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班快乐元宵节教案 |
范文 | 中班快乐元宵节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快乐元宵节教案(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快乐元宵节教案1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及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2、能大胆地在集体中介绍自己的花灯。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带花灯到幼儿园。 2、幼儿画册和元宵节人们进行庆祝活动的图片。 活动重点:知道元宵节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难点:幼儿愿意到集体面前并大胆的介绍自己的花灯 审美元素: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是我国特有的节日,在这天里人们一起赏花灯、玩花灯、吃元宵、猜灯谜等一系列的庆祝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介绍元宵节。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元宵节是哪一天?元宵节这天人们会做些什么呢? 2、教师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图片上的人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上说出人们在看花灯、玩花灯等) 教师小结:每年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在元宵节这一天,大家要吃元宵、玩花灯、猜灯谜。 二、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花灯 1、教师引导幼儿欣赏自己带来的兔子灯。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说了,元宵节这一天,人们都要玩花灯。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灯?它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那你们带来了什么灯?谁来说一说? 3、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各种美丽的花灯。(教师可以从颜色、形状或玩法方面加以提示,鼓励幼儿大胆地在集体中进行介绍) 三、教师和幼儿一起玩花灯。 师:我们小朋友要和小伙伴一起分享自己的东西,我们小朋友和好朋友一起玩花灯。(幼儿互相交换自己的花灯玩。) 中班快乐元宵节教案2一、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2、积极参与赏灯、玩灯、搓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3、知道元宵节的时间是正月十五。 4、通过礼物来对颜色感兴趣。 5、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二、活动准备 1、干米粉、小盘子每人两份,花灯每人一盏 2、 锣鼓音乐伴奏带 三、活动过程 1、讲讲元宵节。 (1)引导幼儿讲述:我知道的元宵节。 (2)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元宵节的来历和中国人过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2、做元宵。 (1)谈谈说说:我吃过的各种元宵。 (2)教师介绍做元宵的材料,并示范制作方法。 ① 将搓圆的元宵放入干米粉盘中来回滚动,直到四周全沾满米粉。 ② 最后放在手心里搓圆即成。 (3)幼儿分组制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掌握两人合作滚米粉的技能。 (4)将搓好的元宵放在每组的大盘中,分享集体合作的快乐。幼儿在等待元宵煮熟的同时玩花灯。 3、玩花灯。 (1)幼儿各提一盏花灯,同伴间相互欣赏,介绍自己所拿的花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2)幼儿在音乐声中,提灯玩耍。 4、品尝小元宵。 鼓励幼儿有礼貌地邀请老师、阿姨一起吃元宵,学习与他人分享劳动成果,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中班快乐元宵节教案3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感受歌曲诙谐有趣的气氛。 2、尝试用多种身体动作表现卖汤圆的情景和自己的愉快情绪。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2、歌曲《卖汤圆》的碟片。 活动过程: 1、交流对汤圆的认识,激发活动兴趣。 指导语:你知道汤圆是什么吗?你认为该怎么样卖汤圆呢? 2、观看碟片,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愉快和有趣的气氛。 (1)欣赏碟片,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旋律。 (2)交流欣赏感受。 指导语: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3、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倾听歌曲《卖汤圆》。 指导语: ①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②你觉得哪一句不太懂或比较难记? ③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你很快地记住歌词? (2)幼儿尝试将歌词填入到旋律中,说唱歌词。 (3)运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4、尝试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卖汤圆的情景和自己的愉快情绪。 (1)随着音乐自由创编身体动作。 (2)自由结伴,表演卖汤圆的情景。 活动反思: 卖汤圆是一首非常好听的儿童歌曲。之前幼儿对元宵节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汤圆是元宵节的一种习俗,汤圆也代表全家团圆的意思。歌曲非常活泼欢快,幼儿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元宵节吃汤圆的快乐。 中班快乐元宵节教案4一、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理解儿歌意思,学习完整地朗诵儿歌. 2、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二、活动准备 油泥、玩具小碗、根据儿歌内容绘制的图标. 三、活动过程 1、老师演示搓元宵,谈话导入元宵节. 老师:老师拿的是什么?变变变,我用油泥变出了什么? 一碗香喷喷的元宵来啦!元宵节里人们都要吃甜甜糯糯的元宵.元宵节马上就要到了.是哪一天呢? 2、学习儿歌. 老师示范朗诵儿歌《闹元宵》. 3、理解儿歌意思老师:正月十五那天是什么节日? 4、看图标跟念儿歌. 分析理解“团团圆圆”、“闹元宵”的意义. 老师:谁知道“团团圆圆”是什么意思?(家里人都来了,很多亲戚朋友在一起.)儿歌叫《闹元宵》,为什么要说“闹”?(人很多,大家在一起很热闹、很开心.) 5、完整朗诵儿歌. 幼儿完整学习,朗诵儿歌2~3遍. 四、附:儿歌《闹元宵》 元宵节,真热闹, 看花灯,吃圆子, 小牛灯,哞哞哞, 小狗灯,汪汪汪, 小龙灯,飞的高, 小兔灯,跑得快. 中班快乐元宵节教案5活动目的: 1.让幼儿在活动中相互交流,体验元宵节的民俗风情,感受生活的美。 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重叠折剪的技能制作花灯。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花灯。 2.《手工》幼儿用书、剪刀、胶水、针、线、花灯范例。 教学流程: 一、以"元宵闹花灯"为题,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花灯。 师:你喜欢哪一盏花灯?为什么?(让幼儿互相交流感受) 二、教师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制作花灯的兴趣。 组织幼儿讨论:你想怎么制作花灯?(鼓励幼儿大胆讨论、交流,并说一说自己想出的制作花灯的方法) 三、教师讲解制作花灯的步骤。 教师按范例讲解制作花灯的步骤,重点强调沿虚线折时要用手将折痕按平,沿虚线剪制时几层纸张要捏紧。 四、交代要求。 1.折时要对齐、按平。 2.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五、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教师全面巡视幼儿的制作情况。 2.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着重帮助他们沿虚线剪制时几层纸张要捏紧。(指导并观察幼儿重叠折剪的方法,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3.提醒幼儿折时要对齐、按平,并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4.将幼儿制作的花灯悬挂起来。 六、幼儿互相欣赏、评价,结束。 1.幼儿欣赏同伴制作的花灯,感受成功的喜悦和生活的美。 2.组织幼儿评价同伴的作品,教师围绕"重叠折剪的技能"进行小结、评价,结束。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