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
范文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精选11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篇1【教学目标】 1.把握本文的中心论点及作者的论证思路。 2.把握文章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章的多句名言。 4.结合自己的学习情感体验,理解“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的论证方法及思路。 2.结合自己的学习情感体验,理解“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点拨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意点出“敬业” 二、寻找论点,理清思路 1.学生默读课文 2.学生勾画出文中的关键句或中心句 预设: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工作 第一要敬业 凡职业都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 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苦乐全在客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凡职业也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敬业即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3.将原来的句子缩减为五句话 预设: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先说说有业之必要 第一要敬业 第二要乐业 乐业即责任心,敬业即是趣味 4.明确论点: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5.理清思路,明确三者的关系:有业——敬业——乐业 有业是基础,敬业是良好态度,乐业是最高境界 三、合作整理,发现方法 1.分组讨论,以“我喜欢第几段,因为这一段有( )的论证方法”的句式讨论文章的论证方法,要求句式中包含某一段,理由中须涉及到论证方法 2.积累文章中出现的名句,展示,并齐读 安其居乐其业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难矣哉 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四、自由讨论 1.你认为你的“业”是什么?你如何做到敬业与乐业? 2.你觉得学习乐吗? 五、教师寄语 敬重学业,乐于学业,就会迎来丰收好季节! 【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 敬业与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乐 业 敬 业 有 业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篇2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并积累所引用的经典、格言,体会演讲词语言的特点。 2.引导学生理清全文的行文思路,分清观点和材料。 3.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用事例和道理来阐明观点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以读促思。 2.利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3.组织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大胆质疑,辩证地理解课文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深入领悟“敬业与乐业”的内涵,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用敬业乐业的精神对待学习和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全文的思路,作者是如何运用事例和道理来证明观点的。 2.引导学生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内涵,联系实际用敬业乐业的精神对待学习和生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所提出的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实际正确认识职业与人生价值的实现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 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思考问题。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导语:在一次奥运会中,马拉松比赛庆祝胜利的典礼早已结束,坦桑尼亚的选手艾克瓦里才吃力地跑进了已经几乎空无一人的奥运体育场,他是最后一名抵达终点的选手。他的双腿沾满血污,绑着绷带,他努力地绕完体育场一周,跑到了终点。著名的纪录片制作人格林斯潘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问艾克瓦里,为什么要这么吃力地跑至终点? 这个年轻人轻声地回答说:“我的国家从两万多公里外送我来这里,不是叫我在这场比赛中起跑,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敬业和责任的深刻内涵,同时他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敬业与乐业》就是宣讲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一篇文章,这是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在职业学校对在校的学生所作的演讲词。让我们去聆听先哲的教诲,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 展示课件并展示艾克瓦里的图片素材。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一个人应该如何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二)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学生默读课文,并根据教师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1.作者所认为的“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中的“如此”是指怎样的生活?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的? 3.划出文中表明各段之间起过渡联结作用的语句,梳理全文的行文思路。 【设计意图】用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全文思路。 (三)深入探究,领悟品味 教师出示问题,引导进行品味。 1.作者在论证“要有业”“要敬业”“要乐业”这些观点的时候列举了哪些例子?讲了哪些道理? 2.文中引用了大量经典语句、格言,找出并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并说说这些材料所证明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3.品味本文演讲和口语特色。 (1)文中在引用古籍名言时,怎样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的?还有哪些语句如话家常? (2)作为一篇演讲稿,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作者很注意和听众进行现场交流? 【设计意图】1.通过分析作者证明观点所运用的方法,进一步理清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联,从而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内涵。2.通过品味语言,了解这篇演讲词的语言特点。 (四)质疑问难,思辩拓展 1.教师导语并设计问题:文中作者在谈到“要乐业”这个观点的时候写到“‘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我们的身边也常常听到同学抱怨“学习好苦啊”,如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劝导他要乐学。 2.文中作者认为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政治家“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是同一价值,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不同意见的小组拟定一个简单辩论提纲,展开辩论。 3.小组内交流:你未来的理想职业是什么?你将怎样对待这份职业? 【设计意图】1.通过解析作者的论证过程,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充分有力的论证。 2.让学生能尽情地参与讨论,发表看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在思辩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课内外迁移,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五)布置作业 对家人或熟悉的人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自己职业或学习的态度,思考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如何做一个将责任和趣味统一起来的人。 【设计意图】了解不同的人的职业观,进一步思考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篇3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征引、旁骛、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等词语。积累记诵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2、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3、学习“总——分一总”的结构。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4、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梳理出作者的论证层次,体会并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从中受到人文熏陶。 2、从文章结构人手,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阅读议论文的方法,理解本文举例论证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梁启超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宣讲,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 1、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2、学习“总——分一总”的结构。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三、教学难点: 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旨意。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研讨探究法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谈话:同学们如果现在你正面临着对未来职业的抉择,你会选择哪种职业呢? 看来同学们的理想都非常的远大,今天我们一起去聆听梁启超先生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敬业与乐业》(板书课题)虽然时隔七十多年但想必同样会给同学们许多启示。 (二)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梁启超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他与康有为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三)演讲的基本知识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思考演讲稿与一般议论文章的异同 相同点: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分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是举一些事例来阐述观点,这种方法叫举例论证(又叫摆事实); 道路论证是讲一些道理来阐述观点,这种方法叫道理论证(又叫讲道理)。 不同点: (1)、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四)介绍学习目标: (五)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朗读课文,积累字音字形,词语解释。圈点勾画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就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接下来,文中围绕主旨谈了哪几个问题?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联系?由此给文章分部分。 ——梁启超引用《礼记》和《老子》中的格言,“断章取义”归结出“敬业乐业”的主旨后,分别淡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 ——“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强调了“有业”是做人之本。“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致志、心无旁骛,“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价值。 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 第二部分(第2~8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 第一层:(2~5)论述有业之必要 第二层(6、7)论述“敬业”的重要。 第三层:(8)论“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六)小结:本文作者运用总分总的结构,论述了“敬业乐业”这一中心思想,结构清晰。 附板书: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1、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乐业是不二法门总 (2~5)论述有业之必要 2~8论述敬业乐业的重要性(6、7)论述“敬业”的重要。分 (8)论“乐业”的重要。 (9)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总 第二课时 (一)检查上节课内容 1、词语解释 2、文章结构 3、文章中心 (二)朗读2~5段,思考 1、概括内容: ——有业的必要性 2、中心是“敬业与乐业”为何用4个段落的内容来写有业的必要性? ——有业是敬业乐业的前提。 3、体会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有业之必要的? 讲道理孔子:说明无业的害处 举例论证百丈禅师:说明世界上还有以有业为重的人 4、作者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的用意是什么? 说明人人都要有正当的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 5、作者在说明有业的必要性时,运用了什么结构? 总——分——总 (三)朗读第6、7段,思考 1、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文章分哪几个层次来论述的? ——要敬业 2、思考:什么是敬?什么是业?为何要敬业?怎样做才是敬业? 1)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2)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3)一方面,劳动是人为了获取生活资料,为了谋生的手段。另一方面,正因为劳动,才使得生活有意义。 4)忠实 3、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敬业的重要性 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四)朗读第8段,思考 1、概括内容: ——乐业的重要性 2、理清作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 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 4、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作者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五)朗读第9段,思考 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六)小结 看来我们的同学已经领悟了梁启超先生演讲的真谛并深受他的感染,那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对待学习呢?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只要努力,就会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是金子无论在哪儿都会发光的。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篇4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 2、理清本文的结构,理解本文的主题。 3、学习本文条理清晰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 对课文中“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 1、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 2、演讲与口语特色的体会。 教学方法: 读议展点练 第一课时 资料补充:演讲的基本知识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同时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②思维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自主学习: 一、问题导学: 1、走近梁启超(查阅资料,把你知道的有关作者的知识写在下面)。 2、找出文中生字,通过查字典,能说出生字的音形,找出文中你认为比较重要的词语,查出意思,背给同学听。 3、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 4、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论点是什么? 5、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6、本文在论证论点时,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7、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段): 第二部分(第段): 第三部分(第段): 二、自学检测: (一)填空: 1、《敬业与乐业》选自《》,作者(),中国近代()派代表人物,与其师()一起领导了著名的“()。 2、这是一篇(),一开始,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和道家经典《》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的论点,围绕论点采用的论证方法是()接下来,分别谈论了()、()、()的重要性;最后,又用()和()总结全文旨意。 (二)、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 旁骛()拣择()衔着()承蜩()佝偻()亵渎()强聒不舍()粘蝉()层累() (三)、解释下列词语 ①断章取义: ②不二法门: ③安居乐业: ④强聒不舍: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篇5教材分析 《敬业与乐业》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本文紧扣中心“敬业乐业”展开论述。开始援引古籍提出中心论点,阐明“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论述有业之必要,再转入论述主体,分别从敬业和乐业两方面逐一论述;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收束全文。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学习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敬业乐群、安居乐业、断章取义、不二法门、言不及义、亵渎、强聒不舍”等词。 2.体会演讲词的文体特点。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能力目标 1.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地论述自己的观点。 2.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建立快乐学习观:尊敬学习,就是尊敬自己。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2.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突破方法:通过范读、跟读、自由读等方式体会演讲词的特点。本文教学拟设一系列紧扣文本又贴近生活的话题,在对话中推动学生的阅读、思考和探究。 难点: 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突破方法:结合练习四,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和辩论;还可以结合练习二提出的两种论证方法,进行小论文或辩论提纲的写作。领悟作者精神旨意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体验,同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背景,来领会梁启超提倡“敬业与乐业”的良苦用心。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篇演讲词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大量引用经典、格言。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课文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演讲的口语特色。 2.研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研讨,深层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同时对文中的观点大胆质疑问难,辩证理解人生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判质疑能力。 第1课时 一、问题设计、情景创设 设计(一) 由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体验导入:问:你什么时间最快乐?(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问:雷锋日记中有一句话“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你从这句话中想到了什么? 问:牛顿在实验室作实验时忘了吃饭,居里夫妇在艰苦的环境中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发现了镭……这些科学家们为什么能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小结:他们不仅有伟大的理想,更有一种执著的敬业精神。他们以劳动为快乐,以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人类创造财富为快乐,这是值得每一个人学习的可贵的敬业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教我们“敬业”“乐业”的文章。 设计(二) 米卢在担任中国足球教练时,曾讲过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启迪的不仅是奋进中的中国足球,更引发了人们对生活态度、处事原则的深层思考。“态度”是一切事情能否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我们的学习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让我们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先让学生简单介绍自己了解的梁启超。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并点明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并做好标记。 多媒体投影需要注意的词语,让学生读写: (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3)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句或一段。断,截取。章,篇章。 (4)不二法门: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5)言不及义: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 (6)亵渎:轻慢,不敬。 (7)强聒不舍:唠叨没完没了。 在读写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几种方法帮助学生尽快、正确地掌握,比如让学生自己寻找最容易写错的字词并提问,或者个别同学在黑板上听写,也可以是同桌两个人相互提问的方式。 教师介绍有关演讲的常识。学生边记边思考,并且联系在电视中所看过的大学生演讲比赛等节目来体验、理解。 2.自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点勾画文中表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看法的语句。对文中作者的观点体会最深的是哪一点?请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表对作者观点的感受,小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先让学生来解决,因为有的问题,这个学生不会,可能别的同学恰恰理解得比较到位。找一个小组把组内梳理的文章结构提交全班,有不同意见可讨论。教师可以借梳理文章结构,解决学生的疑惑点,加强学生对议论文结构的认识。 分析:本文共九段,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式,开头部分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与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题目的来源,揭示全篇的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8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本部分是全文主体,分三层进行论述。 第一层(第2~5段):论述有业的必要。 第二层(第6~7段):论述敬业的重要。 第三层(第8段):论述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学生分小组声情并茂地朗诵这篇演讲词,甚至可以走上讲台做模拟演讲式朗读。试找出并积累几条自己认为论述敬业与乐业最精彩的警句,让学生体会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课文论述为什么要敬业时,举大总统和拉黄包车这两件事论证;论述怎样做到敬业时,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政治家建设一个共和国、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以两种差距悬殊的职业作比,对比鲜明,说服力强。试仿照这种举例论证的方法,为课文第3、4段再写一组类似的论据。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举事例的论证方法。 三、学生再读全文,思考探究问题 学生再次带着问题朗读课文,然后讨论,全班交流,学生互相评论补充,明确问题要点: (1)演讲开始,作者就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接下来,文中围绕主旨谈了哪几个问题?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联系? (2)演讲最后,作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趣味”,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那么,你认为“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3)本文的写作特色和语言特色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梁启超引用《礼记》和《老子》中的格言,“断章取义”归结出“敬业乐业”的主旨后,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 “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强调了“有业”是做人之本。“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价值。 (2)“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3)写作特色:论证说理,引经据典。 语言特色: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 四、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的学习目的主要是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怎样层层深入地论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了解演讲词的文体特点。 五、布置作业 1.文章告诉我们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在作者众多的观点中,你是否有自己的疑惑或者不同见解? 2.反思自己在学业中的种种态度和做法,谈谈学习本文后的启发。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由落实上节课的作业入手 上节课同学们靠自己的力量疏通了文意,理清了文章思路,还感受了演讲词的写作特色和语言特色,这堂课我们结合“学习”是我们学生的“职业”这个实际,看大家能否谈得更真切、更精彩。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学生仔细研读课文,品味语言的巧妙之处。 先是学生发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解答,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可作适当引导。 1.首先是设问巧妙: ①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②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③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④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⑤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 2.其次是语言的妙处:“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有一种不可辩驳的力量,但话又说得很委婉;“我深信”“我盼望”,没有生硬的号令,但谁又能不听他的呢?作者将“敬业”和“乐业”转化成了“责任心”与“趣味”,去生就熟,去繁就简,全然一智者形象。 三、学生合作研讨,质疑问难 1.学生默读课文。 2.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把自己的疑惑点提交小组,讨论思考。鼓励其他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解答,教师可作适当引导。预设学生的疑惑点有: (1)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中的“业”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吗? (2)文中说,人必须“为劳动而生活”“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你的理解。 (3)品味“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表达效果。 学生研讨探究,教师相机点拨: (1)文中“业”的含义并不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所以,“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2)作者“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说法值得质疑。人类或个体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劳作”,“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还在不断提高。正如“人不是为吃饭而生活”一样,人也不是“为劳动而生活”。其二,人既然是社会动物,其职业地位、从业心理就不可能不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在特定的时代,拉黄包车的,即使再敬业,也要饱受欺凌、困苦卑贱(如《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与大总统的生活判若天壤。这时要求拉黄包车的要安心、乐于拉车,可能吗?合理吗?梁启超认为,木匠与政治家、挑粪的和军人,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这个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在现实社会中,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能够在意识领域里真正消除等级的鸿沟。 (3)品味:就是“所有的职业都神圣,所有的职业都可敬”。前句是由上文事例得出的结论,后句是由结论得出的观点,自然回答上文设问:“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双重否定句更显立场鲜明。 3.教师发问: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 学生即席发言交流,鼓励学生讨论,踊跃作答,其他学生评析。教师适当点拨:那些普通人做的琐事,很多都忠实圆满地完成,他们都可以称为“天地间第一等人”。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 四、体验反思(多媒体出示) 1.课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 此问题意在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评判疑能力,辩证地理解人生问题。所讨论的问题比较复杂,应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来把握讨论的深度。 组织辩论赛: 教师依据学生情形,组织辩论双方,由班级学习委员担任本场辩论主席,教师作适当点评。辩题:想当元帅的士兵是好士兵,安于职守的士兵是好士兵。 小结:课文中,作者认为任何职业不分高下,是劝告那些“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的人们,要脚踏实地、勤恳敬业,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进而体会职业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从现实的个人生活幸福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安身立命(儒家),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平和(佛家)。 拿破仑的名言,则是为了激励人们树立远大抱负,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勇于向命运发出挑战。另一方面,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职业分工的确有“尊卑”之别,任劳任怨地“敬业”未必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与获得尊重。这时候,还要让职业卑贱者“敬业乐业”,不仅不太可能,而且有维护既有等级秩序之嫌。拿破仑的话也有问题:在一支部队里,元帅只能有一个,士兵却需要千千万,如果每一个士兵都不安心做士兵,都怀揣着元帅梦,那么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也大为可疑。毕竟,社会所提供的“元帅”职位是少之又少的,如果大多数“士兵”想当“元帅”又当不了士兵,人生岂不尽是一场失败? 可见,两种说法适用的语境有所不同,反映的人生观也有区别。如果说,梁启超教导人们要忠于本职、不可好高骛远,体现了隐忍而自敛的中国人生哲学,那么,拿破仑鼓励士兵要争当元帅,则是典型的西方个人本位的进取型、外向型人生观。 2.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说一说什么是真正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快乐。学生谈体会。 本环节采用学生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师作适当发问、引导、点评。 五、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1.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意深刻的句子,制成资料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阅读感悟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2.结合“学习是我们学生的职业”这个实际,深入解读,谈谈感受。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进行自省式阅读,鼓励有独特见解,进行个性化表达。 3.请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教师可以自己的教育快乐观证明职业是有趣味的:“在浅薄浮躁与急功近利的今天,语文给我回肠荡气的情感,给我美的升华,语文是我生活里一幅永恒的图画。在语文园地里耕耘,我快乐!”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快乐学习的观点。 六、布置作业 1.作者教我们怎样感受职业中的趣味,你平时有这种感受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2.作者说“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你同意吗?既然这样,你如何看待跳槽现象? 把上面的感受和观点写在练笔本上。 资料链接 作者资料: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十七岁中举,后随其师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事败后流亡日本,在当地创办《新小说》杂志,并与孙中山等革命人士来往密切。回国后又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宪政。1920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任教授,并专心著述。梁启超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 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梁启超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坛上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 二、演讲的基本知识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教学反思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年代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把目光投注到了学生个体终身发展的主板上,让我学生的自省意识,贯穿于教学始终,眼前的学生到将来的职业,因此,这不仅是一堂语言训练课,更是一种职业道德教育的启蒙。“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要用足用活”。本课教学充分发挥课文的“例子” 作用,以读促思,以读促写,并且是由浅至深地写,完全以文本为依托,循序渐进。读、思、写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师生同读、同议、同讲、同评、同写,促进语文能力的迁移。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篇6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敬业乐业精神”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难点: 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上节课同学们靠自己的力量疏通了文意并理清了文章思路,还感受了演讲与一般议论文的两点不同,这堂课我们结合“学习”是我们学生的“职业”这个实际,看能否谈得更真切些,精彩些! 出示多媒体课件 1、复习课文中的几个问题:有业、敬业、爱业。 教师投影上节课的内容,同学们回忆上节课所讲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加以阐释 2、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 在有业、敬业、爱业的基础上,同学们理解回忆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个环节采取合作回忆法,相互讨论,由学生说答案,教师最后加以明确三者的地位: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 3、本文的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教师引导同学们回忆议论文的几个要素,并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全班齐读中心论点) 二:进入新课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6-7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述敬业的必要性的? 什么是敬业? 为什么要敬业? 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要学生回答怎样论述敬业的必要性有一定的困难,于是投影如下三个问题:1、什么是敬业?2、为什么要敬业?3、怎样才能做到敬业?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在课文中寻找答案,教师找小组代表起来回答分享答案。教师一边巡视,一边参与小组合作,可以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 明确:1、什么是敬业?引用朱子的话做理论论据 2、为什么要敬业?列举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作事例论据 3、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引用《庄子》、曾文正、孔子和法国学者的论述做理论论据 (教法分析:朗读时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方式,离开朗读,语文教学便枯燥无味,失去了学习语文的价值,在朗读中引出新课内容,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可以在文章中找的,师先投影问题,让学生朗读过程中有目标,同时也能把握朗读时的重点。) 2、课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的第一等人。”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发现像作者所说的天地间第一等人? 师:生活中有许多我们敬畏的人们,如:岳飞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敬畏学习;居里夫人献身科学值得我们学习,抗日战争中的战士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值得敬畏,航天英雄……身边的英雄可谓是不胜枚举,你们觉得他们是我们课文中的第一等人吗? 生:是 师:那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人能堪称天地间的第一等人。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起找一找身边的第一等人。 生讨论 教师巡视并指导提示:可适当提示学生从同学、朋友、家人、老师以及电视节目里出现的人物。 假设生答案:班上的同学,明星、医生、环卫工人、教师、父母等 教师投影:各个行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照片:教师、医生、邮递员、环卫工人、学生、战士等等 (教法分析:1、这一环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身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2通过相互讨论,提高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中获取知识,3、PPT展示图片给以更为直观的展示,知道了天地间第一等人生活的价值与意义,并引导他们学习“第一等人”的敬业精神)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八自然段,用笔勾画下自己喜欢的句子。 (1)分享句子,阐明喜欢的理由。 (2)全班齐读句子 师:有人说,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火眼精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八自然段在朗读的过程中勾画下自己喜欢的句子并且分享给你小组内的成员们,并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生读课文(独自朗读读、合作读、默读、略读……) 读完课文后就讨论 全班合作交流。 教师点评 (教法分析:每个学生朗读的方式方法是不一样的,有的喜欢一个人读,有的喜欢合作的,这一环节这样设置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特点,通过自主学习,自己找问题,自己解答,在合作中学到知识,提升自己,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作者是怎样论述乐业的? (1)从劳苦中找快乐来。 (2)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师提出问题:作者是怎样论述乐业的? 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找答案,教师提示寻找关键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师提示:乐业的关键是什么? 生:快乐 师:怎样才能做到快乐?生活中你们不快乐的时候是怎样让自己快乐的? 生纷纷讨论 假设答案:记笔记、听歌、画画、打球、吃东西…… 师:要快乐就是说我们先要聪不快乐中走出来,和我们课文中的那句话相似? 生:聪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师:要做到乐业还应该怎么做? 生: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师明确:作者是怎样论述乐业的?(1)从劳苦中找快乐来。(2)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师引导:课文中还讲到了怎样来培养趣味?请同学们略读课文找一找关键字 生:身入其中、奋斗前去、比较骈进、省却烦恼 三、合作探究 1、文章最后谈到“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讨论明确: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他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2、看来,我们已经领悟到梁启超先生演讲的真谛,并受他的感染,那我们究竟应怎样对待学习呢? 合作讨论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话想对同学们说? 四、课堂小结: 结束语:同学们,通过朗读,讨论,我们对课文有了深层的理解,对人生与事多了一些思考,也希望同学们用文中所说的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去实践生命的价值。 五:作业设计 体会演讲特色,以“乐学”为话题准备演讲稿。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篇7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2.学习这篇演讲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的特点。 3.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2.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3.理解文章应用的材料和列举的事例。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引入课文《敬业与乐业》。 二、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本段末尾的"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生动有力地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三、四段。课文第三、四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可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思考:(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 (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明确: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四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2.朗读第五、六段。这两段论述"乐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二层。 思考: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明确: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五、学习第三部分 学生朗读第七段。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广趣味"就是"乐业"。他认为做事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二、问题研究 1.应该怎样理解“业”的含义?需要引导学生注意:“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因此,“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指出这一点,可以扩展梁启超主张的适用范围,也有利于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阅读文本。 2.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 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背景,来领会梁启超提倡“敬业与乐业”的良苦用心。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三、探究活动 (一)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生的回答无论是赞同还是不赞同,都可以;关键在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做资料卡片。 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制成资料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卡片的类型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四、小结 1.中心意思:这篇演讲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2.写作特点。 (1)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这篇讲演词开头提出了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2)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讲演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五、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六段。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篇8【教学目标】 1、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积累警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引入新课 由本人梁姓引入作者梁启超。学生读页下注。 二、一读文章,读通文意 要求: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文章主要谈了几个方面的问题? 三、二读文章,读出精彩 1、文章中哪些语句最能打动你的心灵,或者给你的启发最大? 2、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名言警句,你最喜欢哪些?给大家5分钟,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背诵最多的句子。 四、三读文章,联系生活 1、我的邻居经常对他的小孩说这样的话:“你不好好读书,将来扫大街去!”请同学们运用文章中作者的语言来批判这种观点。穿插杜鲁门当选总统时,记者采访其母亲时说的一些话。 2、现在有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经常泡网吧,打游戏。梁启超在文章中说,“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并且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理由。请你也参照这种写法,说说学习是有趣味的,劝诫这些同学。动笔写一写。 五、四读文章,读出自己 谈谈读了这文章,自己有何收获。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篇9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字词 2.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知识,把握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作者的写作思路 能力目标 1.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等论证方法 2.培养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建立快乐学习观:尊敬学习,就是尊敬自己。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2.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方法 诵读法、研讨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一组图片供同学们欣赏,讨论并交流心得。 师概括:图中的人物都肩负着神圣的使命,虽然工作环境、性质不同,但也有其共性存在,同样令人感动。今天我们来学习《敬业与乐业》。 二.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 旁骛( ) 拣择( ) 衔着( ) 承蜩( ) 佝偻( ) 亵渎( ) 强聒不舍( ) 骈进( )妥当( ) 层累( ) 2、作者及文体简介 a.作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b.文体 明确:这是一篇演讲稿(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在问文体上属于议论文的一种。同学们集体回忆议论文的相关知识。 3、合作探究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以挑战主持人的方式,分三轮进行) 明确:议论文我们学起来总觉得它与我们有距离,它没有故事,没有情节,大家觉得很枯燥。下面我们先做个游戏,看看能不能很快地进入文本。 a、请速读课文,用不超过十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既缩写文本) b、如果只允许你说四句话该怎么说? c、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我确信“敬业与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B、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明确:何为敬?为何敬?怎样敬?(见课本p24-25页六、七自然段) C.本文都运用到了那些论证方法?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作具体分析。 明确: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人便是如此,请各自抒发自己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俗话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道理论证,事例论证等 4、概括文中名人名言 5、辩论赛: 梁启超说我们要敬业乐业,你还有什么要问他的吗?拉黄包车的和做总统的到底有没有区别?职业有没有高低之分? 三. 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 四. 作业 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学生应该如何敬业? 课后反思: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了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并深层体会了演讲与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教师依据学生情形,以辩论赛的形式组织学生双方进行辩论,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印象,还激发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评判疑能力,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辩证的理解人生问题。但所讨论的问题比较复杂,应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来把握讨论的深度,这部分需要老师适当发问、引导、点评。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篇10一、主旨 《敬业与乐业》是近代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在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所作的一次讲演。演讲针对听众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殷切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二、结构 这篇演讲,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讲演开篇处就提出题目来由,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而第一段末尾的“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更是生动有力地揭示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是为文章的第一部分。 然后,作者先后谈了“有业”“敬业”“乐业”三个问题。 作者先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前提是“有业”的观点,并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了“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乃做人之本。 接着,作者论述了“敬业”的重要性,这是第二部分的.第1层。 其中第3段,作者主要阐述了什么叫做“敬”。在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之后,就紧接着配上了作者自己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又顺理成章地论述了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情,“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说明“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第4段主要是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作者先引用了《庄子》中的语句并对之作了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要敬业)。 接着,作者又从反面论述了“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并引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性。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文章的第5、6段,主要论述了“乐业”的重要性,这是第二部分的第2层。 这里,作者采用了摆事实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第5段,作者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样一个事例,说明要“从劳动中找出快乐来”,这就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第6段,作者深入一步,论述了“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作者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是“人类理想的生活”。 演讲最后,作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乐趣”,指出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和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强调“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简短而感叹的语句,充满了对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 三、延伸 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应深入思考、探讨以下问题。 1.应该怎样理解文中“业”的含义? 文中之“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因此,“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指出这一点,可以扩展梁启超主张的适用范围,也有利于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阅读本文。 2.怎样深入理解梁先生所讲的“敬业”精神? 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背景来领会梁启超提倡“敬业与乐业”的良苦用心。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篇11【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2、积累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3、结合生活体验品味哲理,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建立快乐学习观。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范读、跟读、自由读、表演读等方式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2、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的观点。 (本文教学拟设一系列紧扣文本又贴近生活的话题,在对话中推动学生阅读、思考和探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 提出疑问: 1、你理解的“业”指的是什么? 职业、工作。 2、“敬业”是什么意思? 专心致力于工作。 3、“乐业”又是什么意思? 快乐地工作。 4、标题是否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否。 二、饮冰室主人──梁启超 结合注解①了解梁启超。 补充:梁启超自号“饮冰”,取的是庄子内热饮冰之意,只是数十年的“饮冰”,也未能凉了他的热血。 “饮冰”与《饮冰室合集》:“饮冰”,语出《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意思是现在我早晨接受命令而晚上饮冰,我难道内心很焦热吗?后人以“饮冰”形容惶恐焦灼意。 三、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讨论: 1、演讲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 明确:“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明确:作者首先论述有业之必要,因为“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接着再论述敬业之重要和乐业之重要;最后归结全文: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既有责任心又有趣味。 四、深入研讨 设计如下话题: 1、课文是如何论述有业之必要的? (可以先朗读3、4自然段,正音。) 梁先生引用了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2、“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化用自古语“百事孝为先,万恶淫为首”,谈谈这样化用的好处。 准确的化用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讲演者的态度,极有感染力。 3、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业”的看法。 示例: ⑴一个人有了职业,好处是很多的。做出了奉献,充实了生活,也能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踏踏实实的。一旦一个人没有了职业,他可能会去乞讨,就失去了人的尊严,更恶劣一点,他可能去干一些不利于国家、不利于人民的事情,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肯定没有快乐。这样就会影响到社会风气。所以,有也是必要的。 (全面地谈到了有业既利于自己,也利于社会,并从反面说到了无“业”的危害。) ⑵当一个人整天无所事事,他就会像一只离群的大雁,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在原地不停地徘徊,会感到无比的郁闷与孤寂,即使他想掩盖,也不能摆脱他的形只影单。所以,有业是必要的。 (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描述出无业的悲哀,让我们明白有业之必要。) 五、拓展延伸作业 听了同学们的讨论,请写一段文字补充论证有业之必要。(讨论可能会一晃而过,要求学生写出来,有助于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二课时 一、知识回放 听写词语: 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理至易明饱食终日言行相顾心无旁骛 趋之若鹜发愤忘食老之将至强聒不舍亵渎 二、继续研读课文 1、课文是如何论述敬业之重要的?请勾划原文句子分析作者的论证思路。 ⑴首先解释什么是敬? 明确:“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⑵接着论证“为什么该敬呢?”作者用了一个极具感情的词语来说明职业是可敬的。 明确:“神圣”。 ⑶作者还举了事例来证明“职业的神圣”。 明确:“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是一件事……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⑷“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你觉得哪些人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示例: ①居里夫人在实验室里勤奋工作,提炼出了镭,获得了诺贝尔奖,她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梁启超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说,他演讲到紧张处,就是表演。手舞足蹈,叹息,狂笑等,梁先生至情至性的演讲就如他所说,做一种劳作做到了圆满,所以他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③邰丽华自小失聪,但这并没有阻挡她对舞蹈的热爱。她始终不渝地舞蹈着,一场《千手观音》向世界展示了灵动优美的舞姿,使世界为之震撼。她是天下第一等人。 ⑸接下来作者又讲到“如何敬”的问题,体现这一思路的句子是哪句? 明确:“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⑹《庄子》“佝偻丈人承蜩”是什么意思呢?请讲述这个故事。 ⑺接下来作者又举了两个例子──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我信得过……同一价值。” ⑻你们赞同这个观点吗? 示例: ①我认为这几件事并非有同样的价值。比如说,一个木匠做好的桌子只能使极少数人受益,当它消失之后,给人们带来的损失也不会太大,而一个共和国的存在与否却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价值是不等的。 ②我同意梁启超的观点。价值是不能有职业的高低来衡量的,同样是为社会作贡献,虽然功劳不一样,但价值是等同的。如果人们的职业有价值高低之分,那一位清洁工辛勤工作一辈子,他的价值就不如其他人吗?每一个敬业的人都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就是同一价值。 (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培养质疑精神。名家的观点也不一定全面,我们应该有怀疑精神,要敢于说“我认为”。不同的职业创造的价值也许会不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不能用价值来判定职业的高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树是可敬的,小草同样装点着春天。) 2、课文是如何论述乐业之重要的? ⑴朗读课文,体会演讲的特点: ①语言通俗,如话家常:“做工好苦呀!” ②注意结合现场气氛。“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结合前文,看看还有什么特点,尤其是引用名言方面。 ③引用名言,通俗注解。 ⑵乐业之重要: 梁先生首先说明“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人应该“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然后从四个方面论证“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四个方面可概括为:睹其变化乐、奋斗前行乐、竞争得胜乐、杜绝游思乐。 (加点字板书,可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⑶请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教师可以自己的教育快乐观证明职业是有趣味的:“在浅薄浮躁与急功近利的今天,语文给了我一片宁静的天空,一颗自由的心灵,一份自在的生活,一袭自然的情感。在语文园地里耕耘,我快乐!” 三、拓展延伸 请结同学们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写一段文字,谈谈如何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资料宝藏】 梁启超:数十年“饮冰”凉不了的热血 祥子 梁启超用《新民说》、《少年中国说》、《中国不亡论》等名篇,在前“五四”的一代青少年心中,埋下了个人自主的观念和对国家民族的情感。“五四”的文化变革产生的文化领袖如陈独秀、胡适、鲁迅等,虽然对传统都有愤激之言,却都不曾完全与旧学绝缘。在这些人的青年时代,对他们最有影响的是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人,他们鼓吹的进化论、变法、革命等观念是“五四”思潮的先声。当思想史进入“五四”阶段,严、康、章都已落在时代的后面,成为保守的象征,而梁启超则奋力追赶时代风潮。 当时的风潮若惊雷迅雨,十年前的“另类”,今日便成为“老朽”,梁启超侧身其间,可谓两岸渺茫,被时人讽为“多变”。1929年,梁启超以57岁之龄逝于北京,当时的舆论界甚为冷淡,吴宓事后表示了不解:“梁先生为中国近代政治文化史上影响最大之人物,其逝也,反若寂然无闻,未能比之王静安先生之受人哀悼。吁,可怪哉!” 说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政治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对吴宓那代人来说,并非是夸张之语。鲁迅说自己在少年时受过严复的感召,而胡适说严复的文章太古雅,还是梁启超的影响来得直接。梁启超本是白话文运动的先贤,他当时创作的简明、激昂的文言文章,是一时代之文体,气势恢宏。据左舜生回忆,他少年时与一位同学读一篇两万四千余字的梁著长文,以至涕泪交加、抱头痛哭。“在那个时代读这样的文字,没有一个人不受他的震荡感动的。”(胡适语)就这样,梁启超用《新民说》、《少年中国说》、《中国不亡论》等名篇,在前“五四”的一代青少年心中,埋下了个人自主的观念和对国家民族的情感。 说梁启超“多变”,一般是指政见。晚清时的维新运动,使年轻的梁启超声名鹊起,时康、梁并称,几与其师平分秋色。维新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政见与新起的“革命派”对立,陈天华的蹈海多少与他有点关系。但无可置疑,他是清王朝专制制度的尖锐批判者,是西方宪x学说的严肃研究者和讨伐积极传播者,辛亥革命后,他是政党政治的实践者,也是讨伐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两次军事行动的组织者策划者;五四运动的发生也与梁启超有莫大的关系。几经政坛沉浮,梁启超最终还是退出政界,专心于学术领域了。 梁启超的学术研究于历史用力最勤,发宏愿独著一部《中国文化史》,未竟而殁。这本是梁启超最适合的工作,他向来善于将专门的学问通俗化,将不易整理就绪的材料排比得有条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都是这类的著作,后者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史学方法论的奠基石,立意、见识极高。一般说王国维是新史学的开山,这其中也该有梁启超的一笔,只是梁善综合,好高瞻远瞩;王善分析比较,求片言定案;梁贵通,王贵专。到了学术界愈来愈重视专家之学时,梁启超又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以梁漱溟的说法,他对于各种不同的思想学术极能吸收,最善发挥,但缺乏含蓄深厚之致,因而不能绵历久远,是典型的“但开风气不为师”式的人物。 无论是从政还是治学,梁启超的特异处是感应迅速,并能发皇于外,乐于传达。顺便说一句,梁启超还是在中国最早提起马克思的人。他被人诟病的,则是急于致用,因此政学皆不能深入,可谓成也“心热”、败也“心热”。 梁启超自号“饮冰”,取的是庄子内热饮冰之意,只是数十年的“饮冰”,也未能凉了他的热血。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