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一)》教案 |
范文 | 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一)》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一)》教案1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体会婵德拉的善良和机智。 2.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故事讲一讲。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棋盘。 教学准备 一、巩固生字,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 2.听写 允许汤匙填满承诺耕作嘲笑抚慰 3.师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这位聪明的姑娘婵德拉,知道她是怎么帮助村民要回曾经耕作过的土地。 二、研读课文,体会婵德拉的善良和机智。 1.教师导读:婵德拉是个聪明的姑娘,课文列举了一个什么事例? 2.指名反馈。(婵德拉帮助王公治好了大象的病。王公要给她报酬,婵德拉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帮助村民拿回了自己曾经耕作的土地) 3.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婵德拉运用的是什么数学知识?(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对仆人们在棋盘格子里放米的经过,说一说) 4.教师导读:按这样的放米方式,当放到最后一个格子的时候,婵德拉能够拿走王公多少米呢?(指名找出婵德拉说的话来解答) “假如算到棋盘最后一格,全印度的土地都会被这些米埋到膝盖那么深。” (1)教师拿出棋盘:同学们,你们想象过在这个棋盘的格子上放米,能放这么多米吗?(没有)是呀,谁也不会想到,王公没有想到,村民们也没有想到。 (2)引导学生找找当大家听到姑娘提出的报酬时的反应。(学生找出后,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村民们听了直摇头。” “王公则暗自高兴。” (3)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此时村民们会想什么?议论什么呢?此时的王公心里是怎么想的? (4)教师小结:是呀,大家都认为姑娘很傻,其实只有小姑娘是最聪明的。她用自己的'聪明不仅把王公的大米全运走了,还帮助村民拿回了曾经耕作的土地。 5.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你想对婵德拉说什么?(表达自己对她的敬佩和赞叹) 6.教师:通过刚才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我们体会到了婵德拉的聪明。你觉得婵德拉还是个怎样的姑娘呢? 7.学生自由反馈,教师引导学生品文中有关的句子。 婵德拉还是个的姑娘。(善良、喜欢大象、喜欢数学、观察仔细、一丝不苟) 教学建议: (1)指名完成填空。 (2)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3)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引导学生了解开篇写婵德拉喜欢大象、喜欢数学的故事的原由。 (尊重小学生对文本的自我感悟,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说中理解,在读中充分地体会作者流露出在文中的对婵德拉还是个小姑娘的敬佩和赞叹,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总结全文,教育学生 1.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个故事。 2.指名反馈: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善良、观察仔细、一丝不苟、善于思考、肯动脑筋……)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聪明的人都是生活的有心人,他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积累。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比一比,再组词 燥()蔚()潮()期() 澡()慰()嘲()棋() 二、写词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慷慨--()抚慰--()嘲笑--() 板书设计 20 印度王公的大米 婵德拉聪明、善良 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一)》教案2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聪明的孙膑、机智果断的船长、机灵的小鹿,这节课,我们要到印度去认识一个聪明的小姑娘。(教师板书课题) 2.指导学生读好题目。 3.教师导入新课:作者围绕印度王公的大米,写了这个聪明的印度小姑娘的什么事情呢?请大家自读课文。 (巩固旧知,教师指导题目,导入新课,使学生指导课文讲的是一个聪明的小姑娘的故事,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 二、自读,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 3.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教师强调要点。 字音:“婵”“匙”“傻”是卷舌音,“赐”“仓”是平舌音。“汤”是后鼻音。 字形:“染”字的“九”不能多一点,写成“丸”;“填”字的“真”里面有三横。 (2)再读课文,巩固认读。 4.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解答疑难。并在集体的交流反馈、师生的互动学习中检测学习的情况,巩固对本文生自新词的认知,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三、学生熟读课文,复述故事 (通过复述的联系,将文本内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熟悉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复述几遍。下节课我们再来深入课文内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uán rǎn tiān mǎn chéng nuò gēng dì ( ) ( ) ( ) ( ) 二、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一丝不苟: 抚慰: 慷慨: 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一)》教案3【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会认7个字,正确读写“理所当然、蕴藏、辛勤”等词。 2.默读课文,培养学生潜心默读,边读边想的习惯。 3.通过阅读,初步形成对小姑娘的印象,感悟她为贫穷村民着想,为穷人谋利益的品格,学习她从小心中有他人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难点】 1.读课文,体会蝉德拉只要大米作为奖赏和村民对她的选择感到伤心的原因。 2.通过阅读,初步形成对小姑娘的印象。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 教师:字、词卡片,挂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读题。 2.这是一篇印度人民口头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印度的王公有许多的大米,围绕大米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生词。 2.指导难写、易错的汉字。 3.读通课文。 三、感知课文 1.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读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5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1---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能表现蝉德拉个性爱好特点和思想特点的语句,想一想她的个性爱好特点与下文有什么联系?她具有怎样的思想,这种思想与后面的故事有什么关系? 2.学生把上面自主探究的内容在小组内作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班级交流,回答问题,开展言语实践训练。 (1) 蝉德拉有什么个性爱好?你从哪些语句中知道的?联系下文想想,这一个性爱好和她提出所要大米的计算办法有什么联系? (2) “这一切”指的什么?“十分愤怒和不平”表现出蝉德拉怎样的思想和感情? 4.指导朗读。 (1) 对应朗读相关语段:引导学生把“蝉德拉喜欢大象,也喜欢数字……”与后文的“假如陛下允许……直到最后一个方格为止。 (2) 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连读,评读等形式,有感情地读好“这一切令蝉德拉十分愤怒和不平” 四、学习课文第二部分(6---20自然段) 1.自读,说说这几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说说兽医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3.蝉德拉是怎么给大象看病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五、学习课文第三部分(第17---21自然段) 1.自读自悟,思考蝉德拉为什么不要珍贵漂亮的珠宝作奖赏,而要求用大米作奖赏?先默读画出表明蝉德拉要大米作奖赏的原因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表达出她的什么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探究发现与同桌或小组的同学交流。注意读好表示原因的重点句子。 2. 学生“把她注意上那个棋盘”和下一段中的“假如陛下允许…… 直到最后一个方格为止。”接连着自由读读,想想蝉德拉用什么方法计量奖赏的大米?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然后开展小组讨论:你觉得这种计算方法好不好?好在哪里。 3.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想想为什么村民对蝉德拉的选择感到伤心?你认为蝉德拉的选择对不对?为什么?在指名答问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和说明问题,注意组织评议。 4.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体会蝉德拉的智慧和思想境界。 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一)》教案4一.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读题。 2. 这是一篇印度人民口头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印度的王公有许多的大米,围绕大米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 认读生字,生词。 2. 指导难写、易错的汉字。 3. 读通课文。 三.感知课文 1.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读读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5自然段) 1. 学生自由读课文1---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能表现蝉德拉个性爱好特点和思想特点的语句,想一想她的个性爱好特点与下文有什么联系?她具有怎样的思想,这种思想与后面的故事有什么关系? 2. 学生把上面自主探究的内容在小组内作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 班级交流,回答问题,开展言语实践训练。 (1) 蝉德拉有什么个性爱好?你从哪些语句中知道的?联系下文想想,这一个性爱好和她提出所要大米的计算办法有什么联系? (2) “这一切”指的什么?“十分愤怒和不平”表现出蝉德拉怎样的思想和感情? 4. 指导朗读。 (1) 对应朗读相关语段:引导学生把“蝉德拉喜欢大象,也喜欢数字……”与后文的“假如陛下允许……直到最后一个方格为止。 (2) 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连读,评读等形式,有感情地读好“这一切令蝉德拉十分愤怒和不平” 五.学习课文第二部分(6---20自然段) 1. 自读,说说这几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 说说兽医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3. 蝉德拉是怎么给大象看病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六.学习课文第三部分(第17---21自然段) 1. 自读自悟,思考蝉德拉为什么不要珍贵漂亮的珠宝作奖赏,而要求用大米作奖赏?先默读画出表明蝉德拉要大米作奖赏的原因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表达出她的什么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探究发现与同桌或小组的同学交流。注意读好表示原因的重点句子。 2 学生“把她注意上那个棋盘”和下一段中的“假如陛下允许….. 直到最后一个方格为止。”接连着自由读读,想想蝉德拉用什么方法计量奖赏的大米?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然后开展小组讨论:你觉得这种计算方法好不好?好在哪里。 3.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想想为什么村民对蝉德拉的选择感到伤心?你认为蝉德拉的选择对不对?为什么?在指名答问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和说明问题,注意组织评议。 4. 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体会蝉德拉的智慧和思想境界。 教学总结: 这篇课文是语文版第八册的一则数学趣味故事,故事情节生动,饶有趣味,学生对课文内容很感兴趣。教参上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围绕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上。对文中所涉及的数学问题,建议让学生在自行探究中去发现、感悟。覃老师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正是按教参的这一思路设计教案的。结果学生的`兴趣全在探究数学问题上,语文课倒像是在上数学课。 我认为备课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根据教材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不应该迷信教参。于是我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简要复述故事;2、体会婵德拉的智慧和善良。教学时,我着重抓了两部分来处理:在熟读课文6-13自然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地说清仆人们放米的经过;抓住王公、村民们的表情变化,指导朗读,进而体会婵德拉的智慧和善良。 从整堂课来看,效果不错。我最满意的是在引导学生复述放米的经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先说第一排怎么放,再依次说第二、第三、第四排怎么放,这样一排排的说,既降低了难度,又使学生轻而易举地看到了计量单位的变化,体会到了米量是怎样在成倍成倍地增长的。因此在要求学生完整复述放米经过时,学生的思维清晰,语言准确简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本节课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第二部分抓王公、村民们的表情变化指导朗读,因时间不够,显得比较匆忙,读得还不到位,似乎是为了每个步骤的完成而进行不间断的教学,过重重视了教学的预设,处理的不够深入、扎实,给人浮于表层的感觉!如何让语文课上的扎实、真实、朴实,是我今后要摸索的道路!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