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八年级 |
范文 | 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八年级 目标导航 1.探究“和”,了解“和”的具体含义及其在当下的积极意义; 2.交流“和”,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主张,理解古今“和”的多样性思想内涵; 3.运用“和”,搜集生活中“和为贵”的典型事例,感悟剖析并从中汲取营养。 课时安排 1课时 自由组成小组,搜集相关资料,通过多种手段如多媒体,学生绘画,音乐等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 新课导入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源,也被看做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本次综合性学习以“和”为主题,同学们可以相互探讨一下“和”在你们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重点解读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源,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准则。 1. 探“和”之义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中“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和而不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当然,重视“和”的思想,对“和”与“同”内涵的思考并不始于孔子,也不止于孔子。“和”的内涵是丰富的,古代经典中对“和”的论述也涉及多个方面,不乏精彩之见。搜集资料,理解“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尝试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和”的含义,思考“和而不同”的思想在当下有什么意义。 2. 寻“和”之用 “和”的思想,用于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可以概括为一句俗语,即“和为贵”。这是孔子弟子有若的话。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大多将这里的“和”理解为“和睦”“和气”“和蔼”等。“六尺巷”的故事,就是“和为贵”原则在生活中的体现。搜集能体现“和为贵”的例子,可以是身边的事,也可以是历史故事,从中搜寻“和为贵”的真谛。张英的打油诗,其实可以看作是一则诠释“和为贵”的精彩标语。每位同学创作几条以“和”等为主题的宣传标语,既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一定的思想性,〖JP3〗也要讲究语言,力求形式新颖、朗朗上口。 3. 享“和”之乐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有观点的交锋,相持不下时,有些同学会恶语伤人,最后不欢而散。思考如何从“和而不同”“和为贵”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全班合作,制订几条“班级议事规则”。还可选择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一些新闻事件为话题,在班上组织一次时事讨论会。以“和而不同”为理念,一起讨论问题,互相启发,共同受益。 研讨练习 题一:在“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相关的材料。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下面是《孟子》中关于治国的语录,阅读后用合适的词语概括孟子的治国思想。 材料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少。 材料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材料三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徽。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孟子的治国思想: 请从下面材料中任选一句孔子名言,说说它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题二:第29届北京奥运凸显和谐世界理念,其开幕式的文艺展示中,三个不同时期的“和”字,体现了中国以和为贵、努力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主题。“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活动一欣赏“和谐”画卷 (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中的商路又叫什么?图二中的马可波罗是哪国人?他在哪个国家生活了17年?以上图片主要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的哪种方式? 活动二认识不“和谐”音符 (2)根据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简要归纳历史上影响“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 活动三描述“和谐”美景 (3)通过上述探究,你可能会获得一些启示,请你谈一谈,你心目中的“和谐世界”应该是怎样的?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