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班科学教案我喜欢的树 |
范文 | 中班科学教案我喜欢的树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我喜欢的树,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学教案我喜欢的树1活动背景: 中班下学期主题“大树和小花”中,有一个科学活动《我的树朋友》,需要幼儿认识周边环境中的树朋友,与树建立亲近感。为了让幼儿有一个直观的教学情境,我带着孩子们走出课堂,走进学校旁边的老干部局里,因为在那里有一大片的树林子,各种各样真实存在的树肯定比简单的看几张图片,更能激发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树木,能用各种方法观察和比较各类树的不同特征。 2.与同伴交流、探讨中,加深对树朋友的亲近感和喜爱之情。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事先选择便于幼儿观察的老干部局树林子,测量粗细的标尺。 活动过程: 一、认识树朋友,感知各类树的不同特征。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树,你能向我们介绍认识的树朋友吗?(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描述自己知道的树朋友) 2.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隔壁的老干部局,去那里的树林子认识下各种各样的树朋友,让我们出发吧。 3.带领幼儿来到树朋友身边,认识树林子里的树朋友。(说说树的名字,对于幼儿不认识的树木,教师给予介绍。) 二、我的树朋友 1.引导幼儿用直接接触的方法,集体观察树朋友的特征。(如用脸颊贴一贴树皮,用手摸一摸树皮,看看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闻一闻树和树叶的气味,等等。) 2.重点选取两颗树进行粗细的比较,先引导幼儿进行目测,后教师用标尺进行测量验证。 3.树会呼吸吗?有心跳吗?爱吃什么? 4.你还想了解树朋友的什么? 三、夸夸树朋友 1.这里还有许多树朋友,它们都很可爱,请你们每个组找一棵树朋友。 2.幼儿分组寻找自己的树朋友,用各种感官感知树的特征。 3.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和同伴交流树朋友的'特征。 4.个别小组比一比,你们的树朋友有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 5.引导幼儿以夸赞的口吻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树朋友。(教师小结,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有净化空气,防风固沙,减弱噪音等功效) 6.我们怎样和树交朋友?(带领幼儿用茶杯接水,给树朋友浇水。)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与老干部局的护林员结对,开展“护林小卫士”活动,每组认领一棵树进行养护,经常带领孩子们给树浇水,清理树林子里的垃圾等。 活动反思: 树是最熟悉、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中提取教学内容,以“树”为题材进行欣赏,每个幼儿对待同一个主题有各自不同的想法,他们都有创造的欲望。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并且引导和鼓励他们想象、创造,尊重孩子个性的发展。 中班科学教案我喜欢的树2学习活动: 我喜欢的树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园内各种树木的观察、探索、发现和了解,使幼儿产生保护树的欲望,说出为何喜欢它。 2.学会主动关心照顾小树或大树。 3.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爱。 4.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学习准备: 1.活动前对园内树木进行观察,不同树上都挂有树牌(树的名称、树龄及生活习性)及编号(以便幼儿记录)。 2.彩笔、图画纸、铅笔。 3.幼儿卡(幼儿姓名、性别、年龄)。 4.小桶。 学习过程: 1.在观察了解园内不同树种的情况下,开展自由讨论:你看到哪些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叫什么名字?教师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描述不同树的外形特征并提问:你喜欢什么树,它是什么样子? 2.通过老师的提问和讨论再次带幼儿去室外观察,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从下到上,从树根到树冠、树叶及不同部位的粗细高矮、大小、长短、形状、颜色等。讨论提问:你喜欢哪些树?为什么喜欢?你如何对待它? 3.领养小树或大树活动,让幼儿把自己的卡片挂到自己喜欢的.树上,与大树拥抱感知粗细,与小树牵手,给小树浇水。 4.观察记录:用不同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树种(根据树叶的不同形状、高矮、粗细、是否开花);记录小树家的路线图。 5.让幼儿说出树的种类,老师用图表示出数量,让幼儿学习点数。 6.把自己喜欢的树画下来,并画上它的邻居,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放在展区展览。 7.总结分享:请幼儿谈谈对园内春天树木千姿百态的感受。 中班科学教案我喜欢的树3活动目标 1、通过对各种树木的观察、探索、发现和了解,使幼儿产生保护树的欲望。 2、学会主动关心照顾小树或大树。 3、学会做观察记录。 活动准备 1、图片:各种大树 2、彩笔、图画纸、铅笔。 3、幼儿卡(幼儿姓名、性别、年龄)。 活动过程 一、观察了不同树种 1、开展自由讨论:你看到哪些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叫什么名字? 2、提问: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描述不同树的.外形特征,你喜欢什么树,它是什么样子? 二、带幼儿去室外观察树木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从下到上,从树根到树冠、树叶及不同部位的粗细高矮、大小、长短、形状、颜色等。 2、提问:你喜欢哪些树?为什么喜欢?你如何对待它? 三、领养大树活动 1、让幼儿把自己的卡片挂到自己喜欢的树上。 2、与大树拥抱感知粗细,与小树牵手,给小树浇水。 四、观察记录 1、用不同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树种。 2、根据树叶的不同形状、高矮、粗细、是否开花 3、记录小树家的路线图。 五、区分树的种类 1、让幼儿说出树的种类,老师用图表示出数量 2、让幼儿学习点数。 六、绘画:我喜欢的树 1、把自己喜欢的树画下来,并画上它的邻居,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放在展区展览。 2、总结分享 请幼儿谈谈对园区树木千姿百态的感受。 中班科学教案我喜欢的树4活动意图: 树在孩子眼里只是些实物,许多幼儿不知道怎样了解树的年龄,因此开展了此次活动。让中班孩子对树年轮有正确认识,了解树年轮的特征、用途,激发对植物的探索欲望。 活动目标: 1.对树木年轮产生兴趣。 2.了解年轮作用及形成。 3.发展观察力和想象力。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实物树一段(分切成20小片)、松树枝若干。 2.投影仪。 3.年轮生成的课件、《祝你生日快乐》和《小松树》的课件。 4.每个幼儿一个小袋,内有一颗小松树,一支彩笔。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1.欣赏课件歌曲:《小松树》 2.出示实物松树 怎样知道松树活了多少岁? 二、幼儿探索 (一)探索观察树干外部特征 1.每人发放一段树干。 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树干长什么模样?” 树干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闻一闻,树干是什么味道? 和小朋友交换树干,再观察。 2.交流自己的发现。 3.你们发现了什么? (二)探索年轮的特征 利用投影仪集体观察。(教师把一段年轮清晰的树干放到投影以上) 1.这一圈一圈的像什么? 2.它叫什么名字? 年轮有什么作用? 年轮怎样数? 3.年轮是怎样形成的? ①出示泡沫:树干是由细胞构成的,就像泡沫,每一个豆豆就是一个细胞,他们挤在一起,就形成了树干。 ②教师粘贴不同颜色的泡沫豆豆:“春天来了,天暖和了,细胞们分裂的'多,颜色就浅,长得宽:冬天来了,天冷了,营养少细胞们就分裂的少,颜色就深,长得也窄。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就形成了年轮。 ③观看年轮生成的课件。 (三)了解树木的作用,教育幼儿要爱护树木 树长大了,有什么用处? 一起数一数手中的树干,刚才那棵松树的年轮。(40岁) 三、给大树送礼物 知道了树的年龄,我们来给它过生日,做个漂亮的生日礼物。我这有好多的小松树,请小朋友们画上年轮。画好后告诉老师你的松树是几岁。 (教师给松树复原) 幼儿全部画完,放到松树边的桌子上,并说“生日快乐”。 播放课件《生日快乐》 活动延伸: 找一找,哪些东西是有年轮的。 活动反思: 活动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如: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等等,使幼儿自主动脑、动手去探究年轮的秘密,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探究欲望,从而能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兴趣。 不足之处: 在口语表达上,平翘舌音有个别幼儿的没咬准。 中班科学教案我喜欢的树5活动目标 1、通过对各种树木的观察、探索、发现和了解,使幼儿产生保护树的欲望。 2、学会主动关心照顾小树或大树。 3、学会做观察记录。 活动准备 1、图片:各种大树 2、彩笔、图画纸、铅笔。 3、幼儿卡(幼儿姓名、性别、年龄)。 活动过程 一、观察了不同树种 1、开展自由讨论:你看到哪些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叫什么名字? 2、提问: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描述不同树的外形特征,你喜欢什么树,它是什么样子? 二、带幼儿去室外观察树木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从下到上,从树根到树冠、树叶及不同部位的粗细高矮、大小、长短、形状、颜色等。 2、提问:你喜欢哪些树?为什么喜欢?你如何对待它? 三、领养大树活动 1、让幼儿把自己的卡片挂到自己喜欢的树上。 2、与大树拥抱感知粗细,与小树牵手,给小树浇水。 四、观察记录 1、用不同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树种。 2、根据树叶的不同形状、高矮、粗细、是否开花 3、记录小树家的`路线图。 五、区分树的种类 1、让幼儿说出树的种类,老师用图表示出数量 2、让幼儿学习点数。 六、绘画:我喜欢的树 1、把自己喜欢的树画下来,并画上它的邻居,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放在展区展览。 2、总结分享 请幼儿谈谈对园区树木千姿百态的感受。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