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好看的纳花鞋垫教案 |
范文 | 好看的纳花鞋垫教案 [活动生成背景] 午睡起床后,我发现几个孩子头靠头趴在午睡室的地板上,叽叽喳喳,七嘴八舌地谈论着,顾不上去各区角参加游戏活动,是什么引起孩子们这么大的兴趣?我凑过去一看,原来孩子正围观刘帅小朋友鞋子里的一双鞋垫。这可不是一般的鞋垫,是很精制的手工艺品——纳花鞋垫。 鞋垫上,红红的大公鸡抬起头盯着眼前碧绿的青菜,青菜的旁边趴着一只悠闲自在的小黄狗,正虎视眈眈地看着公鸡,使得公鸡不敢靠近青菜半步,一只彩蝶飞舞着,好象在和公鸡、小狗闹着玩。色彩的强烈对比,形象的生动有趣,都是孩子们熟悉和喜欢的。你听,这个问“这鞋垫看上去怎么这么漂亮?”那个问“这鞋垫是不是绣花针绣出来的?”“怎么和我们画的画差不多?”“徐老师,你会做吗?” 纳花鞋垫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不仅制作方法别具一格,而且形式和内容富有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清新、活泼、健康,富有创造性,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的思想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趣味。从过去的“双喜”图、“牡丹富贵”图、“连年有余”图、“喜鹊登枝”图等等,到今天又增添了许多儿童画的内容,如:大象顶球、燕子双飞、猫戏线团、桃梅迎春、小鸭戏水等,形式上具有强烈的装饰特点,内容上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是幼儿感兴趣的,因此,我根据幼儿艺术活动的指导要点,设计了关于纳花鞋垫的美术欣赏活动。 [活动目标] 1、欣赏纳花鞋底的装饰特点:色彩的鲜明对比,内容的丰富多彩,对称的和谐统一等。 2、了解纳花鞋垫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以及纳花内容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3、能大胆表现自己对美的体验,在创作过程中能够分工合作,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收集纳花鞋垫若干双。一部分布置在供幼儿欣赏的展版上。一部分分装在花篮里,罩上红手帕放在每组的中间,满足幼儿仔细观察的需要。 2、录像带,录有纳花鞋垫的制作过程。 3、准备“叮当鞋垫作坊”五个的创作材料。一、鞋样室,二、剪样室,三、设计室,四、涂色室,五、成品展览室。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欣赏一些纳花鞋垫 1、自由欣赏,互相讨论。 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些纳花鞋垫,请你们看一看,说一说,觉得这些鞋垫怎么样?” 评:活动一开始,老师就给了幼儿充分的自由使他们快乐的情绪得到渲泄,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这样幼儿才能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个别讲述。 提问:“你喜欢哪双鞋垫?为什么?” (引导幼儿从色彩和内容上去欣赏,与作品进行积极的对话,展开丰富的想象。) 提问:“我们喜欢的那一双双鞋垫的两只鞋垫,看上去有什么特点?”老师边提问边将一双鞋垫合在一起再打开。 师:这一双双鞋垫就像一幅幅漂亮、讲究对称的画一样,它们是画出来的吗? 二、了解纳花鞋垫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工艺品 1、“请你猜一猜,这些鞋垫是怎样做出来的?” 2、观看录像,了解除纳花鞋垫的制作过程。 3、通过实际观察、比较、讨论,激起幼儿对纳鞋垫人的敬佩之情。 提问:请你摸一摸,看一看,鞋垫的正反两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师:请你们数一数,反面一共有多少个线疙瘩?一双鞋垫要反复纳多少次?“你觉得纳鞋垫的人怎么样?” 4、了解纳花鞋垫的作用。 (1)实用价值 提问:“这些千针万线纳出来的鞋垫有什么用呢?” (2)了解纳花内容所寄托的美好祝福。 提问:“谁知道鞋垫上为什么要纳上一些动物、植物的形象呢?” 师:纳花鞋垫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心灵手巧的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不但给人们带来健康和美的享受,还将快乐和祝福送给了大家。 三、鼓励幼儿创作鞋垫 1、向幼儿介绍“叮当鞋垫作坊”的工作内容。 2、幼儿分工制作。 3、讲评。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