——夫妻情)(母亲和儿子之间——祖孙情)教师:本文就围绕着这三种亲情表达了一个重大主题——(学生回答)互敬互爱、珍爱亲情、珍惜生命。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段落在文中是重要的线索段落起着过渡作用,使引文自然。在此处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并且以小组同学讨论的形式展开汇报,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 十年一品温此情(千言万语、一心一意、一呼百应) 活动: 1、文中还有哪些写亲情的句子? 2、那些句子可以看出我的'责任感? 作业布置: 写写自己和家人相处的一个小片段200字左右,要求情感真挚。 《散步》优秀教学设计 篇9学习目标: 1、朗读,较准确地评价作品人物,体味人性美; 3、合作、探究学习,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特别能品味美文的语言。 4、写作短信,表述并感受浓浓的亲情。 学习方式: 朗读、品味、讨论、质疑。 学习步骤: 一、导入: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今天,让我们步入一个家庭,去感受这个四口之家浓浓的亲情。 二、朗读课文 三、课文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它是以爸爸的口吻来叙述的,谁能以文中小男孩的身份给同学们讲述这个故事? 四、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以小男孩的身份说说我有一个什么样的奶奶、爸爸、妈妈。爸爸孝顺、有责任心奶奶仁慈和善良、爱孙子妈妈温顺明理,也孝顺我乖巧、懂事 五、请谈谈这个家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和睦,温馨。互相体谅、关爱家人。这是个互敬互爱,充满着骨肉之情的家庭。这个家庭是非常团结幸福的,他们都能顾全大局,为他人着想。 六、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把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进行讨论(提示:从关键句、关键词入手,注意语言的品味)(学生读书,圈点、勾画,讨论。每个小组可由一人记录通过讨论所形成的问题)。 七、学生把有关问题提交上来,老师归纳组合,讨论发言,共同探究。 八、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九、迁移拓展,抒写亲情,发短信给至亲。请同学们按照屏幕上的要求,以亲情为主题,发一条短信,写一段50字以内的温馨短语,把它发给你的亲人…… 十一、结课同学们,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一个家庭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啊! 十二、布置作业 1、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2、读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冰心的《繁星》、《春水》。 《散步》优秀教学设计 篇10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课文主题为亲情,所选课文都是围绕着有关亲情和家庭生活,《散步》正是体现着浓浓亲情一篇,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进入牧歌式情景,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因此,本文在全套教材中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意味。同时借鉴举轻若重、以小见大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字里行间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思想感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重要阶段,他们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但同时缺乏良好观察生活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对散文知识了解知之甚少,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误导,许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家庭道德伦理准则。 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方法学习,通过朗读、圈画、质疑、小组讨论、比较研究与拓展强化,从中对散文有初步了解和鉴赏;体会课文浓浓亲情,并从中感悟出正确家庭伦理道德准则。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渲染亲情 我们的父母为了抚育我们成长,为了生活付出了艰辛的代价和劳动,有道是,没有衰老的残酷怎会有青春的亮丽?父母终有衰老的一天,孱弱的身躯再也担不起生活的重担。作为儿女,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赡养老人。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莫怀戚看他们一家搀扶母亲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大屏) 二、读文生情,整体感知 1、师配乐朗诵,学生初步感受亲情。 ⑴标出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⑵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抢答文中六要素。(大屏) 3、自读课文,理解亲情;另拟标题,说明理由。(鲜花献给可敬的人,准备事物鲜花,小组交流后指名学生手握鲜花到讲台回答。)(大屏) 4、请为文中的人物戴上合适的修饰“帽子”。(指名回答,大屏) 三、品读课文,感悟亲情 学生自己找出认为文中最美、最能表现亲情、最有深意的句子读一读。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你是怎样理解“慢慢地,稳稳地”这两个词的意境的?(大屏,指名答) 四、小组讨论问题: 1、为什么“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是整个世界”?齐读体会一下句子的含义 (从字面上看他们走得很小心,很仔细,害怕母亲摔跌,这个形象很有象征意义,中年人既要善待衰老的生命,又要爱护幼小的生命这样承前启后的责任。也表现我国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整个世界”是否大词小用?表现我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屏,指名答) 2、你认为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大屏,指名答。师板书:孝) 3、师小结: (1)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我一家四口人或者祖孙三代; (2)一家四口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后发生分歧,结果我的母亲顺从我的儿子走小路,体现一家人的和睦互敬互爱以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大屏,中心,齐读) 师:过渡语:这样的画面美不美?让我们也融进这个温馨和睦的家庭,去感受它美,好不好? 五、小组合作,品读课文,美点寻踪,师通过大屏点拨。(大屏,指名答) 《散步》,美在......为什么?友情提示:美在语言、景物、行动、亲情...... 师:提要求前后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把讨论结果写下来,每组推荐组长发言、点评) 1、小组讨论,教师参与,点评讨论情况。 2、明确:人性美,亲情美如:和睦温馨美 如第四段,齐读体会指导朗读(大屏) 为什么美在写景?与前文写母亲有没有关系? 有,因为母亲战胜了寒冬,战胜了疾病,我希望母亲也像这春天的万物一样充满生命的活力,作者触景生情,联想到生命,感悟到生命(大屏) 告诉我们人生的哲理----要珍爱生命 菜花桑树鱼塘(第七段热爱生活)指导读(大屏) 小结: 所以作者选择初春有生命力的季节去散步,可见文中的景物描写也不单是为写景而写景,也包含我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的一片孝心。 语言朴实美,特别是语句的形式显得整齐匀称,读起来连贯流畅,富有形式美,增强了表达效果。 板书:人性美??景物美??语言美 幻灯展示:教师示范语言对称美,将书写美结合,并由学生抄写积累 小结: 《散步》这篇散文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所写的是散步,这样一件小事,作者却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浓浓的亲情。 六、讨论: 本文的写作特点(大屏:以小见大?一波三折尺水兴波?借景抒情) 师过渡语: 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真切感人的关爱。它不仅在莫怀戚的家中,它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七十多位诺贝尔获得者在联合国会议中达成共识:拯救21世纪全人类最好的方法:在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当中那里才是全人类的希望,因为它符合人性——人类的天性: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可把人类带到和平﹑幸福﹑安乐,21世纪必定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纪!“孝悌”排在了首位,可见,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意义深远! 英国哲学家培根也曾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愿同学们把这种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平时身体力行,把它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用心去孝敬你的父母,体谅他们的每一份苦心。 齐读:《如果爱是左右手》 亲爱的同学们: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 《散步》优秀教学设计 篇11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浓厚感情。 2、品读含义丰富的语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满溢亲情的浓浆,纵然是一次极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到温馨的亲情。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向南方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二、自学指导——预习与交流 1、读准下面这些加点字的读音。 散步(sàn)熬(áo)咕咕(gū) 分歧(qí)霎时(shà)粼粼(lín)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信服:相信并佩服。 各得其所: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3、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年生,重庆人。当代作家,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用多种体裁创作,以小说见长。著有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诗礼人家》,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三、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把握温和、亲切中含着庄重的语气和平稳的语调,声音不宜过高或过低,并思考下列问题。 1、散步的地点在哪?哪个季节?哪些人物散步?散步时发生了什么? 散步的地点是:田野;散步的季节是:初春;散步的人物有:“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散步的过程发生了分歧。 2、分歧是怎样产生的? 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3、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走大路。母亲固然听儿子的,但在这种特定的情景下,更爱孙子,“变了主意”走小路。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4、在解决分歧的过程中,谁做得最好?你可以看出谁的权力最大?研讨中对每个人物作简要的分析并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注意品评,读出感情。 (1)可以说每个人做得都好,因为“我”:孝顺善良;母亲:慈爱亲切;妻子:温柔贤惠;儿子:聪明乖巧。 (2)家庭成员之间不存在权力的大小,他们之间好像构成了一个循环的关系链,那是因为有亲情。作者在字里行间都表达出这种永恒的情感,阐释了一个重大主题——互敬互爱、珍爱亲情、珍惜生命。 5、在解决分歧时“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 答: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文章告诉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所以“我”感到中年人的责任重大。 6、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儿子对于“我”和妻子来说,背起来应该很轻松,可为什么我们都走得很慢很仔细? 答:“我们”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人的尊敬,对小孩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7、这是怎样的一家人? 答:互敬互爱、温馨幸福、融洽和谐、尊老爱幼。 (二)深层探究 1、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答:这句话表达了文章主旨。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为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2、这篇短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 答:大词小用确有好几处。一处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一处说面对“分歧”,“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一处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一处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样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出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即:对家庭的热爱,对亲情的珍惜和重视。 3、作者选取“散步”这个生活的一角,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逐步展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和睦、互敬互爱的关系。那么作者是怎样由小见大,从平凡的事中挖掘出深意的呢? 答:通过散步,体现美好的家庭生活,写一家人的互敬互爱。“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我小时候是一个乖孩子,很听母亲的话;母亲现在老了,而我已到中年,母亲很尊重我。母子之间互相尊重,相处和谐,充满骨肉之情。“我的母亲老了……她总是听我的。”母亲老了,尊重我的选择;儿子还小,习惯听我的话;妻子呢?在外面往往听从我的意见。一家人互敬互爱,非常和谐。 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祖孙三代的感情。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我经过思考决定:“走大路”。大路平坦,方便老人,反映了我对母亲的尊敬。母亲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小路崎岖,孩子感兴趣。母亲慈祥,想让孙子高兴,改变了主意,反映了老母亲对孙子的爱护。 (三)语言品析 1、写景的句子 (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段文字描绘了新绿、嫩芽、冬水,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写得富有诗意,读后使人似乎闻到了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表现出勃勃的生机,同时也衬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心情。 (2)她的眼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充分展现了母亲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同时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2、传情的句子(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师生适时点评) (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现。“正因为如此”一句,又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话是不会这样说的。由此可以明白,表现什么样的情态,就要用什么样的语言。 (2)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比得多妙!从内容上说,有回环的关系,把母子关系一下子追溯到几十年前,把母子二人温顺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3、对称的句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来,体会它们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1)有的浓,有的淡。 (2)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3)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4)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5)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6)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7)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作用:语言精美,两两对称,整齐和谐,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4、含义深刻的语句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是家庭主脑,如果处理不好母亲、儿子两者间的“分歧”,会影响家庭和谐。“我”把这种“分歧”的处理看得很重,可见“我”对家庭的重大责任感,表达了“我”对母亲、儿子两人浓浓的亲情。 【小结】本环节意在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美点,引导学生学会寻找“美”的感觉、表达“美”的感受、增强“美”的判断、注重“美”的咀嚼,以此帮助学生养成一种阅读习惯,拓宽学生观察课文的角度与视点。同时指导学生以后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样的语言,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要的只是一份朴实自然,一份真情的流露。 (四)写作技巧 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技巧?有怎样的作用? 生甲:以小见大,小题大做,大词小用。文章以平常事来探讨家庭伦理中的大原则,中年人在家庭中的作用,由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行为到原则,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几处大词小用更有利于主题的表达,展现了作者的匠心。 生乙:尺水兴波,一波三折的写法。母亲不愿散步却让“我”劝出来了,大小路的分歧及其解决——“我”决定走大路,母亲却改变了主意。亲情、伦理、人性的亮丽之光在波谷与波峰上折射得熠熠生辉。 生丙:语言平易朴实却生动活泼,内涵丰富,音韵铿锵。全文无生僻华丽的词语,更无令人费解的句子。不少句子充满着生活的情趣,表现了家庭的幸福和温馨,不少句子言微意远,意在言外,含义丰富。句式的整齐与错杂,语意的对称和反衬,似乎都是信手拈来,于平实中见灵气,在浅易中见哲理。 四、板书设计 开篇点题:写一家人一同在田野上散步 散步散步路上环境情趣 化解分歧——表现亲情 五、拓展延伸 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请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和同学们分享。 【交流】把遥控器交给爷爷奶奶;主动将台调到戏曲节目频道。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