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观潮》教材理解 |
范文 | 《观潮》教材理解(精选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观潮》教材理解,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观潮》教材理解 篇1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理解重点词句。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理解本课作者听其声、观其形、察其变、思其序的观察方法。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 老师:优优好!今天我们学习《观潮》一课。 钱塘潮:是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8月18日在海宁市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涌潮袭来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 优优:本文作者把钱塘江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读了使人如临其境。我对这课书的生字进行了预习,请听汇报。 学习生字 本课共有生字13个。在这13个生字中,读音易错的有屹yì。 本课生字中的“镇”“罩”“逐”“颤”“涨”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涨”不读“zhàng”。“屹”的右边是“乞”,不要写成“气”。“昂”的左下方不要加撇。“镇”的右半部里边是三横。“颤”注意左半部的写法。 老师:优优说得对!下面找出一些组词练习来考查一下你的掌握情况。 优优:请老师检查: 潮(大潮)具(具体)屹(屹立) 朝(朝阳)据(数据)吃(吃饭) 沸(煮沸)优(优秀)涌(涌来) 佛(仿佛)犹(犹如)勇(勇敢) 余(余数)灰(灰色)张(张口) 与(与其)恢(恢复)涨(涨潮) 老师:优优做得对!你在预习时有没有不理解的词? 理解、积累词语 优优:对于不理解的词,我已查了字典请看: 天下奇观:天底下罕见的壮丽景象。这里指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钱塘江大潮,有如万马奔腾,成为自然界之壮观。 若隐若现:好像消失,又好像出现,形容似有似无,不真切,不明朗。 人声鼎沸:这里形容人声喧闹、嘈杂,像水在鼎里沸腾一样。 横贯:横着涌过去。 犹如:好像、如同。 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地面崩裂,用于形容巨大的声响。 漫天卷地:形容波涛无边无际地涌来随着风浪翻卷的情景。 段落与中心 老师:本文通过作者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第一段(1):指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2):讲潮来之前的景色。 第三段(3-4):写大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象。 第四段(5):讲潮头过后的景象。 优优,请你谈谈对以下几个重点句的理解。 重点句解析 优优: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句话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古”和“奇”,钱塘江大潮自古就有,而且是雄伟、壮丽、罕见的景象。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天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具体形象地写了从近处观察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样子,作者这些有声有色的描写,使人如身临其境,充分体现了大潮非凡的气势,真是“天下奇观”。 老师:优优说得好!下面我们来看课后作业,请你谈谈对课后作业3和4的理解。 课后难题解答 优优: 1.思考练习 2.按课文内容,先填空,后说好处。 这句话作者用了三个比喻句写出近处观察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样子,用千万匹战马来形象地比喻大潮的来到的非凡气势,用山崩地裂的声音来形象地比喻大潮来临时的巨大的声响。运用比喻方法可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3.思考练习 4.摘抄文中的四个字词语。 四个字组成的词语有:天下奇观、若隐若现、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闷雷滚滚、水天相接、风平浪静、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漫天卷地等。 《观潮》教材理解 篇2【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 同桌对读生字词。 ⑵ 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2、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⑴ 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① 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② 读后提问。 ③ 理解词语: 人声鼎沸。 ④ 总结学法。 (小黑板出示。) ⑵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2分钟)。 ① 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② 师答疑。 3、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或谁的不好,该怎样改,引导学生鉴赏。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 ⑴ 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 ⑵ 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 ⑶ 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 ⑴ 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⑵ 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⑶ 感情朗读。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 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感悟发现: 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评价: 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 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 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 3、师生共同评价。 七、全课小结 《观潮》教材理解 篇3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语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2、难点: (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的含义。 (2)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结合第一幅图片展现大潮风光,了解观潮的盛况。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通过观潮者的表现体悟观潮盛况。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昨天老师看到一幅美丽的画卷,今天老师把它请进课堂,一起来观看。它有个名字叫:观潮(出示课题) 2、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难懂的词语做上标记。 2、同桌间互相检查。 3、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读了一遍课文后都有答案了吗? (三)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1、自由读1、2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假设你就是图片中的观潮者,此时你看到了什么? 1.指导朗读句子(美的感受) 2.当时你的心情怎样?(焦急) 3.做解说员介绍 3、设疑引思 读到这儿,老师不禁想问,为什么大家都那么想去观潮呢?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还坚持,等着、盼着?(天下奇观) (四)小结 这天下奇观是以怎样的姿态展现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从声音与形态的变化两方面,体会到潮的壮观。 2、边读边记忆大潮的变化过程,练习背诵。 二、教学重难点 1、分别能找出大潮声音与形态变化的词语。 2、结合词语体会潮的气势雄伟与壮观。 3、通过反复阅读从中体会观潮人的惊喜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想象画面 1、默读3、4自然段,思考:大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气势雄伟、壮观、难忘、凶猛……) 2、你又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气势雄伟、壮观呢?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壮观) 你能壮观的读一读吗? 指导朗读。 3、适时发问:这是从声音方面描写大潮,这两段中还有哪些语句也是从声音方面来写的? 4、当闷雷滚动时,人们—— 当响声越来越大时,人们—— (二)看谁本事大,能看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些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看到的词语写下来。 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三)讲读最后一段 潮退了之后的景象 (四)全课小结 经过同学们的认真学习与观察,我们把这幅美丽的'图画看完了。来,把掌声送给自己。 《观潮》教材理解 篇4[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奇观、农历”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4.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 5.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的描写顺序。 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江潮的声音、样子,从而感受钱塘江的壮美。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3.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重点) 4.初步了解诗歌《浪淘沙》(其七)的意思。 一、激趣导入,释题, (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借助背景图,思考: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课件出示单元导读,反馈指导。 3.师小结: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表现自然之美的课文,这些课文写到自然的现象、景象,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不一样的美。学习时,要一边读描写的句段一边在脑海中展开想象,把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这些描写表现出的意境,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习作是“推荐一个好地方”,要把“好”,即推荐的理由写清楚,让同学有去游玩的兴趣。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1.导语:那么,我们就进入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的学习,看看课文向我们展现的是一个什么自然景象,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释题。提问:题目“观潮”是什么意思?。根据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课文要表现的是哪种自然现象的美呢? 3.明确主要教学目标。通过课题,我们知道课文写的是作者观看潮水的事情,那么,作者观看的是哪里的潮水?向我们展现的是怎样的潮水?表现了这潮水的什么美呢?等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了解了课文内容,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品读有关的语句就能知道了。 二、指导预习,粗知课文大意 (一)指导预习 1.出示预习任务。 (1)读课文,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 (2)思考以下问题:课文写了谁观潮?什么时候,在哪里观潮?观的是什么潮?然后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2.反馈指导:字词。 (1)课件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先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再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精准指导。预设:“昂”“鼎”“崩”。 (2)课件出示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复习认读。 3.反馈指导:朗读。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是否读准确、读通顺了。 4.反馈预习指导:粗知课文大意。(采用理解中读,读中理解的策略进行。) 预设: 问题1:课文写了我们观潮。 问题2:农历八月十八这天,在海宁市盐官镇海塘大堤上观潮。 问题3:观的是钱塘江大潮。 课文大意:农历八月十八这天,我们在海宁市盐官镇海塘大堤上观钱塘江大潮。 5.师小结:同学们做得真好。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学习,通过梳理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看看“我们”观看到的是怎样的钱塘江大潮。 三、梳理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揣摩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一)梳理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任务: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里到哪里是具体写“我们”观潮的,做上记号。 2.反馈指导。 预设:从“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到结尾是具体写“我们”观潮的。 3.导语:那么,课文的第1自然段就是一个部分了。这个部分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 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这个部分,想一想,“奇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又是什么意思?这个部分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 奇观:奇特的、难见到的事物或景象;天下奇观:世界上奇特的、难见到的事物或景象。 作用: (1)总括了钱塘江大潮的特点; (2)点明“我们”所观的潮是钱塘江大潮,同时说明吸引“我们”观潮的原因。(板书:天下奇观) 5.导语:那么,课文接着写了哪些内容来说明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呢?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具体写“我们”观潮的部分,想一想,这个部分的内容具体写了哪三个主要意思,用“‖”把它划分为三个部分,并概括出它们的主要意思。 6.反馈指导。(采用读中汇报、汇报中读的策略进行。) 部分1:第2自然段。大意:农历八月十八一早,我们来到海塘大堤观潮。那时江面很平静。(板书:江面平静) 部分2:第3、4自然段。大意:午后一点左右,两丈多高的潮头随着山崩地裂的声响飞奔而来。(板书:两丈多高山崩地裂) 部分3:第5自然段。大意:潮头过后,江水涨了两丈来高。(板书:两丈来高) (二)揣摩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1.导语:那么,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呢? 2.出示任务:借助板书,同桌讨论: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预设:课文先写“潮来前”,接着写“潮来时”,最后写“潮去后”,课文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四、了解《浪淘沙》意思 (一)自学质疑 1.导语:钱塘江大潮天下之奇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就用了28个字的一首七绝,描绘了钱塘江大潮潮涨潮落的壮美景象。我们一起来学学。 出示任务:借助拼音朗读诗歌《浪淘沙》(其七);结合生活体验和课文,想一想每个诗句的意思,有不理解的词语在下面做个记号,然后向同学或老师提问解决。 (1)检查朗读,以通顺、流利为标准评价指导。 (2)质疑。先汇报同桌互助解决的词语,再提出还没能解决的词语。 吼地:惊天吼地;触:撞击;须臾:一会儿,很快的意思;海门:江海汇合之处。 (二)说说诗句意思 1.出示任务:朗读《浪淘沙》(其七),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反馈指导。(农历八月的钱塘江潮水涌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数丈高的浪头拍向岸边的山石,又反弹回来。片刻之间,潮水便向大海退去,但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却留了下来,就像雪堆一样洁白无瑕。) 3.师小结:我们读懂诗句的意思,也就了解了诗的内容。那么,我们的课文中有哪些句子是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1.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重点) 2.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难点)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2.提问:[出示《浪淘沙》(其七)]谁能说说每个诗句的意思呢。 二、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熟读成诵,想象说话,交流感悟 (一)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1.出示任务:[课件出示《浪淘沙》(其七)]朗读课文,然后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预设:与诗第一、二句内容相关的句子: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第4自然段全部句子;第5自然段全部句子。 (二)熟读成诵,想象说话 1.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3~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看看这三个自然段给我们描绘了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几个画面,各是什么画面,分别是哪些句子描绘的?(个体学习,四人小组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1)这三个自然段给我们描绘了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四个画面。 (2)这四个画面分别是: ①潮头将来的画面;句子:午后一点左右,……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出现了一条白线。(指导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②潮头涌来的画面;句子:第4自然段的内容。(指导感情朗读。) ③潮头过后余波涌来的画面;句子:第5自然段第1句的内容。(指导感情朗读。) ④潮水完全过后的画面;句子:第5自然段第2、3句的内容。(指导感情朗读。) 3.出示任务:在这四个画面里,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画面?用自己的话和课文的句子说说你想象到的这个画面。注意内容符合原意,语句通顺连贯。 4.反馈指导。指名两三个学生说,用以上两个标准以及有没有用上自己的话评议;评议后个体根据评议再练说,再反馈指导。 (三)交流感悟。 1.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什么样深刻的印象?这个自然段写了钱塘江大潮的什么给你留下了这样深刻的印象?尝试用有关的句子说一说。(个体操作,四人小组交流。) 2.深刻印象:气势宏伟非凡,景象雄伟壮丽;写了钱塘江大潮潮头的样子和潮水山崩地裂的声音;样子的句子:再近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声音的句子:那声音如同……震得颤动起来。 3.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气势宏伟非凡、景象雄伟壮丽的,用实心圆点标记出来。(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4.词语:“横贯江面”的“横贯”;“白浪翻滚”的“翻滚”;“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的“两丈多高”(提示:一丈约等于3.33米);“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山崩地裂”;“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5.出示任务:同桌互相检查背诵第4自然段。教师再进行反馈指导。 三、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成因 1.出示任务:默读“资料袋”,结合“资料袋”的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钱塘江大潮形成气势宏伟非凡、景象雄伟壮丽的原因。(个体操作。) 2.反馈指导:(出示“资料袋”,学生读插图说话)能把“资料袋”的意思说清楚便可。 四、写字教学 (一)字形教学 1.课件出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观察字形,思考容易与学过的哪个字混淆,同桌说一说。 3.反馈指导。指名说并板书,然后读一读,如“潮”与“朝”,“据”与“剧”,“堤”与“提”。 4.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写错,会错在哪里。 点拨:“滚”,右边的“衣”字中间是个“公”字,但第二笔是点;“顿”,第四笔是竖提。 (二)写字指导 1.观察并说说字的各部件的位置,笔画的变形、退让、延伸等。 2.各写一个,反馈评议。按评议对照修改,然后每个字再写两个。 [教学板书] 一、天下奇观 二、江面平静(潮来前) 三、两丈多高(潮来时) 山崩地裂的声音 四、两丈来高样子:横贯翻滚(潮去后) 出现白线 飞奔而来 风号浪吼 [教学反思] 《观潮》一文是本册书中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语,明确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紧接着,我以指导学生预习的方式,了解课文大意,揣摩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顺应新部编教材的编排,我以课后习题中的古诗《浪淘沙》(其七)为切入点,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想象说话,落实本课“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的语文要素,顺利完成了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的双线教学要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学生地理知识储备不足,在结合“资料袋”说钱塘江大潮的成因时,只有少数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原因。 《观潮》教材理解 篇5教学要求: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伟,激发探索大自然的热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训练说话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潮来之时”部分,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 教学准备: 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出新课: 1、导入:我们的家乡在下沙,作为一名下沙人,如果一个来下沙参观旅游的游客要你介绍下沙,你会怎么来介绍,我们都知道有下沙开发区,那么还有吗?(钱塘江大潮) 你们看到过钱塘江大潮么?(有些有,有些没有) 2、播放录象。(创设情境,想象我们已经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大堤上早已是人山人海,我们等啊,盼啊,等啊,盼啊。可是大潮迟迟不肯来,同学么着急么?) 3、过渡:看完之后,请你来谈谈感受?(真壮观;真雄伟;真有气势;我被深深的吸引了) 二、学习“潮来之时”部分: 1、我们小作者把这么雄伟壮观的景象用他优美的语言记录了下来,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2。3自然段。 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觉得喜欢的,就多读几遍,努力把它读好,待会读给同学们听。 2、学生自由朗读。 从远处传来,闷雷滚动。(课件演示“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什么变化。(课件演示,鼎沸→人声鼎沸) 过了一会儿,一条白线…沸腾起来。(借助图片理解“一条白线”。) 那条白线,横贯江面。(课件演示理解“横贯江面”。指导朗读) 再近些,白色城墙。(通过对比理解比喻句,知道知道朗读。) 浪潮越来越近,飞奔而来。(课件演示,比较句子ABC。老师A句,小组读B句,全班读C句。自由读、师范读、个别赛读、齐读) 那声音,颤动起来。(课件演示,比较词语,潮远,声大而闷,潮近,声巨而烈。指导朗读) 小组赛读。(小组选一精彩片段,自己安排,开展比赛) 3、理清写作顺序,是怎样把这些语句连起来。(边演示边练习说话) 4、根据提示,创设情景,练习说话。(课件出示(图片):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看看作者一条白线白色城墙千万匹战马) 5、小结:闭上眼睛回想一下你认识的钱塘江,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声音气势) 三、观看录像,激发情感 1、观看录象,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请同学们动手写几句想对钱塘江大潮说的话) 2、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现在钱塘江大潮还没有被科学家利用,等你们长大后可以去研究) 3、课外延伸:介绍书籍,网站,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观潮》教材理解 篇6【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体会以及对课文的有感情朗读,让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确实是天下奇观,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自主理解课文,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释题切入 1、教师背诵一首古诗《浪淘沙》引入新课的学习。 浪淘沙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知道这首诗是写哪里的景象吗?写的是钱塘江大潮,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观潮》。 2、板书课题: 观潮。 (指导写“潮”字。) 二、检查学生预习 1、检查生字(音难字): 罩、薄、沸、踮、崩、霎。 2、检查全班学生掌握的情况: 识字游戏(借助PPT课件完成)。 三、自读课文 1、读了课文,你觉得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样的?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来评价钱塘江大潮,找到这个词语。 2、初步理解: 天下奇观。 (谈一谈你对天下奇观的初步感受。) 3、再默看课文: 课文哪些自然段在具体写观潮的过程。 4、再读课文2~5自然段,看看课文分别写了哪些时段的景象? (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 板书。 5、读了课文,你觉得哪个部分的内容最能让我们感受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呢?给大家推荐一下。 既然大家都觉得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最能感受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那等一会儿我们就把这两段重点地读一读。现在我们先读一读写潮来之前景象的段落,说说你的感受。 四、精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1、接下来我们就要重点地来读一读课文中写潮来时的段落。自由读三、四自然段,找出你认为最能看出钱塘江大潮是奇观的句子,理解,读好。 2、学生汇报,教师指导读书: ⑴ 理解: 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体会: 两丈多高,六米多高。 (学生体会感受壮观,用读书来表现。) ⑵ 理解: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体会: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感受这种气势。 体会: 飞奔。 (速度快。) 体会: 浩浩荡荡。 (横贯江面,潮水奔涌。) 体会: (山崩地裂。响声巨大。) 体会: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指导学生读好。) 3、指导学生把理解后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 肯定学生的读书,提出新的要求: 要想读好,要进一步理解课文,刚才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发现? 教师指导学生发现: “再近些”,“越来越近”。知道是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潮水的(从远到近)。 指导学生体会该怎样读好这种变化? 4、男生读、女生读。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借助读书来让听的人身临其境。 读完之后学生看视频资料 学生看完后,教师用过渡语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壮观的进一步体会。再读课文。 5、指导学生带着这样的激情读钱塘江大潮潮头过去的段落。体会潮头过去时景象的壮观,人们都被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吸引了。 (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多高了。人们为什么才注意到江水已经涨了两丈多高了?刚才人们看什么去了?) 6、开课的时候,我们对天下奇观有了初步理解,现在学习了课文,我们一定对天下奇观有了更深的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练习说话: 理解天下奇观。说说自己的心情。 7、教师介绍: 钱塘奇景古已有之,感受这种雄壮。再一次地读课文的第一段,再一次品味天下奇观。 8、分享感受: 教师将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用一首小诗的形式和学生分享。 五、积累好词好句 板书设计 潮来前 观潮 潮来时 天下奇观 潮头过后 第二课时(略) 教学内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指导学生用已有的学习方法学会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指导学生进行练笔。 《观潮》教材理解 篇7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十分优美的写景的文章,描写了被成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文章分为四个自然段,先总写,然后从“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个方面具体刻画了钱塘潮的雄伟壮观,有声有色,有景色的正面描写,也有观潮人的侧面烘托,是很好的进行朗读训练的文章,同时,也是进行写景类文章.写作训练的典范。 二、设计理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的目的。基于此认识,我创设了“为钱江潮制作音乐风光解说片”的学习环境和探究主题,促使学生积极地研究课文,理解、收集、整理、运用有效信息,最终达成问题解决。 三、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1、小组合作,制作音乐风光解说片,凭借问题情境解决,感受钱江潮的壮观,展现钱江潮的壮观,从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进行朗读训练。 发展性目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信息检索、处理、重组、应用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感受钱江潮的壮观。 2、难点:能把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有效地筛选、整理、并整合成具有学生思维特色的导游词。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让学生走进文本。 1、播放录象,教师进行充满感情的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 3、你们认为哪个词是“元帅”?(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二)、师生交互,让学生感知文本。 多么壮观的钱塘江大潮,作为一个浙江人,我们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现在有很多的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我们是不是应该尽一尽地主之意,为他们做一下导游。 1、自由选择一个自然段,同时可以上网浏览图片。你准备怎样介绍,可以边看图边介绍,也可以通过读来介绍。 2、师生交流,品读。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钱塘江来前的平静、美丽,来时的汹涌、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同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义,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三)、成果展示,让学生体验文本。 在有了图片和课文中的这些内容以后,你还想在你的解说词中加如写什么? 1、我的感受。 (1)结合课文中描写人物的句子。 (2)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注意安全,感到自豪等等。 2、还可以加入一些音乐。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挑选一个方面在网上制作解说词。 交流反馈。 (四)、拓展延伸,让学生超越文本。 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有着太多太多这样的壮观景象,回家后上网收缩有关内容,制作成幻灯片,将举行一次宁波江东中心业余小导游的竞选活动。教师提供有关搜索网站。 《观潮》教材理解 篇8教学重点 学习字词,理清思路,学习描写景物的笔法。 教学难点 映衬手法的运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钱塘江大潮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一大奇观,钱塘江观潮的盛事古已有之,南宋时,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潮来之前有水军操练,轰轰烈烈;潮来之时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技艺奇绝。那时从宫廷到民间,万人空巷,观潮者黑压压挤满江头,场面热闹非凡。今天,我们学习南宋作家周密写的《观潮》。题目中的“观潮”,就是观看钱塘江大潮。 简介作者周密及其作品。 观看中央电视台拍摄的钱塘江大潮的景况。 二、诵读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画下生字词。可以采用幻灯片展示课文,需要突出的字词用红字强调。 借助工具书、课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准确读出生字的读音。采用多种方式朗读。如个读、全班齐读、小组齐读,轮读。巩固生字读音,熟悉课文内容。 三、理清思路 学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讨论,总结。 第一段:写钱塘潮的雄伟景象。 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 第三段:写吴儿弄潮的高超技艺。 第四段:写江岸观潮的盛况。 四、串讲 学生串讲课文第一、二段: 结合语言环境解释重点实词、虚词和短语,边解词边翻译句子。 既望、际天、沃、岁、艨艟、乘骑、弄旗、标枪、履、倏尔、略不、舸、逝;以、而、于、既而、为。 讨论这两个段落的内容和写法。 五、小结 文章结构清晰,紧扣“观”字,突出“潮”字,抓住典型场景,集中描述,从几个侧面把江潮壮阔景象和观潮的热闹场面艺术地再现出来。 第一段起句点题,提挚全文,接着采取居高临下、由远渐近的写法,着眼于色彩、声响、力量、气势几个特点,正面描写江潮,然后以“势极雄豪”一语收结,并引诗印证形象,使读者一开始就对此“天下之伟观”,获得强烈的印象。 第二段聚焦于水军演习。水军演习,虽然仅是每岁一次,但它选择在潮盛之日,作为一项盛大的活动,这一段的描写与对江潮的描写映衬呼应,共同构成雄伟的奇观。 学生进一步朗读课文的第一段和第二段。 文章结构单纯,但内容却丰富多彩,原因何在?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 本文突出地运用了映衬手法。在第一、二段中,以滔天的江潮映衬出水军操演的从容;水军操练的盛况反过来也衬托了江潮的波澜壮阔。 文章第一、二段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学生讨论,老师总结。 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银线”“玉城雪岭”的形象比喻,使大潮自远而近滚滚而来的镜像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吞天沃日”“鲸波万仞”的惊人夸张,令读者感受到江潮的澎湃的气势。 总结: 文章前两个自然段生动描写了钱塘江潮水的雄伟景象,那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的潮头,那一年一度动人心魄的水军演习,都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使人恍如身临其境,目不暇接。阅读此文,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而且能唤起我们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六、拓展延伸 七、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